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被动句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文言文被动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被动句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被动句教案【篇一: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2017高三语文复习讲义文言句式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特殊及固定句式;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复习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 式有以下几种:1 苦”也 ”T?也 F T?者也 ”2者 ”2者 22者也 n77 77 1=3 , , r K=4 iLj 1=4 r 1=3 , ES f 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在这种句式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2.采用副词乃“即
2、则“皆 是 诚”为 惟”等表示判断。如:此 乃臣效命之秋也。但要注意是“在文言文中常常是作为代词表示这,例如:”是寡人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如此,则诸侯其至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服之轻重便于身青,取之于蓝.【篇二: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熟记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2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第一课时【考点简说】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
3、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 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 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二.命题规律近年来,这一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涉及词类活用;一类是翻译文 言句子涉及特殊句式用法。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 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判断句1.总结以下判断句的特点及规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
4、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1)用“者?也”表判断(2 )句末用者也”表判断(3 )用“者表判断(4 )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5 )用即 乃则皆本”诚” 亦 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6)无标志判断句【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 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 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 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二)倒装句(1)把握倒装句式的特点并总结归纳。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
5、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L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 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
6、,(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文之.是】十动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 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 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良问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 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日: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 里?
7、“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有什么妨碍呢?”王日:“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 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
8、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 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格式:宾十介十动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
9、(唯译为只,下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翔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 我们群臣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益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能的人)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 应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府
10、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 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 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 );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X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 尽头“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
11、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2 .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 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 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11求人可使报奏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楚 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马之千里者(马说
12、)译文:千里马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 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格式:中心语+之+定语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 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之过也”例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3、(2 )即今之俅然在墓者也。(3)四月惟夏,序属三秋(4 )梁父即楚将项燕。(5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6)予购三百盆,皆病者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例(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 )明E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3)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躁心也4、判断句的活用一有些判断句并不是对名词概念进行解释,而只是表达上下句之间的因 果关系。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而+定语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 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
14、万名士兵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3 .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 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如:贫 者语于富者日 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
15、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格式:动十以十宾(2)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风乎舞雪(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雪台上吹风”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篇三:2017届高考文言
16、文复习教案】寿县二中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文言句式【考点提示】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在高考中很少直接 命题来考查文言句式,但在文言翻译、文言断句中往往涉及,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 句式的难点或易混淆点。【真题回放】1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2009全国高考浙江卷)此题涉及到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的知识。人之所有”的后面,省略了 书画要补充完整;“惟恐其不吾予也的正确语序应为惟恐其不予吾也。全句翻译为:别人拥 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此题涉及到被动句的知识。2 .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全国高考山东卷)常不见听信中
17、的见表被动。全句翻译为:申甫屡次把他的谋略陈述给各位公卿,却常常不被听从信任。3、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全国高考江苏卷)此题涉及到省略句.状语后置、主语后置的知识。正确的语序应为以(其)嫁时之衣殓, 吾贫甚矣可知也。全句翻译为: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放人棺材,我太贫穷, 就可以知道了。【内容详解】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 )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
18、讽齐王纳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3 )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 )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臣本布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鱼,我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文言文 被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