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 习-(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过关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楚有祠(ci)者,赐其舍人卮(zhl)酒。舍人相谓日:“数人 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 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 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sui)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先或有功德的人的地方。这里是 祭祀的意思。舍人:门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相当于“壶1 .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是 O2 .请你再写出三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
2、语:、3 .“蛇固无足”中“固”的意思是4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行为?阅读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5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通国:鸿鹄:弗若:非然也:6 .这两个学下棋的人有什么不同,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他们是 怎样学习的。到楚国去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这不 是到楚国去的路。”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东西越好, 反而会离楚国越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在南而行动却向北。7. 一个老师教却出现了不一样的
3、现象,是因为后面那个人笨, 学不会吗?请你来说一说理由。8 .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来谈一谈。阅读小古文鹉蚌相争,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鹉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鹤日:“今日不雨,明 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鹉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鹉!”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注释箝:同“钳”,把东西夹住。9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蚌方出曝( )(2)渔者得而并禽之()10 .请试着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11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 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
4、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 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 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日:“待吾虑 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博山:古地名。伐薪:砍柴。仔:同“崽二秋祭: 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固:坚持。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其家户外皆山 (2)时值秋祭 (3)李氏不与 (4)鹿稍长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是夜鹿去,遂不归。14 .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 两点)15 .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16 .这则小故事
5、给你怎样的思考?阅读短文。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U)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 鸟,文首,白喙(hui),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xii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i)而不返,故 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yi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 河。17 .比较词语古今义:“赤足”在文中的意思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O“少女”在文中的意思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O18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是什么意思。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理于东海。19 .回答问题。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6、用原文回答)“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用原文回答) 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文言文阅读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 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 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枪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 非前日之幸乎?【注】楚:楚国(古国名)。折:掉头。旋:转弯椎:用椎 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枪: 同“舵二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楚人有习操舟者: 始折旋疾徐: 遽谢舟师: 21 .翻译下列句子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速进。22 .本
7、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阅读短文。小时了 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 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 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 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玛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 时了 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 了。”趣大跟躇 。【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 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椒 躇(cCi j i):局促不安的样子。23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8、A.造诣。B.接见。C.会见。D.拜访。24 .既通,前坐。()A.前面。B.前进。C.上前。D.前排。25 .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26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确的是()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B.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出色。27 .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 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
9、词是 ()oA.博学多才B.反应敏捷C.应对机智D.能言善辩古文我也懂。南辕北辙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 “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日:“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 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 到。 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2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君之楚,奚为北面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29 .成语“南辕北辙”比喻 o参考答案:1.画蛇添足2. 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3.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小升初 文言文 阅读 过关 练习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