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整理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 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单选题(共50题)1、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发育最早的系统是()A.心血管系统B.生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答案】D2、根据个体的()不同。可以将攻击性分为特质性攻击与状态 性攻击。A.情绪反映B.唤醒水平C.意志品质D.人格特点3、导致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因素是()。【答案】 B27、骨板由骨组织构成,骨组织由()组成。A.骨细胞和骨纤维B.骨纤维和骨基质C.骨细胞和骨髓D.骨细胞、骨纤维和骨基质【答案】D28、按照体育的属性,我们可以把体育划分为(A.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B.健身体育、竞
2、技体育、休闲体育C.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D.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答案】 B29、体操运动中前滚翻的动作要点是()A.及时抬头,团身要紧B.及时低头,团身要松C.及时低头,团身要紧D.臀部先着垫30、下列选项中的工作性质属于离心工作的是()。A.三角肌和冈上肌使肩关节外展的工作性质B.双杠直角支撑动作,鼠关节屈肌和腹肌的工作性质C.拔河两队相持时,肘关节周围的肌肉的工作性质D.体操下法动作中屈膝缓冲,股四头肌的工作性质【答案】D31、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能够掌控球和合理运用投篮技术的前提是()oA.投篮距离B.移动路线C.投篮方式D.正确的持球方法【答案】 D32
3、、运动中出现肌肉痉挛时,常用的处理方法是()。A.牵拉和按摩B.抬高肢体C.包扎D.冷敷33、以下属于自我监督的主观感觉指标的是()。A.排汗量B.脉搏C.体重D.运动成绩【答案】 A34、在人体正常血压、心率和某些激素水平等指标的维持过程中, 哪种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A.前馈调节B.正反馈调节C.反射调节D.负反馈调节【答案】 D35、在消化系统中,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是()。A.食管B田C.小肠D.大肠36、通过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特点是()A.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量下降C.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D.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不变【
4、答案】B37、体育课程与一般科学文化知识课程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A.传授性和认知性B.实践性和参与性C.教育性和理论性D.传统性和综合性【答案】B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是()。A.导向B.调节C.诊断D.选拔39、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不包括()。A.伸展性B.弹性C.收缩性D.粘滞性【答案】C40、下列选项中,属于下消化道的是()A. 口腔至咽部B. 口腔至十二指肠C.胃以下D.空肠以下【答案】D 41、下列选项中对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B.泛化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分化阶段C.分化阶段、泛化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D.分
5、化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泛化阶段【答案】A 42、排球正面上手发飘球的教学难点是()A.抛球和击球手法B.击球手法和击球部位C.抛球和挥臂方法D.准备姿势和挥臂方法【答案】B43、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 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A.过度紧张B. “极点”C.假稳定状态D.真稳定状态【答案】B44、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是()的核心内容。A.教学目标B.教学设计C.教学能力D.教学任务【答案】B 45、下列有关篮球比赛暂停的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0A.第三、四节比赛时间内,每队可共享3次暂停B.在第1、2节时间内可
6、共享2次暂停C.未使用过的暂停可留给下一个半时或延长赛D.每一加时赛有一次暂停机会【答案】C46、下列不属于体育课医务监督内容的是()。A.早锻炼B.课外活动C.运动会D.课间操【答案】C47、课堂教学过程中,当练习或活动存在危险隐患时,教师必须强调()A.课堂常规B.安全要求C.学生示范D.运动负荷【答案】B 48、影响最大摄氧量的中央机制是(A.心脏的泵血功能B.心脏的内分泌功能C.肌肉利用氧的能力D.骨骼肌的分泌功能【答案】 A49、体育教材不包括()。A.体育教科书B.体育教学指导用书C.音像教材D. 口头教授【答案】 D50、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不包括()A.安全性与趣味性
7、相结合B.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答案】A大题(共10题)一、某教师进行高一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为6次课。第1次课, 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 越障碍的乐趣;第25次课,在教学中,让学生按运动水平分成人 数相等的4个小组,自定目标(如不同的栏数、栏间距、栏高等), 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在第5次课对学生进行了跨栏跑的成绩测试; 第6次课是考核课,考核办法:(1)以小组的总得分排定名次;(2) 小组的总得分是个人的得分之和;(3)本次测试成绩与上次成绩相 比较,提高得3分,持平得2分,下降得1分。问题:(1)该师采 用了
8、哪些教学模式?(6分)(2)请谈谈该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 优缺点。(9分)【答案】(1)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快乐体育的“目标学习”教 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案例中该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游戏来体验 跨越障碍的感觉,帮助学生体验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所以是快 乐体育“目标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该教师还将学生按照运动水 平进行分组,此过程为小群体教学模式。(2)优点:在第1次课 中能够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跨越障碍的感觉,激发学生对跨 栏跑的兴趣。考核方法与自身的成绩作比较,能够根据学生自身 的运动水平进行运动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能够减少运动损 伤的发生。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定目标进行练
9、习;缺点: 该教师没有根据各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跨栏跑的教学目标。该 教师没有强调重、难点。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的手段。 该教师在第2 5次课中主要让学生分组自行练习,没有体现教师的 主导性。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该教师只采用了相对性评价,本身运动水平好但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会降低其运动积极性。二、案例:在某高中,某同学向李老师请教:“老师,我参加下个 月的学校运动会,报了 100m跑和跳远,我在练习的时候,前70nl还 好,跑到后30m就感觉跑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李老师听后很 高兴,就给他讲解。请用运动生理学分析该同学“最后30nl跑不动 的原因”。【答案】ATP是一切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但
10、体内ATP的贮量有限, 在它消耗的同时,必须重新合成ATP,人体内重新合成ATP所需要 的能量来源于磷酸肌酸或CP的分解、糖无氧酵解(以下简称糖酵解) 和三大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三条途径,对应这三条途径,人体有三 个基本的能量系统,即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ATP-CP系统是由ATP和CP构成的能量系统.其供能时的能量来源 于ATP和C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 又称为磷酸原系统。AIP在肌肉中的贮量很少,若以最大功率输出, 仅能维持2s左右。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108以上且强度很大时, ATP-CP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时,运动中再合成AT
11、P 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糖酵解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 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由于最终 产物是乳酸,故又有人称其为“乳酸能系统”。乳酸是一种强酸, 在肌肉产生后可扩散进入血液,虽然血液中有酸碱缓冲对可以缓冲 它,但乳酸产生过多过快,就会在体内聚积,超过了机体的缓冲能 力和耐受能力时,会破坏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限制糖的进一步酵解,A.运动终板数量的增多B.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C.尿液代谢成分的增多D.骨骼肌黏滞性的降低【答案】B4、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时,运动动力定型()A.尚未建立B.初步建立C.建立和较巩固D.已经建立【答案】B5、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产
12、生大量酸性物质,血液中可以起到缓 冲作用的物质是()。A.磷酸B.血红蛋白C.碳酸D.磷酸氢钠【答案】D6、武术长拳传统技法“四击”“八法” “十二型”中的“四击” 影响ATP的再合成,导致机体疲劳。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 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0和C0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 量系统。该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 氧气充足时都能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再合成ATP。由于糖,特别 是脂肪的贮量大,且无乳酸产生,故有氧氧化系统能够持续地长时 间供能,是长时间耐力运动中占支配地位的能量系统。当运动中氧 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如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所需的ATP主 要
13、由该系统提供。由于百米跑运动属于短跑项目,时间较短,属于 无氧运动,因此靠乳酸能系统供能。而该同学是高中生,肌纤维中 糖原存量较少,供能能量较少,同时耐乳酸能力较弱,因此会出现后30m跑不动现象。三、案例:某校初三(1)班,学生40人,篮球场1块。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前进传球,新授课。教学步骤:(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2)讲解双手正面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及重点。 学生练习:单手原地运球练习35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 35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35次。(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人一队,四队一起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 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
14、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 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者获胜。(5)小结,下课,收器材。问 题:(1)该案例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该案例中教学过程是否完整? 为什么?请简单说明。【答案】(1)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实习作业法进行教学。(2)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此题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看看环节是否完整,内容 是否符合阶段要求等等。四、(材料):某中学体育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讨论研究常态化疫 情防控下的体育工作。教研组长: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 活和工作节奏,也让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现在我国已 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
15、段,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开 展自己的工作,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做出贡献,是我们必须要思考 的问题,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甲:我认为新冠肺炎就是一 种传染病,体育锻炼除增强体质外对预防新冠肺炎没什么作用!教师 乙:我感觉我国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现在新增病例都是外部输入的. 没什么大事!正常上我们的体育课就行了。教师丙:此次疫情给了我 们很多思考,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虽然得到控制。但是常态化疫情 防控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任务,特别是体育在“健康 中国”国家战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体育教师有责任也有 义务深入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体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服务。(1)请对三
16、位教师的观点进行评价分析。(2)你认为在常态化疫情 防控下应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答案】(1)对三位教师的观点评价如下。甲老师认为体育除了 增强体质外,对传染病没什么作用。观点比较片面,体育的功能包 括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免疫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还包括促进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广泛的功能,这些对传染病的预防都有一定 的作用。教师乙认为疫情控制住了,没什么大事,正常上课就行。 教师乙自信大意,当前疫情虽已整体好转和得到控制,但并没有根 治和消除,还有传入的病例,如果掉以轻心很容易出现传染的情况。 教师丙认为应该做好疫情常态化的体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负责。 教师丙把学生的健康摆在第一位,担负
17、起自身的责任。教师是学生 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是主导者,对于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更要重视 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认真做好体育工作。(2)常态化的疫情防 控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进行卫生保健 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认识传染病和预防方法。通过学校体育的活 动,增进学生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免疫力。通过培养学生运动习 惯,持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五、某校初二有几个调皮学生,成绩不好,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效果。校长跟体育组张老师说:这几个 调皮鬼就交给你管了 ! ”接到任务后,张老师将几个学生叫到一起。 张老师:听说你们都挺活泼的,也都喜欢体育,是这样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资格 之中 体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自测 模拟 预测 题库 名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