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课《五石之瓠》教学实录--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5-2课《五石之瓠》教学实录--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2课《五石之瓠》教学实录--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2课五石之瓠教学实录-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子四章,这节课,我们来看庄子的寓言五石之瓠。 史记中说:“庄子,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我们已经学习过庖丁解牛, 庖丁从解牛经验中领悟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梁惠王又从庄子讲的庖丁的 故事中领悟到养生之法。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我们能否将庖 丁解牛的学习经验迁移到这篇文章?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问题是:五石之瓠的语言,体 现了庄子怎样的观点?和老子相比,庄子阐述道的方法有何不同?你从庄子的观点中得到什 么启示?文章一开始是庄子和惠子的一段对话: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
2、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吗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搭之。”两人的对话引出了什么问题?庄子如何回应这个问题?教材的注释已经比较完备了,我 们可以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在这段话中,我们还要需要注意这样几个字:“贻”赠给的意思,“树”名词作动词,“坚”名词,坚固的程度。“搭”击破。这段话的意思是,魏王送给我 一个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它,结出五石瓠大的葫芦,用它盛水,它坚固的程度却经不起自 身所承受的压力,我剖开它来做水瓢,水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葫芦不是不大, 我认为他没有用,就击破它。这组对话引出了一个论题,如何对待大葫芦?或者说大葫芦有什么用?惠子
3、认为,大葫 芦大而无用;庄子不认同,于是就讲了不锻手之药的故事,来回应这个问题。这里呀,我要 插说一下:惠子,是庄子一书中的常客,惠子,又名惠施,做过魏国的相国,名家学派代表 人物。根据庄子一书,惠子和庄子是至交,但是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他们也是有趣的 辩友,他们的论题有“大而无用” “人故无情”和“鱼之乐”。和庄子不同,惠子的思想偏 重于世俗和功利的,惠子用大葫芦的做法,也包含着功利主义的思想。那么我们来看看,庄 子是如何回应会质问的?庄子回应惠子的疑问,依然采用他一贯的讲故事的方法,在和惠子的对话中,并没有直 接正面回应,而是另起话头,用不锻手之药的故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
4、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济淮,觥为事。客闻之, 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济僻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是一个定语后置句,“龟”是通假字“皴”,皮肤冻裂。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的宋人。“济潞统”三个字都是形声字, 漂洗丝絮的意思,后来有客听说了,请求用百金买药方,众人家族聚在一起谋划说,我们世 世代代漂洗丝絮,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可获得百金,请允许我卖给客,“鬻”是“卖”的意 思。“客”得之以悦吴王,“说”是通假字,通“悦”,使动用法,取悦。客人
5、得到药,用 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让他带兵,冬天和越军水战,大败越军。这里客的做法 和结果是什么?冬天带兵水站,大败越军,最后得到封赏。要读懂故事的寓意,可以抓住议论的句子,“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潞觥, 则所用之异也。”意思是,能够让手不龟裂的方法是一样的,有的人因为这件事情得到封赏, 有的人终生不能免除漂洗的事情,这是因为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这个故事要讲的道理是,转 换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事物的价值。对待五石之瓠的问题上,庄子说,“夫 子固拙于用大矣”。“固”是确实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惠子你确实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 由此可见,庄子和惠子对大葫芦的“用”产生
6、了分歧,那么庄子怎么用?庄子说“今子有五 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虑” 是用绳子结缀,“尊”是酒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你有大葫芦,为什么不用绳子绑起来? 当作大尊在江湖上飘,却担忧它大而空不能容纳事物,您还是见识不太通达。和惠子的分歧在于对葫芦的用理解不同,惠子是从功利角度理解。这一点上,惠氏所代 表的名家和儒家是一致的,都强调事物在使用价值上的用,而道家则不然,上节课我们学过, 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的部分,能让事物的已有发挥作用,我们要重视 “无”的作用,庄子的看法和老子一样,他认为大葫芦虽然从功利的角度看,是无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石之瓠 教学 实录 高中语文 选择 必修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