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文档真题解析|论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017-04-21历史学考研和就业土地制度三代时期夏商时期: 占主要地位的是以族为单位的土地公有制,农业生产往往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王族拥有的土地则应是征发各族的族众所耕种。井田制:一般认为,井田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夏商时期可能已经出现,并在西周时期得到发展,与分封制度相适应,形成多层次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根据孟子的记载,在井田制下,土地为国家所有,国家将方里的土地划作“井”字形的九块,中央为公田,其余则为私田。分得土地的农民必须优先耕种公田,然后才能耕种私田。公田的收获归属拥有土地的贵族。井田制下,农民必须为贵族提供无偿的劳役地租,并向贵
2、族缴纳贡物。有研究认为井田制带有氏族社会的残留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井田制在春秋时期逐步瓦解。田里不鬻:井田制下,土地国有且不许买卖,称“田里不鬻”。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破坏: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公社农民得以开辟更多的私田而不肯尽力于公田,传统的井田制遂趋于瓦解,新型土地所有制得到发展。前645年,晋国“作爰田”,废除西周以来对私田的定期分配,改为“自爰其处”,使得土地的使用权固定,从而土地私人占有变为私人所有。前594年, 鲁国“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承认私田合法性。齐国“相地而衰征”,将土地分给农户。前408年,秦国“初租禾”,类似于鲁国的“
3、初税亩”。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破坏使农民对自耕份地的占有关系加强,出现了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贵族阶级分化,一部分贵族降为自耕农。战国时期,军功贵族通过赐予和买卖获得土地,商人等货币持有者通过买卖获得土地,成为新兴的大土地所有者。以家为单位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田里不鬻”的局面被打破,氏族土地所有制残余被摆脱,商鞅变法进一步推动了战国时期土地私有的扩大。秦汉时期假民公田和赋民公田:假田制和赋田制是东汉时期公田的经营方式。假民公田,即将国有土地租借给无地农民进行生产,国家对假借公田而缺少生产资料的农民予以种子、耕牛等扶持。租种公田的农民,实际上成为被束
4、缚在国有土地上的国家佃农,并需向政府缴纳假税,承担相应的封建赋役,成为国家的依附农。赋田公民,即是将国有土地予以无地农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同时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承担赋役的自耕农。虽然在实施假民(赋民)公田的过程中,豪强地主常借机垄断、兼并土地,但这种方法仍使得大量无地农民被安置,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得以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屯田制:三国时期的屯田制,是专制国家对国有土地的一种经营方式, 由曹操率先实行。 长期战乱使得国家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耕地,196年(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袛、 韩浩的建议,招募流亡农民在许县附近屯田,这种募民屯田的方式即为“民屯”;
5、此外曹操还以军队从事屯田,是为“军屯”。东吴则在长江中下游实施屯田,规模仅次于曹魏,被征服的山越人是屯田的主要劳动力。蜀汉只有军屯,且规模较小。这一时期的屯田制下,屯田民名为招募,实际则为驱迫,并被束缚在屯田土地上,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国家对屯田民的地租剥削十分沉重,屯田民也没有被免除兵役、徭役的负担。军屯则是且佃且守,士卒与屯田民一样缴纳分成地租。影响:屯田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有利于魏、蜀、吴实现区域性的统一,而且对安置流民,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有重要作用。后期,国家对屯田民的剥削日重,屯田土地不断被官吏、将领蚕食,屯田民或佃民也遭分割(例如东吴“领兵复客制”),从而
6、致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屯田制逐步破坏。在实行屯田制的时期,自耕农、半自耕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占田制:占田制是西晋完成统一后,为加强对自耕农的控制,限制土地兼并,保证国家赋税徭役的征发所实行的土地制度。280年(太康元年),西晋颁行占田令,废止民屯,原有的屯田民,一部分成为大族豪强地主的佃客,大部分恢复自耕农身份。在占田制下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30亩,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允许农民占有土地的限额,课田数是国家征收的田租亩数。占田制下,官吏按照品阶占田,占田的限额由低到高分为9等,分别占田10-50顷;允许官员荫蔽亲属或佃户作为自己的私属,依照官员品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述 中国古代 土地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