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专项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专项方案.doc
《高支模专项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专项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专项方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根据 22、工程概况 23、高支模工程34、模板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75、混凝土浇捣办法96、高支模满堂支撑架搭拆施工安全技术办法97、高支模文明施工办法与管理118、高支模监测119、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110、附件(计算书) 21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根据1、工程教诲基地实训基地工程(钳工实训厂房)施工图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现行关于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原则、PKPM建筑安全计算软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某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原则(GB5030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工程测量规范(GB50206-93
2、)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修订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原则(JG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危险性较大分某些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号文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54号文3、施工现场详细状况。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克拉玛依工程教诲基地实训基地工程(钳工实训厂房)2、构造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3、构造重要特性:(1)钳工实训厂房外形尺寸(轴线尺寸)为96m * 34.4m * 19.2m(女儿墙顶)。(2)纵向B轴与F轴之间距为24m,构造为两层,房顶板标高为17
3、.4m,其中底层层高为10.70m,二层层高为6.70m。该某些轴线间单层面积为2304,其间没有任何墙柱。(3)纵向F轴与K轴之间距为10.4m,构造为三层,房顶板标高为17.4m,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4)横向1轴至22轴之间距为96m。(5)B轴线上有13根框架柱,柱截面为0.8m * 1.5m; F轴线上相应有13根框架柱,柱截面为0.8m * 1.2m;(6)B轴与F轴之间分别于标高10.7m及17.4m处各有13条框架梁。其中标高10.7m处建筑平面两端梁截面为0.4m * 0.85m,为单跨8.0m3跨持续梁;别的11条框架主梁均为截面0.55m *1.6m、跨度24m预应
4、力钢筋混凝土深梁,是本高支模施工方案重要研究对象。(7)标高17.4m处,建筑平面两端梁截面为0.4m * 0.80m,仍为单跨8.0m3跨持续梁。别的11条框架主梁截面与标高10.7m处相似。(8)楼板及房顶板厚度均为0.12m。4、基本与土方工程(1)基本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2)基本埋深2.20m2.70m;(3)工程所在地原地势较低,施工回填土厚度2.0m。三、高支模方案依照关于规定,本工程B轴与F轴之间首层层高10.7m,其钢筋混凝土梁板支模方案必要采用高支模技术方案。1、高支模某些工程概况:(1)建筑构造层高10.7m,中间无任何墙、柱;(2)横向主梁13条,其中11条单跨
5、24.0m,梁深1.60m,梁底标高9.10m;别的两端梁为单跨8.0m持续3跨持续梁;(3)纵向主梁7条,其中5条为单跨8.0m,持续12跨持续梁,梁深0.70m;别的两端梁为单跨8.0m,持续12跨持续梁,梁深分别为0.85m和0.80m;(4)横向次梁,单跨4.0m,持续6跨持续梁,梁深0.30m,共12条;(5)楼板厚0.12m。(6)该某些四周轴线以内面积为2,304.0,其间没有任何墙、柱,地面回填土厚度2.0m。2、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撑架2.1 高支模某些构造柱、梁关于参数2.1.1框架柱数量及截面尺寸参数序号构造部位数量柱截面尺寸(mm)备注1B轴13800 * 15002D
6、轴2800 * 800纵向两端柱3E轴2800 * 800纵向两端柱4F轴13800 * 1200 2.1.2框架梁数量及截面尺寸参数序号构造部位数量梁截面尺寸(mm)备注1首层横向主梁11550 * 1600主梁跨度24m2首层横向两端2400 * 850单跨8m持续3跨3首层纵向主梁5350 * 700单跨8m持续12跨4首层纵向边梁1400 * 800单跨8m持续12跨5首层纵向边梁1600 * 850单跨8m持续12跨2.2 满堂支撑架搭设构造规定: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3 满堂支撑架立杆 2.3.1 横向主梁模板高支撑在梁底增设3根承重立杆
7、,跨度方向间距1.00m,如图所示;2.3.2 主梁之间立杆间距为0.971m;2.3.3 立杆横向间距为1.00m;2.3.4 钢管立杆底部设50厚垫木,垫木下部为回填土分层夯实,压实度为94%;2.3.5 钢管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不不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间隙不得不不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2.4 满堂支撑架水平杆 2.4.1 水平杆步距为1.40m,扫地杆距立杆底垫座以上0.20m;2.4.2 本工程层高为10.70m,水平杆端部应尽量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2.5 满堂支撑架剪刀撑2.5.1 满堂支承架在外侧立柱周圈设由下至上竖向持续式剪刀
8、撑,其间距宽度约为4.0m;2.5.2 中间在纵横向每隔约4.0m设由下至上竖向持续式剪刀撑,其间距宽度约为4.0m;2.5.3 竖向剪刀撑杆件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 60。2.5.4 在竖向剪刀撑部顶部、扫地杆处及立杆中间部位共设立3道水平剪刀撑。(详见附图)2.6 满堂支撑架搭设规定2.6.1 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相邻立杆和水平杆接头位置均应错开0.50m以上,禁止设立在同步距及同跨内。2.6.2保证立杆垂直偏差和横杆水平偏差不大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规定;2.6.3 保证每个扣件和钢管质量都是满足规定;每个扣件拧紧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可以选用
9、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或生锈;2.7 施工使用规定2.7.1必要保证满堂支撑架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混凝土浇注顺序办法;2.7.2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钢筋等材料不在支架上方集中堆放;2.7.3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承状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状况及时解决解决。2.8 安全技术办法2.8.1 在搭设满堂支撑架之前,必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8.2 搭设阶段必要加强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治或技术校正;2.8.3 搭设阶段严格控制使用荷载,不得超载;2.8.4 加强检查、验收,加强监督。2.9 高支模工程涉及材料2
10、.9.1 采用48钢管及扣件。2.9.2 所有模板所有采用15厚防水胶合板。2.9.3 模板底楞木采用50 * 90木枋。2.9.4 立杆顶部采用钢质可调顶托。2.9.5 梁高1600mm,设4道14300mm横向间距540穿梁对拉螺栓。2.10 高支模施工过程检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2.10.1 专项施工方案计算书与否结合实际状况;2.10.2 立柱、支架间距与否满足规范及方案规定;2.10.3 水平柱、剪刀撑设立与否符合规范规定;2.10.4 作业环境与否满足规范规定;2.10.5 支架使用各种周转材料材质与否满足施工规范规定。3、高支模操作3.1 做好架子工技术交底工作和培训工作,安全设备
11、、设施齐备后开始搭设。3.2 在支承面稳固后,开始搭设竖向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各立架之间进行暂时拉固。3.3 跨度不不大于4.0m时,模板起拱统一按2/1000。3.4 模板与砼接触面涂隔离剂。3.4.1 模板安装完毕后,按下列原则检查验收: (1)模板接缝缝隙宽度1.5mm。 (2)板模板上漏涂隔离剂面积1000cm2(3)梁柱模板上漏涂隔离剂面积400cm2 4、模板工程质量控制4.1 轴线偏位防止办法4.1.1 精准弹线:每层都必要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规范规定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与否达到规定。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取一二点进行复核。4.1.2 成排柱子应弹出
12、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地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4.1.3 伸出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很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用校正办法。4.1.4 柱脚处可用短钢筋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4.2 垂直偏差防止办法4.2.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依照麻线立中间柱模。4.2.2 梁侧模上口通长次梁必要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不不大于60,梁侧模应采用斜撑加固,使其稳固。4.3 柱、梁侧模板胀模
13、防止办法4.3.1 柱模板外侧应设次梁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不不大于40cm),同步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柱中部加对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体处在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刚度。木模板侧模下口必要有木方钉紧在支柱横杆上。当梁底侧模板上通长木方兼作楼板模板桁架支座时,木方下应加设短柱。4.3.2 扣件拧紧限度,对于钢筋支架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影响。拧紧限度恰当,可使扣件具备足够抗滑、抗扭、抗拔能力。但不要用力过大,有也许导致滑丝。施工工长应进行抽查。4.3.3 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拉杆。竖向构件应分
14、层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侧压力。4.4 漏浆防止办法4.4.1 木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4.4.2 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也许浮现漏浆现象。4.4.3 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灌溉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以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4.4.4板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模板也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恰当缩小模
15、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4.5 拆模时浮现缺陷防止办法4.5.1 混凝土侧面模板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掉棱缺角为准。普通非承重梁侧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不大于1Mpa;4.5.2 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不大于4Mpa;4.5.3 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规定决定拆模时间。4.5.4 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混凝土残浆强度低,及时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脱模剂以备使用。4.5.5 模板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拆模顺利,则不会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现象。4.5.6 梁构造拆除前先将留取试
16、块试压,强度达到规定后待后张法预应力梁张拉后方能拆模。后浇带某些与后张法预应力梁一同拆模。4.6 模板支撑系统质量保证办法与控制程序4.6.1 工程施工中每道工序,每个部位都应建立标记,明确操作负责人,用质量检查证和质量记录来阐明。4.6.2 细化验收程序,分多层段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治,并贯彻整治负责人,严格执行整治复检制度,真正做到一次验收合格率在90以上。4.6.3 建立质量评比和奖罚制度,施工时勤交底、多检查。4.6.4 对高支模支撑架扣件进行逐个检查以保证安全。4.7 混凝土浇捣注意事项4.7.1 模板安装完毕后,先浇捣柱混凝土,施工缝留在梁底下10cm处,高支模支撑架与框架柱做
17、硬性可靠连接,然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4.7.2 梁板混凝土浇捣(高支模某些),采用汽车泵车由对角相交之中点开始浇捣,逐渐向外均匀浇捣,混凝土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度集中,应及时拨开。4.7.3 振捣时不容许用振动棒别、撬摸板或钢筋。4.7.4 在浇捣高支模楼面混凝土过程中要安排专职安全员进行跟班,并在浇捣之前对所有参加浇捣施工人员作浇筑振捣混凝土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4.7.5 在浇筑过程中,跟班木工及施工员随时观测模板体系变形状况,并用水准仪每30分钟观测一次,涉及首层钢支撑沉降观测,大梁沉降值按千分之二L控制,并且不大于30,发现异常状况及时报告。特别是检查钢管有无局部弯曲而导致失稳以及次梁挠度过
18、大等异常状况。如有异常,施工员及时指挥楼面工作人员撤离,经确认在安全威胁解除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4.7.6 在高支模区域内浇捣混凝土时,应尽量减少高处作业人数,以免增长不必要施工荷载。5、高支模满堂支撑架搭拆施工安全技术办法5.1 摸板安装按施工设计进行,禁止随意变动。5.2 上、下层立杆在同一垂直线上,模板及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要设立暂时加固设施;5.3 立杆所有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完善水平剪刀撑和垂直剪刀撑;5.4 满堂支撑架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另行编制拆除方案,报经关于方面审批后方可实行。5.5 安装和拆除柱、墙、梁、板操作层。从首层以上各层应安装安全平网。进行拆除作业时,设立警
19、示标牌;5.6 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5.7 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关于章程及规定,是保证本工程安全生产核心。本项目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由项目施工部与监理单位专人实行工程质量安全整体监控,力求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而必要认真加强工人安全思想教诲力度,使每个工人思想上树立施工讲文明,生产讲安全好风气,对每个班组工人上班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受交底人签名。5.8 满堂红顶架搭设必要积极配合施工进度,每搭设完毕一层或一段都要做好“三检”工作,即:班组自检;交接检查;质安专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及验收签证工作,合格才干交付使用。在施工使用过程中不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支模 专项 综合 项目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