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模板.doc
《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模板.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转底炉工艺概述1.1 前 言转底炉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不过约30年历史,其设备和结构原本脱胎于轧钢用环形加热炉,其最初目标就是用于处理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含铁和其它金属粉尘和废弃物,实践证实其环境保护功效和价值甚至超出了金属回收本身。伴随规模扩大,也逐步形成为一个炼铁新工艺,进入煤基直接还原法优异行列,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现在最大转底炉(美国动力钢企业)规模年产铁不过50万吨,以铁精矿为原料,生产出DRI经埋弧电炉熔分后为大电炉供给铁水。其它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地部分转底炉几乎全部是处理粉尘,其规模通常年产能力20万吨左右,生产出DRI金属化率7085不等,通常不用作电炉原料,其用途或作为高炉原
2、料,或给转炉作冷却剂,或经埋弧电炉熔分后生产出铁水,给炼钢电炉热装。转底炉环境保护效益是和其工艺特点分不开,关键特点是高温快速还原。首先是把含金属氧化物粉尘和废弃物还原成金属;其次是高温下很多有害元素和物质能够挥发或分解,能燃烧用作燃料;第三是本身是封闭系统,微负压操作,过程中基础无排放,最终固体产物和经过净化烟气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而且烟气余热得到充足利用。所以转底炉在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已列为处理所在地域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有效方法,并要求冶金企业无偿提供,并倒贴一定处理费用。这些厂家因为国家环境保护要求深埋而要花费更高费用,所以也乐于如此。1.2 发展情况最早生产规模转底炉处理冶金
3、厂粉尘和废弃物是美国INMETCO,由国际镍集团INCO.Ltd开发,该集团国际金属回收企业1978年在美国宾州Eillwood城建成第一座转底炉,外径16.7米,炉底宽4.3米,关键是用来处理多个冶金厂含铁粉尘和废弃物,生产出金属化率8592金属化球团(DRI)进入埋弧电炉熔化,取得铁水和炉渣(作为副产品出售),和此同时还回收Zn、Ni、Cr等金属。已运行近30年,效益良好,成为美国中东部钢铁厂废弃物处理中心。另外,美国MR&E企业开发Dry-Iron转底炉工艺于1997年4月在田纳西州Jackson建成一座转底炉,年处理粉尘能力为20万吨,产品金属化率达90,脱锌率达95,同时还可脱锑、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底炉 工艺 报告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