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沈阳市都市总体规划(-)一、规划期限和层次1.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2. 规划层次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畴,涉及市区、1个县级市和3个县,面积12881平方公里。划定市区范畴为都市规划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统一管理。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本,面积1545平方公里。二、都市发展目的推动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都市建设,提高都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国家中心都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备国际竞争
2、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当代文明交相辉映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三、都市性质和职能1. 都市性质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都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 都市职能(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2)国家重要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地;(6)沈阳经济区核心都市。3. 都市规模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乡人口990万,城乡化水平达到87.5%左右。中心城区都市人口735万人,都市建设用
3、地规模730平方公里,人均都市建设用地99.3平方米。四、区域协调发展(一)国家中心都市建设国家中心都市,是指位于全国城乡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竞争都市。1.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都市意义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中,东北地区需要一种国家中心都市,带动东北地区振兴和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中心都市和沈阳经济区核心都市,具备东北亚中心区位、工业经济发达、金融辐射力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文化影响力大等优势,最具条件成为东北板块上国家中心都市。沈阳建设国家中心都市,是国家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增进区域均衡发展,哺育
4、新增长极必然选取;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推动新型城乡化,实现机制体制创新内在规定;是面向东北亚、引领区域参加国际竞争战略需要。2.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都市途径一是拓展国家中心都市核心职能。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全面提高并加强先进装备制造职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金融中心作用,强化商务会展、区域物流等服务功能;提高区域商贸中心职能;增强高品位知识要素资源配备能力,提高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新能力,发挥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汇集、辐射作用;提高国际综合门户地位,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多边经贸合伙和国际交流,引领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发挥国家中心都市区域优势。深化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充分发挥沈阳核心带
5、动作用,推动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构建统筹兼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大都市区发展格局,推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内重要增长极与东北亚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实现区域共同繁华,合力众推沈阳建设国家中心都市。 (二)沈阳经济区建设 充分发挥沈阳区域中心都市核心带动作用,深化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增进区域合伙与协调发展,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构建大沈阳都市区,推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内重要增长极与东北亚地区重要经济中心。1. 大沈阳都市区规划在沈阳经济区范畴内,以沈阳为核心,依托沈抚、沈本、沈辽鞍营、沈铁、沈阜五条城际连接带,采用同城式、珠链式和区域组团式布局模式建设新城、新市镇,推动新型工业
6、化建设步伐,提高城乡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具备国际影响力大沈阳都市区新格局。2. 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机场、高铁车站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沈阳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都市地位,带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以沈阳为中心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道建设,形成七条复合交通走廊,实现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打通沈阳至重要海港出海通道,强化出海物流运送体系。3. 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从流域治理和生态安全角度统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行污染源头治理、河流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农村环境治理三大工程,对辽河流域、大浑太流域进行集中治理,从主线上改进区域河流水质;推动三北防护林带等生态敏感区共同治
7、理,构筑区域大型绿色生态屏障。五、城乡体系规划(一)城乡统筹发展目的立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中心都市建设,引导人口、土地、产业等资源合理布局,优化市域发展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动城乡生态环境、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从“二元”到“一体”统筹发展新格局。(二)城乡空间布局与构造辽河以北以生态保护为主,辽河以南以城乡发展为主。强化中心城区、新城及复合交通走廊支撑和拉动作用,形成“一城、六轴”城乡空间布局构造。“一城”指中心城区。“六轴”指沈山、沈大、沈抚、沈本、沈阜和沈铁(康法)六条城乡发展轴。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普通镇四个级别城乡体系构造。1. 中
8、心城区重点强化国家中心都市核心职能,全面提高先进装备制造、金融中心、商务会展、区域物流、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新等功能,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多边经贸合伙和国际交流,形成辐射、带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枢纽与中心。规划人口735万人,建设用地730平方公里。2. 新城加强区域内产业、人口和都市服务功能集聚发展,成为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性区域中心。规划8个新城,总人口187万。沈抚新城。是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发展先导突破区和示范区,是以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商务物流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滨水生态新城。规划用地规模45平方公里,人口40万。沈北新城。是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通航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
9、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佟沟新城。是都市南部临空产业、会议展览和旅游休闲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胡台新城。是以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12平方公里,人口10万。辽中(近海)新城。是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新民新城。是沈阳西部以医药、食品、石化及纸业为主导当代工业新城。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法库新城。是沈阳北部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和当代田园都市。规划用地规模33平方公里,人口30万。康平新城。是沈阳北部滨湖生态新城,重要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规划用地规模30平
10、方公里,人口27万。3. 新市镇采用规模化发展方略,将新市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重要节点,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规模化产业。依托建制镇和涉农街道,规划建设10个新市镇,平均人口规模3-5万。涉及大民屯、兴隆堡、清水台、兴隆台、茨榆坨、姚千户、前当堡、光辉、细河、沙河。4. 普通镇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加工制造、农业服务等产业,形成各自产业特色。规划普通镇人口规模达到1万人左右。依托建制镇及涉农街道,规划建设50个左右普通镇,涉及红菱堡、陈相、王纲堡、永乐、白清寨、十里河、李相、大沟、马刚、黄家、祝家、望滨、石佛寺、九龙河、于家房、朱家房、冷子堡、刘二堡、满都户、杨士岗、四方台、长滩、肖寨门、养士堡
11、、老大房、罗家房、大红旗、公主屯、兴隆、法哈牛、柳河沟、梁山、大柳屯、依牛堡子、包家屯、孟家、大孤家子、秀水河子、叶茂台、三面船、登仕堡子、柏家沟、丁家房、冯贝堡、北三家子、小城子、二牛所口、张强、方家屯、郝官屯。(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屯布局方面,结合城乡化建设,集聚发展规模大、基本好、潜力强村庄;逐渐撤并受自然生态及安全条件限制、规模小、布局分散村庄。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农业经济区建设步伐,推动当代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和产业化发展,增进农业产业构造调节和生产力重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对城乡与农村地区教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
12、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和服务水平基本均等规定。市政基本设施建设方面,结合中心城区和新城空间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统筹规划村镇市政基本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改进供水水质,提高污水解决和垃圾解决能力,充分运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村镇市政基本设施系统。(四)规划区统筹规划1. 城乡建设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统一管理。规划区内城乡建设涉及中心城区,沈抚、沈北、佟沟3个新城,姚千户、清水台、兴隆台、光辉、沙河5个新市镇,石佛寺、望滨、财落、祝家、李相、白清寨、姚千户、十里河、大沟、红菱、永乐、黄家、马刚、王纲堡、九龙河等14个普通镇,总人口约830万,建设用地总规模820平方公里。2. 生态环
13、保加强东部山区及河流水域等生态环境整体保护。重点保护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怪坡风景区、白清寨及陨石山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资源。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是以山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和地区人文资源为特色,兼有游览、休闲度假、健康科技、文化娱乐各种功能低山丘陵风景名胜区。规划以生态环保为主线,充分运用景区自然和地区人文资源,提高服务功能品质,建设成为沈阳绿肺和面向全国休闲旅游胜地。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划定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景区内结合村屯改造以风情小镇开发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六、中心城区规划(一)空间构造以“金廊、银带”为骨架,构建“一主、四副”都市空间构造。“一主”指都市主城
14、,涉及三环内用地及浑南新城。“四副”是主城综合服务职能拓展和都市核心生产职能发展重要区域,涉及铁西产业新城、蒲河新城、浑河新城和永安新城。加强主城及各副城间都市功能与交通组织紧密联系和生态空间隔离,实现都市空间优化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三环内相对集中发展,三环外采用分散组团式发展,构建多中心都市空间构造。主城。是以东北金融中心为主体当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以金廊、银带为骨架,构筑大十字发展格局。铁西产业新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节治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是主城西部以装备制造、当代建筑为主导综合性新城。蒲河新城。是主城北部功能完善综合性新城,是以高新农业、光电信息产业等为主导新兴产业
15、集聚区和当代生态新区。浑河新城。是主城西南部以商贸、会展、物流功能为主导综合性新城。永安新城。是主城西北部重要当代服务业示范新城,是区域性物流商贸基地和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二)公共中心以金廊、银带为骨架,建立“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片区中心”四级公共中心体系,形成梯度覆盖、便捷可达“多中心”服务网络。市级中心。是面向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重要涉及金廊、太原街地区、中街-小东路地区等区域。金廊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太原街及中街-小东路地区重点发呈当代商业,提高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市级次中心。是市级综合服务功能重要补充。结合副城和浑河沿线建设,规划道义、永安、
16、张士、会展中心、新南站、曹仲、东塔、南塔、西塔9个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结合地区发展,规划长江街、兴华街、长白、沙岭、丁香、望花、虎石台、苏家屯等各种地区中心。片区中心。按照服务10-20万人口规模,设立片区生活服务中心。(三)住房建设调节居住用地布局,引导居住人口向副城转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居住质量与环境品质,形成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5平方米。控制一环以内居住用地规模,加快二、三环间及副城大型居住区建设。按照相对均衡原则,环绕地铁沿线等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区域,优先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 (四)公共设施用地 1. 行政办公用地在浑南主城建设市级行政中心,老城
17、区行政办公用地以局部调节和优化为主,原则上不再增长行政办公用地。2. 商业金融用地结合公共中心体系,浑北主城继续建设太原街、中街、金廊沿线、和平金融街、曹仲次中心、东塔次中心、南塔次中心、西塔次中心等重要都市商业中心区。副城重点规划建设南站商务区、会展中心次中心、道义次中心、张士次中心、永安次中心等商业中心区。合理控制预留地区及社区级商业设施用地。3. 文化娱乐用地结合浑河沿线、浑南新城中心等地区及方城、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高都市文化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4. 体育用地结合十二届全运会筹办工作,完善奥体中心周边既有大型体育设
18、施功能。结合地区发展,分散兴建新体育场馆,具备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和国际综合运动会能力。均衡布局区级体育场、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满足全民健身需要。5. 医疗卫生用地继续完善浑北主城既有各级医疗保健设施,积极引导浑北主城内综合性医院在副城开设新院区,提高新发展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增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6. 科研教诲用地优化教诲资源,积极引导驻沈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浑南新城、蒲河新城设立新校区、新院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高教和科技园区。大力推动浑南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沈北职教城建设,做好规划控制和空间预留。(五)工业布局优化工业用
19、地布局,继续推动主城内老式工业搬迁改造,工业用地重要向副城集中,增进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发展。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当代建筑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南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六)地下空间开发运用加强地下公共空间连通整合,构建交通、市政、防灾、人防、商业等综合功能协调发展地下空间网络,完善都市功能,增进都市向集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地下空间开发运用以地铁网络为骨架(线),以市级中心和次中心为重点地区(面),以地铁站、重要交通枢纽和地区中心为节点(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网络化布局构造。竖向分为3个层次
20、,0至-15米为浅层,-15至-30米为中层,-30米如下为深层。近期重点开发运用浅层和中层空间,深层空间为远景开发预留。七、综合交通规划(一)规划目的以“枢纽都市、公交都市、畅通都市”为目的,构建设施布局合理,客货运送有序,与都市空间构造协调发展“立体化、迅速化、系统化”都市交通新格局。枢纽都市。重点建设桃仙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构筑高速化和网络化对外交通系统,构建服务沈阳经济区、辐射东北亚综合型枢纽都市。公交都市。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当代化公交都市,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畅通都市。加快建设迅速路,全面改进干路节点,充分发挥支路微循环,逐渐
21、加密过河通道,构筑立体化畅通都市。(二)对外交通规划桃仙空港。建设T3航站楼,新增第2条跑道,预留第3、4条跑道用地,将桃仙机场建成服务区域国内骨干机场,远期构建为辐射东北亚枢纽航空港。高速铁路。重点建设哈大客专、京沈客专、沈丹客专,缩短沈阳与国内重要都市时空距离。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规划7条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连接周边各重要都市,并与都市迅速轨道交通无缝衔接,构建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铁路枢纽。以“内客外货”为原则,形成“四客、两编、五货” 总体布局,完善沈阳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公路网。形成“一环、两弦、七放射”高速公路网,辐射全国大中都市。“一环”为绕城高速公路,“两弦”为辽宁中部环线和铁朝
22、高速公路,“七放射”为沈康、沈哈、沈吉、沈丹、沈大、京沈、沈彰(沈阜)高速公路。此外,规划建设沈大高速公路和京沈高速公路连接线辽茨高速公路,完善省内高速公路网络。通过提高干线公路级别,加大支线密度,串联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普通镇四级节点。 (三)都市交通规划都市道路网。提高老城区路网功能,完善新区路网构造,构建由迅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骨架清晰、密度合理道路网系统。规划形成“两横、四环、十五射” 高迅速路系统,横线缓和中心区交通压力,环线截流过境交通,射线联系中心区与外围新城。在现状路网基本上,通过打通断头路、改进瓶颈节点,完善新区棋盘式路网构造,实现干道网系统化和网络化。通过主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沈阳市 城市 总体规划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