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情境默写训练.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情境默写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情境默写训练.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情境默写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学生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四个弟子毫无顾 虑,他说:“,2 .侍坐中孔子笑子路的原因是:“,3 .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J两句话可以看出来。4 .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 格直率,从“”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针对“礼乐 教化”说的“ ,”两句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 虚,从“ ,”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 而又谦恭,从“ ,”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孔子 最赞赏的生活图景是“ ,,谏太宗十思疏1 .谏太宗十思疏中作
2、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 “,”的主 旨。2 .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告诫唐太宗“总此十思,弘兹九德”,这样就会达到 天下“,的局面。3 .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4 .谏太宗十思疏中表明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的句子是:O5 .谏太宗十思疏中“” 一句,是说戒奢侈之风,如大兴土 木、劳民伤财等。6 .谏太宗十思疏中“” 一句,是劝皇帝不要放任自己的 欲望,要持之有度。7 .谏太宗十思疏中“” 一句,是说“偏听则暗”,自己要 端正自身,罢黜奸恶的人。答司马谏议书1 .答司马谏议书中直接点明作者与司马光
3、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句 子是:“ ,2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 ,”为论证的 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3 .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在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实行变法是:“, O4 .答司马谏议书中批判士大夫不关心国家大事、随声附和、讨好众人的做法 的句子是:“ ,阿房(pdng)宫赋1 .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 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2 .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 霍无度的语句是:“ ,? ”3 .阿房宫赋中“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 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
4、妆镜,既贴切又形象。4 .阿房宫赋中,写秦朝政权迅速垮台的句子是:“I V,9, 5 .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 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a, o , O6 .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六国论1 .六国论中“,”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 言简意赅,要言不烦。2 .六国论中作者用“, , 三句回答了 “六 国互丧,率赂秦耶”的提问,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3 .六国论中“, 三句,照应开 头中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四句,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 阐发了 “弊在赂秦”
5、的论点。4 .六国论中指出了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 处,就越要加紧侵略的句子是“,5 .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威势吓倒的句子是: a , I ” 6 .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认为燕国灭 亡的原因是“ ,7 .六国论中用“, , ”来描写创业的艰难。8 .六国论中用“,两句,形象地描写向敌 人屈膝的国君对国家的疆土毫不爱惜。登岳阳楼1 .登岳阳楼中“,”两句描写了诗人对洞庭 湖向往已久的期盼。2 .登岳阳楼中“,”两句境界广阔、气魄宏 大,暗寓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3 .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 表现了诗人的凄凉
6、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4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a, 6 .登岳阳楼中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 “ , 。7 .登岳阳楼中杜甫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描 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8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如登高中的“,”和登 岳阳楼中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描写出词 人登高远望,纵目千里所见到的景象。2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句直抒胸臆, 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发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3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两
7、句借“寒烟” 和“衰草”寄托惆怅之情。4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来借古讽 今的句子是:, ,5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 情的诗句是: ,。 ,。6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两句, 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相生,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 开拓了观察的视野。7 .桂枝香至陵怀古一词中,从侧面概说此地风物之美的诗句是:“。8 .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化用杜牧的“台城曲”,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 而其后统治者不以此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1 .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
8、用奇崛想象之语表 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两句是:“ ,。2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 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 , ,, 3 .念奴娇过洞庭中,写词人敲船长歌,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4 .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相合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5 .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这秋水无波,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 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真似仙境的句子是:“ ,6 .念奴娇过洞庭中“ ,”两句体现了诗人 的鲜明个性,“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管官场冷暖,纵情泛舟洞庭。7 .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巧借眼前景象,
9、表明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 句子是:“ ,8 .苏轼的西江月中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念奴娇过洞 庭中,词人也有类似的句子: ,教师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四个弟子毫无顾 虑,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 .侍坐中孔子笑子路的原因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3 .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两句 话可以看出来。4 .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 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针对“礼 乐教化”说的“如其礼乐,以俟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 统编 必修 下册 情境 默写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