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同步练习: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选择题1.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 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B.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2 .斯宾诺莎认为:“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 域”请你判断其“理智”符合了( )o3 .阿奎那是13世纪著名的神学家,有人对他作出了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o4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到“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 装
2、,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 立他们的天堂。”这一观点产生于A.智者运动B.宗教改革C.文艺复兴D.启蒙运动5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是()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先定论”A.B.C.D.6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 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7 .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8 .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8.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
3、级革命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 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英国国教一f()()-f议会政治-f表示两个势力的冲突()-f富足(中等)社会 A.清教新贵族政治君主专制8 .马丁路德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C.加尔文教贵族社会君主专制D.清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9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 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 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
4、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C.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D.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10.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 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 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 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11 . 1555年,欧
5、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 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A.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B.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C.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D.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12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 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 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1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 作业 第二 单元 课文 复兴 宗教 改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