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针灸治疗案例教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带状疱疹针灸治疗案例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针灸治疗案例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带状疱疹【案例】刘某,女,41岁,工人。患者2日前感觉腰背部刺痛,渐之有米粒大小的几簇密集丘疹, 水疱出现,且疼痛向胸腹部漫延。自服消炎及止痛药物效差,而来针灸科就诊。现患者腰背 胸腹出现大片疱疹,面积在40cm X20cm左右,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体温37.5C,患者口苦,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诊断:蛇丹,证属热客少阳。治疗宜疏利少阳。取外关、足临泣针刺,同时在皮损局部周围刺络拔罐。次日复诊,疼痛明 显减轻,原刺络拔罐部位已结痂,剩余疱疹亦干枯,且面积缩小,仍按原法治疗2次而愈。【临床诊疗思路】(一)主症分析本例患者以“腰背部刺痛”为前驱症状,2日后渐之出现疱疹
2、,且向胸腹部漫延,伴疼痛加 重,符合带状疱疹的初期症状,可诊断为本病。本病以皮肤簇集性带状排列疱疹和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发病前常伴有轻度发热、疲倦 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亦可不发生前驱症状而直接出现皮疹。初起时,可以先 觉发病部位皮肤灼热疼痛,皮色发红,继则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状疱疹,多沿某一周围神 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出现于身体的某一侧,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及腰神经 分布区域。伴有剧烈疼痛,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但疼痛程度不一,且与皮疹严重程度 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及青年疼痛较轻,病程也较短。有些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后仍遗留 神经痛。若患者症状不典型,或者早期,可
3、仅以局部疼痛就诊,需要加以鉴别。中医古代认识到本病 发病时,疱疹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等。(-)诊断与鉴别诊断带状疱疹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诊断依据主要有: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 呈带状分布。存在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中间皮肤正常。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 注意。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如口周、唇缘、眼睑和外生殖器部位等。皮损呈密集 成群、针尖大小的水疱,疼痛不明显,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
4、灼、剧痒,无神经痛。(三)辨证分析本例患者出现腰背胸腹大片疱疹,并伴有发热、口苦、便干等,为肝胆湿热之象;且足少阳 胆经循胁肋,连及腰背和胸腹,综合脉证,当属湿热客于少阳经。需与脾湿内蕴、瘀血阻络 相鉴别。脾湿内蕴: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口渴不欲饮,纳差,胸院疳满,大便时澹,舌红, 苔黄腻,脉濡数。瘀血阻络: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伴心烦不寐,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四)治疗方案1.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取手足少阳经、皮损局部为主。针用泻法,可放血。2针灸处方外关(泻)、足临泣(泻)、皮损局部(刺络拔罐)。其中,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腌穴,功可疏风清热;足临泣为足少阳经穴,合外关以疏利
5、少阳。 取皮损局部刺络拔罐以活血通络,祛瘀泻毒。诊治合拍,故1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部分 疱疹结痂,剩余疱疹亦干枯,且面积缩小。经治3次而愈。3 .其他疗法(1)皮肤针:用皮肤针叩刺疱疹及周围皮肤,以刺破疱疹,使疱内液体流出,周围皮肤充 血,微出血为度,可加拔火罐,每日12次。(2)穴位激光照射:用氢氛激光仪分区散焦照射皮损局部,交斑于皮损边缘0.5cm,距离40 60cm,每分区照射lOmino并根据病变部位选用相应的穴位,每次选用1个四肢穴,每穴照 射5min,每日1次。(3)灯心草灸:选取皮损局部,灯心草蘸取生菜油后于乙醇上点燃,在疱疹顶部行灸法, 以爆有声响为佳;而后根据疱疹的损伤皮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带状疱疹 针灸 治疗 案例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