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市政综合项目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专项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成都市市政综合项目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专项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市政综合项目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专项措施.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用问题防治办法市政设施是重要都市公共基本设施,是都市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重要载体。市政工程质量不但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感受,也直接反映都市品质和形象。近年来,我市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市政工程数量高速增长,市政工程质量总体水平处在可控状态。但由于建设规模大、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条件有限等因素,某些市政工程还不同限度存在质量问题,工程精细化限度不高,与国家中心都市原则存在差距。系统化防治市政工程常用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市都市高水平发展必然规定。按照成都市工程质量安全提高行动实行方案(成建委306号)和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成建委197号)规定,为进一
2、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水平,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市政建设各方面专家,系统总结了市政道路、排水、桥梁、地下空间4大类15项常用质量问题,有针对提出防治办法,形成了成都市市政工程质量常用问题防治办法。本办法作为成都市住宅工程质量常用问题防治办法姊妹篇,将着力深化工程质量常用问题防治,提高我市工程品质,请市政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好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咱们,以便进一步完善。主编单位: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参编单位: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送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
3、限公司重要编制人员:何梅、郑祥中、谢明、郭宁、李晓华、毛成、陈勇、何跃军、刘江伟、龙贤明、谭刚、陈朗、张凯、杨根明、罗利、刘云辉、胡安庆、邓长军重要审核人员:周军、程山、王翔、李松、唐英、李兴林、张文举、税彦斌目 录第一篇 道路工程11 水稳基层平整度差、松散、裂缝11.1 设计11.2 材料11.3 施工12 检查井盖与路面衔接不平顺32.1 设计32.2 材料32.3 施工33 白加黑路面构造沥青面层过早浮现反射裂缝43.1 设计43.2 材料53.3 施工54 沥青路面浮现裂缝、松散、车辙等初期病害64.1 设计64.2 材料64.3 施工85 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车辙及脱层95.1设计
4、95.2材料115.3施工116 人行道铺装松动、沉降146.1 设计146.2 材料146.3 施工15第二篇 排水管道工程161 承插管管道接口、井室接口渗漏161.1 设计161.2 材料161.3 施工162 雨水口收水不畅通182.1 设计182.2 材料182.3 施工18第三篇 桥梁工程191 现场安装焊接引起钢梁线形偏差191.1 材料191.2 施工192 钢梁现场涂装易锈蚀、脱落202.1 材料202.2 施工203 桥梁支座脱空、剪切变形过大213.1 设计213.2 材料223.3 施工224 桥面伸缩缝不平顺、渗水、过渡段混凝土破损234.1 设计234.2 材料24
5、4.3 施工255 桥台台背沉降265.1 设计265.2 施工266 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灌浆不密实276.1 设计276.2 材料276.3 施工27第四篇 地下工程301 混凝土构造变形缝、施工缝渗漏水301.1 设计301.2 材料301.3 施工30第一篇 道路工程1 水稳基层平整度差、松散、裂缝1.1 设计1.1.1除符合成都市都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构造设计导则规定外,应依照路面构造计算成果合理拟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层数和分层厚度。1.1.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1.2 材料1.2.1在满足设计强度前提下,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应采用强度级别为32.5或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6、初凝时间不不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不大于6小时且不大于10小时。当在水泥稳定材料中掺入缓凝剂,应对混合料进行实验验证,其指标应符合城乡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规定。1.2.2应严格控制细集料中粉尘含量,不得不不大于12%。1.2.3混合料含水量应严格按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控制,拌和后含水量应略不不大于最佳含水量,宜+0.5%以内,保证碾压时达到最佳含水量。1.3 施工1.3.1在施工水稳基层前,路基或下承层交验应符合城乡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规定,且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摊铺前应洒水湿润。1.3.2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实验段铺筑,掌握工序衔接和施工延迟
7、时间状况,并依照实验成果和现场检查状况,拟定适当拌和、运送、摊铺、碾压、养护等工艺。1.3.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在场站集中拌和。在正式拌和之前,需先调试所用厂拌设备,使混合料颗粒构成和水泥、含水量(应依照施工气温调节最佳含水量)都达到规定规定。当集料颗粒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1.3.4分层摊铺施工时,底基层宜采用摊铺机摊铺,上基层应采用摊铺机摊铺。道路幅宽不不大于最大摊铺宽度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同步摊铺。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整平板前来料高度和控高传感器状况,避免浮现较大起伏。1.3.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按照钢轮压路机稳压弱振动碾压强振动碾压胶轮压路机收压顺序碾压。碾压过程中横向接头应
8、幅间错开。碾压完毕后及时采用节水保湿养护膜、覆盖养护,保持表面湿润。1.3.6合理组织施工。当分层施工时,底基层、上基层摊铺碾压应衔接紧密。成型后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期间应禁止车辆通行,避免损坏,期后应及时封层解决。1.3.7解决局部基层不平整问题时,禁止采用薄层贴补办法进行找平,应在上层施工时增长相应构造厚度。1.3.8检查时除应符合城乡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规定外,还应采用钻芯取样办法验证水稳基层成型完整性状况。2 检查井盖与路面衔接不平顺2.1 设计2.1.1新建项目横断面布置,应结合道路横断面和管线需求,合理研究管线横断面布置关系,尽量避开公交站台和路口渠化段。当管道必要布
9、设在机动车行道范畴内时,宜将检查井设立在单条机动车道中心线处。2.1.2位于车行道范畴内检查井周应采用加强办法,并选取易于密实回填材料,宜采用水硬性材料分层夯实或采用低标号混凝土振捣密实。2.1.3应明确可调式防沉降井盖安装工艺规定。2.1.4加强井圈宜采用C30钢筋混凝土,调节环宜采用C40及以上钢筋混凝土。2.2 材料2.2.1 井座调平不得采用砖等砌筑材料。2.2.2检查井盖除应满足国标检查井盖GB/T23858规定外,还应符合四川省(区域性)地方原则球墨铸铁可调试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203规定。检查井盖进场验收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及重要力学性能指标复试。2.3 施工2.3.
10、1安装井座前,应逐个检查加强井圈混凝土外观质量,表面平整坚实,洞口圆顺,不得浮现开裂破损和漏浆变形状况。2.3.2沥青路面铺筑前,应按设计安装规定固定钢筋混凝土调节环,并随道路路面沥青混凝土分层铺筑提高铸铁限位井筒。2.3.3沥青摊铺时保证检查井洞口不漏料,控制好虚铺厚度,碾压成型后与井盖表面平齐。2.3.4检查井周边填料宜与道路构造层同步填筑,应以小型压实设备同步碾压,压实度不不大于构造层压实度。3 白加黑路面构造沥青面层过早浮现反射裂缝3.1 设计3.1.1 依照旧路路面调查及检测数据状况分析病害类型和明确相应处治办法。3.1.2 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时,应采用板缝铺贴防裂卷材等
11、延缓反射裂缝产生办法,宜设立SBS改性沥青或橡胶沥青应力吸取层,粘结层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3.1.3 破碎板块必要进行破除并重新浇筑混凝土解决。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并増设新旧板块间拉杆、传力杆等办法。3.1.4与基层脱空混凝土面板须进行压浆补强,压浆浆液24小时龄期抗压强度不不大于5.0MPa。对于交通压力大,白天需要开放交通道路板块压浆,浆液3小时龄期抗压强度必要达到5.0MPa以上,24小时龄期抗压强度达到10.0MPa以上。3.1.5 对处治合格后混凝土板块应明确清洁、糙度、板缝解决等办法。3.2 材料3.2.1填仓浇筑混凝土和板底压浆水泥应具备微膨胀性。3.2.2防裂卷
12、材宜采用以SBS改性材料为主,辅以各种助剂制成沥青涂盖料浸涂聚酯玻纤布,或采用长纤聚酯毡胎基制成自粘型或热熔型改性沥青防裂卷材。3.3 施工3.3.1破碎板拆除后,应检查基层完整性,如存在开裂、松散状况时,应进一步解决直至合格。基层成型后,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方可浇筑面板混凝土,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和坍落度,摊铺后应及时振捣密实,抹面平整,板块间无错台。3.3.2采用压力压浆机或压浆泵进行脱空板压浆时,应注意压注嘴与压浆孔紧密结合,压浆压力应控制在12MPa之间,初始压浆阶段可恰当增长压力,后阶段逐渐进行降压调节至稳定压力。压浆完毕,及时用木楔封住压浆孔,待浆体初凝后除去木楔,用高
13、标号砂浆封孔,养护期不得不大于1天(高标号封孔砂浆24h龄期抗压强度不不大于5MPa)。3.3.3压浆板块检测频率应符合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期,应对所有压浆板块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应进行复注,直至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合格鉴定原则:任意一点检测弯沉截距不大于0.03mm、单点弯沉不大于0.2mm、板间弯沉差0.06mm。3.3.4既有板块错台高差解决时,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办法磨平。磨平后,应将缝内杂物清除干净。3.3.5混凝土板间填缝前,应采用干法铣缝,并吸净灰尘,及时按设计规定填缝料填缝。3.3.6水泥混凝土表面应采用专用清洁除尘设备,彻底清除表面浮浆和污物,糙度符合设计规定。4沥青路面
14、浮现裂缝、松散、车辙等初期病害4.1 设计4.1.1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应符合成都市都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构造设计导则。4.1.2涉及公交专用道和重载交通量较大且有信号控制路口,沥青面层宜采用抗车辙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优良改性沥青混合料。其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动稳定度和低温弯曲破坏应变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规定。4.1.3在封层表面和各沥青面层层间应明确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办法,保证层间有效粘结。4.2 材料4.2.1用于沥青面层普通沥青或改性沥青胶结料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中技术原则,路用性能应满足设计规定。4.2.2用于开级配排水磨耗层OGFC型改性沥青胶结料
15、中应添加高粘改性剂,以提高排水沥青混合料胶结强度和耐久性。4.2.3主、次干道沥青表面层粗集料宜采用干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玄武岩轧制碎石,支路沥青表面层粗集料宜玄武岩或辉长岩轧制碎石。4.2.4细集料宜采用新鲜、坚硬、干净硬质灰岩或玄武岩,并经专用设备加工机制砂,且在加工过程中必要具备吸尘设备。4.2.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技术原则规定。矿粉中禁止掺加除尘装置回收粉尘,矿粉中不大于0.075mm颗粒含量宜不不大于90%。4.2.6为保证沥青与集料间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应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掺加抗剥落剂,加入后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低于5级。4.
16、2.7表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或开级配排水磨耗层混合料(OGFC)时,应在混合料中掺加一定重量比例纤维稳定剂。宜采用由原木浆生产木质素纤维,掺量按沥青混合料总量质量百分率计,絮状木质素纤维用量不得少于0.3%,颗粒状木质素纤维掺量不得少于0.4%。必要时可论证掺加一定比例高分子材料纤维或玄武岩矿物纤维。4.2.8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的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拟定混合料配合比,宜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或密实粗型级配。矿料级配构成及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有关规范规定。4.2.9透层油宜采用渗入性好慢裂阴离子乳化沥青PA-2。4.2.10用于
17、基层表面同步碎石封层,宜采用与表面层相似改性沥青或橡胶沥青,洒布量宜控制在1.82.0kg/m2,碎石洒布率应达到70%。4.3 施工4.3.1生产沥青混合料所用材料及设备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定。4.3.2 所有进场材料应进行均匀性及质量抽检,不符合设计规定材料不得进场。各类材料应有效隔离,禁止窜料,并设防雨办法。4.3.3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洒布粘层沥青保证层间粘结。4.3.4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实验段铺筑,沥青混合料运送必要采用专用保温车辆,途中须采用有效保温办法并防雨、防污染,从拌和场站到摊铺现场温度损失不不不大于5,摊铺温度及压实温度控
18、制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规定。4.3.5压实度以现场空隙率指标和原则密度压实度指标双控制。4.3.6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状况下施工。施工时应选用有自动找平和预压实装置摊铺机。当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时,摊铺机间距不适当超过10m。摊铺机摊铺速度应依照机械配套能力、摊铺宽度和厚度来选取,做到持续、匀速,中间不得随意停机。4.3.6冷接缝解决,应先将已摊铺压实路幅边沿切割整洁、清除碎料,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再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粘层沥青后,铺筑新混合料。4.3.7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沿着已压实横缝上,钢轮伸入新铺层 1
19、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所有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5 钢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车辙及脱层5.1 设计5.1.1宜参照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铺装典型构造办法进行铺装构造设计。5.1.2当采用反映性树脂作防水层铺装构造时,如图5.1.2所示,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喷砂除锈限度至规定级别,并采用环氧富锌漆作防腐层;(2)反映性树脂防水层可分为两层,下层干膜厚度0.20.3mm,其上撒布干净细沙;上层干膜厚度0.50.6mm,其上撒布机制中砂;(3)采用橡胶沥青胶砂作缓冲层,厚度宜为58mm。为保证该层与防水层联结,宜使用溶剂型沥青粘结剂作为底涂层,用
20、量宜为0.20.4kg/m2。5.1.3当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作防水层铺装构造时,该构造中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同步兼备防水层和铺装下层作用,如图5.1.3所示,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喷砂除锈限度至规定级别;(2)溶剂型沥青粘结剂作为封闭层,涂布两层,第一层用量为0.10.2kg/m2,第二层用量为0.10.2kg/m2。封闭层同步也作为钢板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粘结层;(3)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下层厚度宜为2540mm,相应面层厚度宜为3040mm。图5.1.2反映性树脂作防水层铺装构造图5.1.3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作防水层铺装构造5.1.4边沿带与铺装层接缝处可采用贴缝条或热熔填缝料进行封缝封
21、水解决。下层施工接缝与面层施工接缝位置应错开至少100mm。5.2 材料5.2.1钢桥面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材料规定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规定。5.2.2防腐层、防水粘结层材料规定应参照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执行。5.3 施工5.3.1钢桥面防水施工时,应对全桥实行封闭,杜绝施工和运送污染,避免与其她工序交叉干扰。5.3.2钢桥面铺装施工应避开雨天。施工中如遇雨,应及时停止施工,并在消除雨水带来危害后,方可重新施工。5.3.3钢桥面铺装施工不适当在夜间施工,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施工不得在气温低于5状况下进行。5.3.4正式施工前应作实验段,其中喷砂除锈及防水粘结层面积
22、不不大于100m2,沥青铺装层长度不不大于100m。5.3.5尽量避免设立施工缝。当无法避免时,横向施工缝应设立在钢梁相邻横肋(涉及横梁)中间,且相邻两幅及上、下层横向施工缝应错开1m以上;纵向接缝应距钢梁纵向腹板位置30cm以上。5.3.6钢桥面除锈及防腐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除锈和涂装作业时,大气湿度不不不大于85%,环境温度不低于10,钢板表面温度应高于空气露点3以上。当浮现浓雾或降雨时,不得进行施工;(2)喷砂除锈后钢桥面板,其清洁度应达到Sa2.5级,边角处人工打磨除锈清洁度应达到Sa3.0级,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规定;(3)除锈后钢桥面应及时保护,并在4h内完毕第一层涂层施工
23、。5.3.7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防水粘结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应对桥面再次进行清洁解决,清除掉所有油污、水分或其她污染物;(2)采用高压无气喷涂设备作业前,应对桥面其他部位进行覆盖防护,并采用有效防风遮挡办法,风速不不大于10m/s时不得施工;(3)防水粘结层宜分两层施工,每层湿膜厚度不不大于1.2mm,两层干膜总厚度不不大于2mm,应在第一层涂膜干后及时喷涂第二层;(4)防水粘结层施工接头处,新涂膜在旧涂膜上搭接长度不不大于50mm。5.3.8橡胶沥青胶砂缓冲层施工宜采用机械摊铺,厚度宜为38mm,施工温度宜为200220。为起到充分覆盖和封闭防水粘结层作用,摊铺完毕后应派专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市 市政 综合 项目 工程质量 常见问题 防治 专项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