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模板.doc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要求与步骤模板.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制造过程基础概念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全过程。它包含原材料准备、运输和保留,生产准备,毛坯制造,毛坯经过加工、热处理而成为零件,零件、部件经装配成为产品,机械质量检验及其运行试验、调试,机械油漆和包装等。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改变生产对象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过程。机械产品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铸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涂装等工艺过程。其中和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相关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关键部分。而和原材料变为产品间接相关过程,如生产准备、运输、保管、机床和工艺装备维修等,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机
2、械制造工艺过程通常包含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以下简称加工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工艺过程。从广义上来说电加工、超声波加工、电子束离子束等加工也属于加工过程。加工过程直接决定零件和机械产品质量,对产品成本和生产率全部有较大影响,是整个工艺过程关键组成部分。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 因为零件加工表面多样性、生产设备和加工手段加工范围不足、零件精度要求及产量不一样,通常零件加工过程是由若干个顺次排列工序组成。工序是加工过程基础组成单元。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或走刀。毛坯依次经过这些
3、工序而变成零件。 1. 工序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相同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多个工件连续完成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基础单元,也是生产计划、成本核实基础单元。一个零件加工过程需要包含哪些工序,由被加工零件复杂程度、加工精度要求及其产量等原因决定。图 8-1 所表示阶梯轴,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过程有三个工序组成(见表 8-1 );而在大批量生产时可有 5 个工序组成(见表 8-2 )。 图 8-1 阶梯轴零件 表 8-2 大批量生产工艺过程 工序 工序内容 设备 1 铣端面,打中心孔 铣端面打中心孔机床 2 车大外圆及倒角 车床 3 车小外圆及倒角 车床 4 铣键槽 键槽铣
4、床 5 去毛刺 钳工台 表 8-1 单件小批生产工艺过程 工序 工序内容 设备 1 车一端面,打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打中心孔 车床 2 车大外圆及倒角;调头;车小外圆及倒角 车床 3 铣键槽;去毛刺 铣床 2. 安装和工位 ( 1 )安装 指在一道工序中,工件经一次定位夹紧后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如表 8-1 中工序 1 和 2 全部是两次安装,而表 8-2 中各工序全部是一次安装。在工序中应尽可能降低安装次数,以降低辅助时间和夹装误差。 ( 2 )工位 为完成一定工序内容,在一次装夹工作后工件(或装配单元)和夹具或设备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固定部分所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加工称为
5、工位。图 8-2 所表示为利用回转工作台在一次安装中顺次完成装卸工作、钻孔、扩孔和铰孔四个工位示意图。 3. 工步和走刀 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包含背吃刀量)均保持不变情况下所完成那一部分工序内容。对于在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若干个相同工步,习惯上视为一个工步。如 4 个 15mm 孔钻削,可写成一个工步,即“ 4 - 15mm 孔”。 图 8-2 多工位加工图 8-3 复合加工 图 8-4 车削阶梯轴数次走刀 有时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常常见几把刀具同时分别加工多个表面工步,称为复合工步。如 图 8-3 所 示为用一把车刀和一个钻头同时加工外圆和孔。在多刀车床、转塔车床加工中常常有这
6、种情况。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也视为一个工步。 在一个工步内,因加工余量较大,需用同一刀具、在同一转速及进给量情况下对同一表面进行数次切削,每次切削称为一次走刀。图 8-4 所表示。走刀是组成加工过程最小单元。 三、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生产类型亲密相关,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生产类型,而生产类型关键和生产纲领相关。 零件生产纲领 零件生产纲领关键是指包含备品和废品在内年产量。在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需先计算出零件生产纲领,具体可按下式计算: ( 8-1 ) 式中 N 零件年产量(件 / 年); Q 产品年产量(台 / 年); n 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
7、(件 / 台); a % 备品率; b % 废品率。 生产类型 依据生产纲领大小和产品大小和产品结构复杂程度,产品制造过程可分为三种生产类型: ( 1 )单件生产 单个地生产不一样结构、尺寸产品,且极少反复或完全不反复,这种生产称为单件生产。如机械配件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新产品试制等全部是属于单件生产。 表 8-3 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关系 生产类型 生产纲领(件 / 年) 重型机械 中型机械 小型机械 单件生产 小批生产 中批生产 大批生产 大量生产 1000 5000 50000 ( 2 )成批生产 成批地制造相同产品,而且是周期性反复生产,这种生产称为成批生产。如机床制造等多属于成批生产。
8、同一产品(或零件)每批投入生产数量称为批量。依据产品特征及批量大小,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大批生产。小批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单件生产相同。 ( 3 ) 大量生产 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一直根据一定节拍进行同一个零件某一道工序加工,这种生产称为大量生产。如手表、洗衣机、自行车、汽车等生产。 生产类型划分关键取决于产品大小、复杂程度及生产纲领大小, 表 8-3 列出生产类型和生产纲领关系,供确定生 产类型时参考。 不一样生产类型,对生产组织、生产管理、毛坯选择、设备工装、加工方法和工人技术等级要求全部有所不一样。表 8-4 列 出了不一样生产类型工艺特点。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工艺文
9、件 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将制订好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按一定格式(通常为表格或图表)和要求描述出来,作为指令性技术文件,即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包含: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为说明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文件; 工序卡对每道工序作具体说明、可直接用于指导工人操作工艺文件; 检验工序卡对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关键检验工序作具体说明、指导检验工艺文件; 机床调整卡大批量生产中对由自动线、流水线上机床和由自动机或半自动机完成工序,为调整工提供机床调整依据工艺文件。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格式 不一样生产类型对工艺规程要求不一样。 单件小批生产因为生产分工较粗,通常只需说明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即其加工工序次序
10、),填写工艺过程卡(见 表8-1 )。 对于大批量生产,因其生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工艺规程应尽可能具体,要求对每道加工工序加工精度、操作过程、切削用量、使用设备及刀、夹、量具等均作出具体要求。所以除了工艺过程卡外,还应有对应加工工序卡(见 表8-2 )。另外,必需时还需要检验工序卡和机床调整卡。 中小批量生产常常采取机械加工工艺卡(见 表8-3 ),其具体程度介于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之间。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作用 1.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关键技术文件 机械加工车间生产计划、调度,工人操作,零件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核实,全部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处理生产中问题,也常
11、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相关单位、人员责任。 2.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关键依据 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依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如:新零件加工工艺中关键工序分析研究;准备所需刀、夹、量具(外购或自行制造);原材料及毛坯采购或制造;新设备购置或旧设备改装等,均必需依据工艺来进行。 3. 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基础技术文件 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依据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种类和数量和在车间部署,再由此确定车间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和所需工人工种、技术等级、数量等。第二节 制订机械
12、加工工艺规程要求和步骤 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标准 1. 编制工艺规程应以确保零件加工质量,达成设计图纸要求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 2. 在确保加工质量基础上,应使工艺过程有较高生产效率和较低成本。 3. 应充足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均衡生产。 4. 尽可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确保安全生产,发明良好、文明劳动条件。 5. 主动采取优异技术和工艺,努力争取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二、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 . 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需含有下列原始资料: 1). 产品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 2). 产品验收质量标准。 3). 产品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13、4). 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零件毛坯图通常由毛坯车间技术人员设计。机械加工工艺人员应研究毛坯图并了解毛坯生产情况,如了解毛坯余量、结构工艺性、铸件分型面和浇冒口位置、模锻件出模斜度和飞边位置等,方便正确选择零件加工时装夹部位和装夹方法,合理确定工艺过程。 5). 本厂(车间)生产条件。 应全方面了解工厂(车间)设备种类、规格和精度情况,工人技术水平,现有刀、夹、量具规格,和专用设备、工艺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等等。 6). 多种相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 7). 中国外优异工艺及生产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 三、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1. 分析零件工作图和产品装配图 阅读零件工作图和产品装配图
14、,以了解产品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零件在产品中位置、功用及其关键技术要求。 2. 工艺审查 关键审查零件图上视图、尺寸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分析各项技术要求制订依据,找出其中关键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问题,方便在设计工艺规程时采取方法给予确保;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 3. 确定毛坯种类及其制造方法 常见机械零件毛坯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和粉末冶金、成型轧制件等。零件毛坯种类有已在图纸上明确,如焊接件。有伴随零件材料选定而确定,如选择铸铁、铸钢、青铜、铸铝等,此时毛坯必为铸件,且除了形状简单小尺寸零件选择铸造型材外,均选择单件造型铸件。对于材料为结构钢零件,除了关键零件如曲轴、连杆
15、明确是锻件外,大多数只要求了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这就需要工艺规程设计人员依据零件作用、尺寸和结构形状来确定毛坯种类。如作用通常阶梯轴,若各阶梯直径差较小,则可直接以圆棒料作毛坯;关键轴或直径差大阶梯轴,为了降低材料消耗和切削加工量,则宜采取锻件毛坯。常见毛坯特点及适用范围见 表8-4 。 4. 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这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关键部分,其关键内容有: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次序和安排热处理、检验和其它工序等。 5. 确定各工序所需机床和工艺装备 工艺装备包含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等。机床和工艺装备选择应在满足零件加工工艺需要和可靠地确保零件加工质量前提下,和生产批量和
16、生产节拍相适应,并应优先考虑采取标准化工艺装备和充足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对必需改装或重新设计专用机床、专用或成组工艺装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论证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6. 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7. 确定切削用量。 8. 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 9. 评价工艺路线对所制订工艺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应对多个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取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优工艺方案。 10. 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第三节 零件工艺性分析和毛坯选择 在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对产品零件图进行细致审查,并进行工艺性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是一项关键工作。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审查,除了
17、检验尺寸、视图和技术条件是否完整外,还应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分析零件技术要求及其合理性 通常将零件图上提出相关技术要求分为以下几类: 1. 加工表面本身要求(尺寸精度、形状和粗糙度):据其选择加工方法、加工步序; 2. 表面之间相对位置精度(包含位置尺寸、位置精度):和基准选择相关; 3. 表面质量及镀层要求:包含选材及热处理工艺确实定; 4. 其它要求:如等重、平衡、探伤等。 同时,还要审查材料选择是否合适、技术要求是否合理。过高精度要求、粗糙度和其它要求,会使工艺过程复杂化,加工困难,成本增加。二、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 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是工艺分析工作一项关键内容。工艺性分析内容除了审查
18、零件图上视图、尺寸、公差是否齐全、正确之外,关键是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制造可行性和经济性。有时功效完全相同而结构工艺性不一样零件其制造方法和制造成本往往相差很大。相关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结构工艺性,关键考虑以下几方面: 1. 合理标注尺寸 ( 1 )零件图上关键尺寸应直接标注,在加工时尽可能使工艺标准和设计基准重合,符合尺寸链最短标准。图 8-5 中活塞环槽尺寸为关键尺寸,其宽度应该直接注出。 图 8-6 从工艺基准标注尺寸 ( 2 )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不要从轴线、中心线、假想平面等难以测量基准标注尺寸。 ( 3 )零件图上尺寸不应标
19、注成封闭式,以免产生矛盾。 ( 4 )零件自由尺寸,应按加工次序尽可能从工艺基准注出。图 8-6 齿轮轴,图 a 标注方法大部分尺寸要换算,不能直接测量。图 b 标注方法,和加工次序一致,便于加工测量。 ( 5 )零件全部加工表面和非加工面之间只标注一个联络尺寸。 2. 零件结构便于加工,有利于达成所要求加工质量。 ( 1 )合理确定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加工精度定得过高会增加工序,增加制造成本 ; 过低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必需依据零件在整个机器中作用和工作条件合理进行选择。 ( 2 )确保位置精度可能性:为确保零件位置精度,最好使零件能在一次装夹下加工出全部相关表面。这么由机床精度来达成要求
20、位置精度。图 8-7a 结构,确保 80mm 和内孔 60mm 同轴度较难。如改成图 b 结构,就能在一次装夹下加工外圆和内孔。 3. 有利于降低加工和装配劳动量 图 8-7 确保同轴度结构 图 8-8 降低内部结构加工 ( 1 )降低无须要加工面积可降低机械加工量;对于安装表面降低有利于确保配合面接触质量。 ( 2 )尽可能避免、降低或简化内表面加工:因为外表面要比内表面加工方便经济,又便于测量。所以,在零件设计时应努力争取避免在零件内腔进行加工。图 8-8 所表示,将图 a 内沟槽改成图 b 轴外沟槽加工,使加工和测量全部很方便。 4. 有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生产类型相适应 ( 1 )零
21、件相关尺寸应努力争取一致,并能用标准刀具加工。如退刀槽尺寸一致,可降低刀具种类。 图 8-9 孔轴线平行 图 8-10 结构便于多件加工 语 ( 2 )零件加工表面应尽可能分布在同一方向,或相互垂直表面上。图 8-9b 所表示孔轴线应该平行。 ( 3 )零件结构应便于加工。对于零件上那些不能进行穿通加工结构,应设退刀槽、越程槽或孔。 ( 4 )避免在斜面或弧面上钻孔和钻头单刃切削,从而避免造成切削力不等使钻孔轴线倾斜或折断钻头。 ( 5 )便于多刀或多件加工。零件设计结构要便于多件加工,图 8-10 ,图 b 结构可将毛坯排列成行便于多件连续加工。 ( 6 )要和具体生产类型相适应。图 8-1
22、1 所表示,图 a 结构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类型,图 b 结构则适合于生产量较小情况。三、毛坯选择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正确选择毛坯,对零件加工质量、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有很大影响。毛坯尺寸、形状越靠近成品零件,机械加工量越少;不过毛坯制造成本就越高。应依据生产纲领,综合考虑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成原来确定毛坯类型,以求最好经济效益。 机械加工中常见毛坯由铸件、锻件、冲压件和型材等,选择时关键考虑以下多个原因: 1. 零件材料和力学性能 据此大致确定了毛坯种类。比如铸铁零件用铸造毛坯;形状简单钢质零件,力学性能要求低常见棒料,力学性能要求高用锻件;形状复杂力学性能要求低用铸钢件。 2. 零件结构形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加工 工艺 规程 要求 步骤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