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培训资料模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培训资料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培训资料模板.docx(9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大面积石膏板吊顶开裂图11.1 原因分析abc吊杆dfe图1.1.11.1.1 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参见图1.1.1)a、吊筋不垂直,吊筋间距过大。b、吊杆间距1200。c、吊杆长度1500mm,未加反向支撑。d、副龙骨间距过大。e、吊顶跨度15m,未加设贯穿龙骨。f、吊杆距墙300mm。1.1.2 吊顶受力状态不合理。1.1.3 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如龙骨体系未起拱。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如大面积石膏板吊顶缺乏伸缩缝。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板缝间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c、双层石膏板第一层板面自攻钉间距200mm。d、不上人吊顶,完工后吊顶有上人现象。 1.1.4 未能确保正
2、常施工工序和必需工序间隙。a、板缝间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b、在施工中,上道工序未干透即开展下道工序,未按工序间歇施工。1.2 防治方法大面积石膏板吊顶要对顶面进行切分或增加伸缩缝处理,对顶面应力进行释放,预防开裂。1.2.1 确保龙骨体系稳固是防治开裂根本a、900mm吊杆间距1200mm, 提议大面积石膏板吊杆对应减小间距。b、吊杆长度1500mm情况下,必需采取反向支撑加固,确保龙骨体系刚度。c、副龙骨间距400mm,提议大面积吊顶采取300mm间距。d、大面积吊顶每隔15m增加贯穿龙骨和主龙骨牢靠连接。 200吊杆900吊杆900吊杆900吊杆900吊杆主龙骨300副龙骨300
3、300300300300300300300300300图1.2.1 1.2.2 正确吊顶系统应该是拱形状态,应按房间短边边长1/200-1/300起拱。1.2.3 应力控制关键,按分析逐一处理问题。a、石膏板从墙一侧端头开始次序安装。基层相邻两张石膏板留缝5mm,面层石膏板设置工艺缝,缝宽8-10mm或采取明缝做法,将顶面分隔为“豆腐块”形式,根本切割顶面,图1.2.3a,合理分解顶面应力。300100吊件吊杆卡件结构顶(喷黑处理)图1.2.3图1.2.3ab、提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打磨平整后贴纸胶带,干燥后刮100mm宽石膏,最终刮150mm宽,以上工序完成后,再
4、进行满刮腻子施工(参考图1.2.3b)。图1.2.3b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 200mm;且呈均匀分布。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板板边间距为15-20mm。 1.2.4 确保正常施工次序和必需工艺间隙。a、不上人吊顶,在骨架安装、调试结束后,严禁再上人踩踏。b、面层嵌缝作业,下道工序进行前必需确保上道工序完全干燥。 1.3 注意事项1.3.1 龙骨体系安装a.在天花上沿弹线点位安装吊杆,两根吊杆间距不应超出1200mm(GB)。b.承载主龙骨间距不应超出1200mm(GB)。c.承载主龙骨中间部位起拱,起拱高度大于房间短向跨度1/200。1.3.2 石膏板安装关
5、键注意事项(注:卫生间、厨房采取9.5mm防水石膏板)a.石膏板从墙一侧端头开始,次序安装。相邻两张石膏板自然靠拢(留缝5mm)。b.石膏板边安装在龙骨中央,石膏板同龙骨重合宽度不小15mm。石膏板侧口同墙面顶紧,不留空隙(隔声、防火吊顶例外)。c.第二层石膏板必需和第一层错缝安装。1.4 标准做法节点图角铁转换层300300承载龙骨900图1.41.5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1.52 矩形造型顶开裂图22.1 原因分析2.1.1 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a、水平方向:造型转角处横向拉结力不足。b、竖向:竖向拉结不稳固。 2.1.2 造型顶转角处缺乏针对性做法。 2.2 防治方法2.2.1 确保龙骨体
6、系合理a、因为转角处存在X、Y双向(横向)力矩,需进行加固处理,如增加斜撑龙骨,确保造型稳固性。b、造型顶Z方向(竖向),叠级处采取多层板基层,造型顶四个转角处适情况增加吊筋。 2.2.2 在转角处,首先固定L型9mm厚多层板,其次在木板基础上粘贴0.5mm厚L型镀锌铁皮,最终固定石膏板;并在短边延长线留置8-10mm工艺缝(见图2.3.1)。 2.3 标准做法节点嵌缝做法见1.2.3b200吊杆满刮腻子150mm宽纸绷带吊杆吊杆100mm宽嵌缝石膏吊杆50mm宽纸绷带吊杆吊杆高强石膏嵌缝18mm细木工板吊杆吊杆轻钢龙骨局部节点见2.3a原结构屋顶吊杆图2.35吊杆图2.3a第一层石膏板200
7、吊杆300吊杆图2.3.1步骤:增加斜撑龙骨;步骤:9mm多层板;步骤:0.5mm镀锌铁皮;步骤:封第二层石膏板。2.3.1说明: 1、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形固定,再外贴0.5mm镀锌铁皮。龙骨基架造型内口200mm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型石膏板。 2、第一层石膏板和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乳胶。 3、副龙骨间距300mm,造型边框四角需增加斜撑龙骨。2.4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2.43 弧形顶造型顶开裂图33.1 原因分析3.1.1 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a、采取了木龙骨基层,强度不足,受温度、湿度改变影响较大。b、造型顶未增加拉结力,造型顶自重较大,常规吊杆部
8、署承载力不足,造型顶和平顶交接处易产生裂缝。 3.1.2 基层板固定方法不合理a、自攻钉间距过大。b、板和板之间未留置伸缩缝。c、弧形顶面石膏板安装前未做处理,张力过大,产生隐患。 3.2 防治方法3.2.1 确保龙骨体系稳固是防治通病基础a、弧形造型顶宜采取轻钢龙骨体系,确保强度且能有效规避温度、湿度影响。 b、应依据造型顶面积及重量加设角钢或吊杆以确保吊顶体系稳固。 3.2.2 基层板固定需注意a、确保自攻钉间距200mm。b、板和板之间预留5mm伸缩缝。c、因为弧形顶特征,石膏板需采取后面开缝等方法,确保石膏板弯曲,便于固定。 3.3 标准做法节点纸绷带嵌缝石膏细木工板轻钢龙骨次龙骨细木
9、工板25*35木龙骨刷防火涂料18mm细木工板纸绷带石膏板五夹板图3.33.4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3.44 异形造型顶开裂图44.1 原因分析4.1.1 吊顶龙骨体系不稳固a、异形造型顶转角造型较多,基层骨架固定不稳固。b、因为自重过大,采取常规悬挂方法轻易晃动。 4.1.2 基层板固定方法不合理a、自攻钉间距过大。b、板和板之间没留出伸缩缝。 4.1.3 阴角处嵌缝处理不到位4.2 防治方法4.2.1 确保龙骨体系稳固是防治通病基础a、基层骨架用钢架制作,确保刚度。b、骨架悬挂采取钢骨架直接固定在结构楼板上。 4.2.2 基层板固定需注意a、确保自攻钉间距200mm;b、板和板之间预留5m
10、m伸缩缝; 4.2.3 基层、面层版之间需要留缝,合理释放应力,嵌缝处理严格按工序施工(参考图4.3) 4.3 标准做法节点原结构屋顶吊杆轻钢龙骨吊杆50角码吊杆50角钢吊杆细木工板吊杆石膏板吊杆细木工板吊杆嵌缝石膏吊杆石膏板吊杆原结构屋顶吊杆图4.34.4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4.45 叠级吊顶开裂图55.1 原因分析5.1.1 龙骨体系不稳定。5.1.2 面层未留缝或未按要求进行嵌缝处理。5.2 防治方法5.2.1 如叠级面积较大,副龙骨须加密,间距调整为200mm。 5.2.2 天花叠级封板时,第一层板封到边,表层板在阳角位置预留5mm凹槽。板缝处理时,先用专业石膏嵌缝,接着用纸胶带粘结
11、,然后按要求进行嵌缝处理。 5.3 标准做法节点 详见图2.3和2.3a5.4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5.46 T型顶或L型顶面开裂图6图6a6.1 原因分析6.1.1 龙骨体系不稳固。 6.1.2 转角未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法。6.2 防治方法6.2.1 龙骨体系稳定是防治开裂基础条件。造型边框龙骨单独加固,四个转角处需用斜向龙骨加固。 6.2.2 转角处要有针对性处理。a、转角处用木工板做成L型造型,固定在转角。b、L型镀锌铁皮固定在木工板上。c、在设计时,L型转角短边延长线上留置8-10mm工艺缝。6.3 标准做法节点 参见2.3.16.4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6.47 长走廊吊顶开裂图77.
12、1 原因分析7.1.1 吊顶长度长,跨度大 a、吊顶本身未做分隔处理。b、走廊和墙面间未做分隔处理。c、吊顶缺乏贯穿龙骨。 7.1.2 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如吊顶缺乏伸缩缝。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c、基层板钉间距过大。7.2 防治方法 长走廊石膏板吊顶要对顶面进行切分或增加伸缩缝处理,对顶面应力进行释放,预防开裂。7.2.1 分隔处理是很有效防治开裂处理手段a、对于长走廊吊顶,提议分段分块,用造型或材质改变来切分顶面,将长走廊吊顶分成多个单元,让吊顶相互之间释放应力(见图7.2.1)。b、走廊吊顶和两侧墙面切分处理,如采取灯槽,U型槽等方
13、法。c、超出15m吊顶必需加设贯穿龙骨和主龙骨可靠连接。图7.2.17.2.2 应力控制是关键,按分析逐一处理问题a、石膏板从墙一侧端头开始,次序安装。相邻两张石膏板留缝5mm,面层石膏板按设计位置设置工艺缝,缝宽8-10mm。b、提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然后贴纸胶带,干燥后刮100mm,最终刮150mm,工序完成后才能做满刮腻子施工。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 200mm;且呈均匀分布。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板板边间距为15-20mm。7.3 标准做法节点8mm钢筋吊杆刷防锈漆60200轻钢龙骨10mm厚饰面板图7.37.4 正确做法完
14、成后图片图7.48 结构柱周围吊顶开裂图88.1 原因分析8.1.1 柱子和吊顶直接连接,经过热胀冷缩产生伸缩,接缝处易拉裂。8.1.2 基层吊筋不垂直,龙骨断开部位未加固。8.1.3 吊顶转角处未采取加固方法。8.1.4 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如吊顶缺乏伸缩缝。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c、自攻钉钉间距过大。8.2 防治方法8.2.1 将顶面和柱子断开,做成隔离灯带或凹槽造型。8.2.2 龙骨断开部位增加吊筋,不上人吊顶,吊筋小于1米吊筋采取6mm吊筋,大于1米吊筋采取8mm吊筋,大于1.5米增加反向支撑。上人吊顶,小于1米采取8mm吊筋,
15、大于1米采取10mm吊筋,大于1.5米增加反向支撑;必需确保吊筋垂直。8.2.3 转角处要有针对性处理。a、转角处用木工板做成L型,固定在转角。b、其次,在木工板基础上固定L型石膏板。8.2.4 应力控制是关键,按分析逐一处理问题。a、石膏板从墙一侧端头开始,次序安装。相邻两张石膏板留缝5mm,面层石膏板按设计位置设置工艺缝,缝宽8-10mm。b、提议使用石膏板厂家配套嵌缝材料,先用嵌缝石膏嵌缝,然后贴纸胶带,干燥后刮100mm,最终刮150mm,工序完成后才能做满刮腻子施工。c、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 200mm;且呈均匀分布。确保自攻螺丝离面纸包封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板板边间距为
16、15-20mm。8.3 标准做法节点吊筋吊杆副龙骨吊杆主龙骨吊杆500吊杆结构柱吊杆300200吊杆10吊杆10吊杆图8.38.4 正确做法完成后图片图8.49 墙顶交界处开裂图99.1 原因分析9.1.1 纵向力和横向力相交,产生拉裂。 9.1.2 应力未得到合理控制,产生裂缝。a、应力未得到合理释放,横向力(顶面)和纵向力(墙面)无处释放。b、应力未得到合理抑制,如嵌缝工艺未按正确施工工序施工。c、自攻钉钉间距过大。9.2 防治方法9.2.1 采取墙顶分离施工节点或顶面和墙面间留造型槽做法,吊顶主龙骨距墙面距离小于300mm。 9.2.2、应力控制关键,按分析逐一处理问题。a、留缝处理,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通病 防治 手册 培训资料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