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课《琵琶行并序》学案-高一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学案-高一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3课《琵琶行并序》学案-高一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并序学案【整体感知】1.正音铮()悯然()转徙()霓裳()钿()头银篦()嘲咖()小序归纳概括了哪些内容?明确: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明确:3.朗诵诗歌,划分诗歌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文本研读】 第一段沼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注释:潺阳江:长江流经潺阳(今江西九江市)的一段,称为潺阳江瑟瑟:形容风吹草动的声音。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指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在客船中饮宴饯别。此句为互文见义。译文:1 .本文前六句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
2、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注释:转轴拨弦三两声:转动弦轴,拨动琴弦,试弹几声,以调整声音的高低。弦弦掩抑声声思:意谓弹出低沉幽怨的声调,充满着无限情思。掩抑,形容声调低沉幽怨。思,情意。轻拢慢捻抹复挑:形容弹奏琵琶时指法的变化巧妙。拢,将弦抚按住。捻,揉拨琴弦。抹,顺手下拨。 挑,反手回拨。其中拢、捻为左手指法,抹、挑为右手指法。霓裳:唐玄宗
3、时宫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简称。绿腰:唐代流行的琵琶曲名,也作六么、录腰、录要。嘈嘈:形容声音繁杂。切切:形容声音轻微细长。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声音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弦音宛转流畅,如黄莺从花下轻滑而过的鸣声。间关,鸟鸣声。幽咽泉流冰下难:形容弦声低沉滞涩,像冰下泉水呜咽地流动。幽咽,形容水声低沉微弱,如人在悲 泣哽咽。冰泉冷涩弦凝绝:形容弦音如冰下泉水,水流阻涩缓慢,最后完全停顿。别有幽愁暗恨生:另有一种深藏的愁绪、憾恨在滋生。银瓶乍破水浆迸:指突然迸发出高昂激越的琵琶声,像银瓶突然破裂,水浆急溅而出一般。银瓶,汲 水用的银质瓶子。迸,溅射。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琵琶声突然转为雄壮铿锵,如穿
4、铁甲的精锐骑兵奔驰杀敌,刀枪齐鸣。收拨:收起拨子,即停止弹奏。拨,弹琵琶时用以拨弦的工具。当心画:用拨子划过琵琶的四根弦,表示曲终收尾。裂帛:撕裂缴帛,形容琵琶声音的清厉。译文: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F1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
5、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一会儿像黄鹏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2 .作者如何安排琵琶女的出场?作者从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
6、到邀相见,逐步引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这是采用未 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3 .本文运用哪些具体事物来譬喻琵琶声的不同声情?如以急雨状声之繁杂迫促;私语状声之绵密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状声之清脆圆润、错落 有致;莺语花底滑状声之宛转流畅;泉流冰下难状声之徐缓沉滞;冰泉冷涩状声之停顿;银瓶 二句状声之凭空突发、高亢激越;裂帛状声之清厉。4 .“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冰下难” 一作“水下滩”,你较赞同何者?请说明理由。冰下难。因为“水下滩”无法妥切地传达出冷涩,而“冰下难”既能与上句“花底滑”形成对偶(滑、难都是 形容词,滩是名词),且“难”是“滑”的相反,即是下文的“
7、冷涩”(形容琵琶声的停滞阻涩)。5 .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分别是明写还是暗写?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6 .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吗?为什么?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音乐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 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 “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 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手法:侧面烘托。7 .琵琶女的第
8、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 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8 .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每一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写出了音乐 的什么特点?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作者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第一乐段,诗人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也可说是通感)
9、描写乐声。以“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 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 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第二乐段,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也 可说是通感),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进入演奏的低潮。“别 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常被引用的名句,体现着诗人对“声暂歇”艺术效果的深刻感受和高 度赞美,弹者已将听者带入乐声意境中去。第三乐段,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也可说是通感),描写突然发出的乐声 不但雄壮,而且激越。
10、第四乐段,写乐曲的终止,“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最后“东舟 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秋月白”,运用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三、四乐段,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高潮又嘎然而止;感情上由上层凄楚无声,转入激 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这段乐声描写,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出琵琶声声情并茂,恍如江潮迭涌,奇峰层出,“大 弦嘈嘈如急雨”写出音乐繁密(粗重)的特点,“小弦切切如私语”写出音乐幽细的特点,“大珠小珠落玉 盘”写出音乐清脆圆润的特点,“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出音乐宛转流利的特点,“幽咽泉流冰
11、下难”写出音 乐低沉入微的特点,“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出音乐激越雄壮的特点,“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出音乐戛然而止的特点,不愧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知识锦囊: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 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琵琶声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 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像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 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
12、。9 .找出描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拢” “捻” “抹” “挑”和 “收拨” “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 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10 .在演奏完毕,作者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什么作用?突出音乐效果。“悄无言”比报以热烈的掌声或喝采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虽然结束,但听 众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醉如痴,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是画龙点睛之笔。藉景写情,深化诗歌的意境。人们
13、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 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第三段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注释:沉吟:深思不语。敛容:端正仪容,表示恭敬庄重
14、。虾蟆陵:即下马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汉儒董仲舒葬于此,门人经过皆下马以示敬意,故名。后音 变为虾蟆陵,唐时为歌楼酒馆集中地。教坊:唐代官署名,掌管音乐、舞蹈、百戏等事务。收拨:收起拨子,即停止弹奏。拨,弹琵琶时用以拨弦的工具。第一部:教坊中歌伎编制中的第一队,由最优秀的成员组成。秋娘:唐代歌伎女伶的通称。五陵年少:指京师附近的富贵子弟。五陵,在长安城北,为汉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五帝的 陵墓所在地,后曾迁徙豪族巨富于附近,便成为富贵人家聚集之处。秋月春风等闲度:指轻易虚度美好的时光。等闲,轻易。颜色故:指容貌衰老。颜色,面容、脸色。浮梁:古县名,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是唐代著名的茶叶集散
15、地。去来:即去之意,离去,指丈夫外出经商。来,语助词,无义。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此指泪流满面。译文: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然后整理一下衣服起身站立,收敛(深思时悲愤幽怨的)面部表情。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门前车
16、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绕船的月光白得像霜,江水也那么寒冷。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11 .本段从哪些面向描述琵琶女昔日的荣光风采?年少有成: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色艺双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红极一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得意度日: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12 .琵琶女自述生平时,抒发哪些昔盛今衰的感伤?人事全非,年老色衰: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
17、马稀。委身下嫁,独守空船: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追忆往昔,盛况难再: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第四段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沼阳城。沼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渝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晰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注释:重唧唧:一再叹息。唧唧,叹息声。杜鹃啼血猿哀鸣:形容旅客思乡的悲凄心情。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代蜀王
18、杜宇的化身, 鸣声凄切,一直叫到泣血而死。春江花朝秋月夜:泛指良辰美景。花朝,花开的早晨。呕哑嘲咖:嘈杂不悦耳的声音。翻作:按照旧的曲谱填写新词。译文: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款:欷。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济阳江畔便一直卧病。潺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渝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上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并序 8.3 琵琶行 一语 文教 课堂 统编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