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团队学习的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docx





《基于团队学习的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团队学习的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团队学习的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摘要: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是当前高校生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团队学习模式,通过力学建模与分析报告、创新实践项目、高校生力学竞赛等多种形式,熬炼了学生的力学学问综合应用实力和创新实力,增加了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团队合作;材料力学;创新实力 作者简介:徐鹏,男,山西永济人,中北高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202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材料力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力学建模与创新实力的探讨与实践”的探讨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7-007906-0017-01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
2、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实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教化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化质量的若干看法指出:“加强创新创业教化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化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同时,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科学与工程技术实践,越来越须要浩大的创新团队进行多学科高度协同合作,所以擅长与其他人沟通互助、协调合作是创新人才的必备品质。工科高校生除了要驾驭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学问以外,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思维和实力。专业学问的传授是教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创新意识、思维和实力的开发、培育则是教化更本质、更核心的内容。当前高等学校应在加强工科高校生基础学问学习的基础上,以强化创新实力和合作精神为核心,重构课程
3、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着力推动团队学习方法,加强工科高校生创新实力训练和创新素养培育。1-4本文在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下,针对机械类和近机械类高校生开展了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创新实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一、创新实力培育的整体思路 材料力学课程是理工科相关专业学生干脆面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它是结构和强度工程师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应用型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以及有限元模拟和其他数值计算商业软件的广泛应用,材料力学教学在驾驭基本概念、方法的基础上,应加强培育学生应用材料力学学问进行创新的实力。创新实力培育的整体思路主要包括:与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相
4、结合,通过团队学习方式进行力学建模训练;依托学校创新平台,通过参与全国高校生力学竞赛和山西省高校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对学生创新实力的培育。 二、力学建模分析训练中对创新实力的培育 区分于以往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中的“大作业”,力学建模分析训练须要以团队合作完成,且更强调学生从工程和生活实际中自主选择问题并提炼力学模型,最终提交PPT报告并选出各组代表上台汇报。整个力学建模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不是旁观者,必需全力以赴参加,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及其参加程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从而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为了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材料力学课程起先时把学生按学号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须要合作完
5、成力学建模与分析报告,以力学建模与分析报告指导建议书的形式布置给各组。建议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所选取的工程问题描述和说明;简化得到力学计算简图,包括载荷、约束、结构尺寸以及材料,建立工程问题的力学模型;详细分析计算,包括强度、刚度等;本组的创新点说明;对本组在建模过程中表现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在报告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等。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以小组形式探讨探讨,并刚好与老师沟通,老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依据各组选择问题的特点,发扬每个学生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各得其所,从而达到了创新教化的目的。 学生选择的大多是身边能看到的问题,涉及工程结构和生活器具结构等。例如指甲刀的强度校核、衣架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团队 学习 工科 大学生 创新 能力 培养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