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及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筋及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及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 )冬季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 方可正式施焊。二、验工程根据工程进度及安排,工程工程基础底板和局部地下三层结构正 好处于初冬阶段、深冬阶段施工,是工程冬期施工的重点。工程采用 商品碎,所用碎的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搅拌时的上料计量和 控制、出机温度和运输过程的保温以及保证碎的入模温度等问题,都 需要与商品佐搅拌站提前提出要求,签订协仪,必要时派人专人到 搅拌站进行监控。本方案仅对现场施工和养护过程进行设计。(-)冬施方案的选择1 1首先要满足冬施结构的安全,即在混凝土受冻前,满足规 程规定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要求。工程冬期施工选用普通硅酸盐 水泥,其混凝土受
2、冻临界强度应为4.0Mpao2)满足尽早拆模强度的要求,加快模板工具的周转,尽可能地 降低冬期施工费用的投入。一是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 框架结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二是降低混凝土的液相冰点,达到在 定的负温环境下的强度仍能有所增长;三是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保 证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3)由于工程基础底板结构属于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地下三层梁、板结构具有大体积混凝土特性,一方面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利用60天强度评定和混凝土最高强度不大于标准强度的1.2 1.3倍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基础底板结构进行详细的热工计算和可靠的保温、 保湿养护措施,满足大体积、超长结构的相关技术要求。4 )基础底
3、板处于初冬阶段施工,根据气象资料,北京市12月 底的旬平均气温为-2.4(,最低气温一般在-5(左右。按照规程 规定,可以采用蓄热法施工,但考虑到工期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以及防措施如止寒流温度骤降的可能,决定仍然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采F 下:a、要求搅拌站原材料进行加热,保证已运送到工地的出罐温度 在18P以上,从而保证佐的入模温度控制在10以上。b、佐掺加早强、抗冻复合外加剂(抗冻性能达到-10),一是 为了提高已在覆盖保温阶段的早期强度,尽快达到碎的受冻临界强度 和拆模需要的强度,二是防止突然降温时碎受冻,三是为了使已在撤 除保温以后强度能够继续增长。C、楼板上表面在碎浇筑初步找平压实拉毛后,
4、用一层塑料布、 一层(遇寒流降温时两层)阻燃草帘被覆盖保温。(二)冬期施工测温实施1、冬期施工测温起始日期和测温范围2、冬期施工测温起始日期国家 和 有关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稳定低 于5,硅结构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骤然下 降的抗冻措施。因此,该工程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 时开始进行测温,在测温三天后已温度达到0时则停止测温。(三)冬期施工测温范围工程米用商品碎,施工现场测温范围相对要小,但商品召仝供应商在必要时应提供相关的测温记录,施工现场测温范围如下:1、大气温度2、硅入罐温度和入模温度3、碎入模后的初始温度和养护温度4、其他需|缶时测
5、温的项目(四)测温方法和要求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采用JDC-2型接触式热电偶电子测温仪, 测温范围-30。匚120(,测温精度1.2%。其测温精度为0.5 ,其 原理是利用热电效应的关系量测测体温度,具有测量精度高、测点布 设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设要求,它是通过预埋 固定在混凝土内的测温导线,导线一头伸出混凝土结构外侧,再通过 配套的显示仪表读测数据。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目的是了解大体 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防止底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超过 250(1)测温人员工作前,先检查所需用具是否齐全,夜间测温还 要带好手电筒。(2)磴浇筑过程中,应检查模板上的引出测温导线是
6、否正常, 并加以保护和标识。(3)测温时按测温点编号顺序进行。读数准确,快速,并记入 测温记录表,同时将测温点用保温材料原样覆盖好。(五)测温点平面布置1、根据测温点应设在具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原则,结合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具体情况,确定总体布置方 案原则如下:2、为了全面反映、了解大体积混凝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应根据 结构物的具体情况埋设测温点,测温点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在浇 筑平面方向上的测点距离一般为50008000 mm ,在底板厚度方向 上布置上、中、下三点,测温点距边距底板上下皮表面距离应之150mm。根据工程底板以后浇带划分的各段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浇筑时 间
7、、外部条件略有变化的特点每段设5个测温点布置位置分别为: 每块沿对角方向布置,第一点距后浇带或边缘上0.5m左右,每个测温 分别在底板厚度方向上布置上、中、下三点,深度分别为150mm、 500mm、900mm,其它部位集水坑布设一个点,每批浇筑的柱子在 12个柱子上布设一个点,剪力墙则在垂直方向上、下两个部位各 设一测温点,要求在板墙1/2板厚处,且设在迎风面。每个测温点要 编号进行。3、测温方案实施。对于混凝土的测温时间及测温频度,目前尚无具体规定,根据混 凝土初期生温较快,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35d , 一般在7d之内温升可达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另外,混凝土内部的最 大温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混凝土 工程 冬季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