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孔子仅仅是一个夫子。夫子是什么呢? 一个老师。当时 他的影响不是很大。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位提高了;从汉到唐 略有提高,唐代给孔子封了个“文宣王”;到了宋代,在文宣王前面加了“至圣”二 字;到了元朝,地位有所下降;到了明朝,叫“至圣先师。到了清朝,把历代称 赞孔子的最好称呼全集中起来了: “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可是好景不长,五 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又到谷底了。而今天,是个直线上升的状态,孔子的学说在 今天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推崇。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学国学
2、、学孔子、学论语?其实主要原因是目前处于社 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不是很明显,甚至变化幅度非常之大,所以人们自然而 然地转向我们古老的智慧,去寻求一种能够持久地指导我们心灵和行为规范的东 西,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价值体系的总设计师。今天的祭孔和过去 的祭孔不同,往昔祭孔是希望孔子的光环能造就一个礼乐并举的盛世,而今天的 祭孔是要弘扬儒学中理想的道德观、秩序化的社会和谐观,以及礼与仁相为表里 的教育观。今天我们不会将孔子重新罩上神的外衣,对孔子最准确的评价是:他 是一位伟大的往哲。现在国学虽然比较热,但是公众对它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低,它是一个小众化的 东西。我们要把国学更好地继承下去,
3、让它变成一个大众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 局限于文化人之间的讨论。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动员了全国所有的 知识分子专注地研究这一门学问,从幼儿就开始,到最后功成名就。这样的时代 和条件已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对儒学的教育方法,如果采取过去那种方式,我 认为是愚不可及的。除去功利心,反而可以真正返本归元地继承我们祖先的文化 精髓。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发展。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的转型时代,这个转型不 仅包括社会制度,也包含科技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妨用声光影像的 办法,将我们的言说思想推向社会。(选自范曾国学开讲,有删改)材料二:(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用典故,一借“谦谦君子”的典故劝谏太宗
4、要加强 道德修养;“”引“网开一面”的典故劝谏太宗要田猎有度。(2)红楼梦林黛玉的形象创作与李贺李凭箜篌引有关联。潇湘馆、湘 妃竹与李诗中的0所用典故相同,林黛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及其芙蓉花签与 李诗中的“”存在文化关联。(3)鸥鸟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存世俗机心,不以世事为怀。由此,诗人喜将 鸥鸟意象写入诗中,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工(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无论是诗史之诗,还是新世界诗,都有一条红线贯注其中:反帝爱国、变法图强。 你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不仅在于一新诗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更在于 为诗歌赋予了崭新的思想内容。与其
5、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毋宁说你是以诗 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脚步。你的诗是近代新派诗的天花板,你亦是文坛顶流。 因为你的存在,诗界革命的旗帜才能迎风招展,中国近代文学史才会花团锦簇, 你也当仁不让地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 生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 发,还可以顺着诗句走进你宽阔的心海。你像一位渔人,驾着用心血筑成的诗之 舟,引领我们去穿越人生的风浪与绮丽。你的悲愤瘦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 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又如夏日流萤,不时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1905年3月28日,
6、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书写在了历史的纪念 碑上。18 .文中处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请修改。(4分)19 .文中主要运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为什么还要用第一人称“我们”?请结合 画波浪线的语句,分析其原因。(4分)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善于化无形为有形,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三五好友围坐火炉旁煮茶,茶香氤氯;再搭配上现烤的红薯、桔子、板栗,氛围 感十足。围炉煮茶本是美事一桩,但如在封闭的室内进行,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在室内使用炭火围炉煮茶,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表 现为剧烈
7、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嗜睡若不及 时救治,会危及生命。A ,氧气含量会不断下降,积聚二氧化碳。当室内含氧量低至10%以下时,也 可能危及生命。而围炉煮茶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相关套餐价格在电商、团购平台上出售从几十元 左右到一两百元不等。点燃的炭炉时有火星溅出,炭烧时间过长、炉子外表面温 度过高,都可能引起周边可燃物燃烧。“才烧了两次,底盘就烧出一个洞来,桌 子都烫坏了。”在一名买家晒出的照片中,铸铁炭火烤炉底部的洞清晰可见。此外,一些经营围炉煮茶的商家默认顾客了解围炉煮茶的程序,B ,顾客想怎 么操作就怎么操作,有一定的安全隐患。21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
8、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 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4分)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4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936年9月,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讲演:“诸位在校,有两个 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 人? ”2005年7月,93岁高龄的上海大学首任校长钱伟长最后一次参加学校的毕业典 礼,对同学们说:“我今天送你们一句座右铭,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应该是为人民的
9、“忧”而“忧”,为人民的“乐”而“乐,我今天提醒你们,不是 让你们不好意思,而是深深想一下,我们的人生前途应该服从这条路。” 两位校长的话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13 DDA 67 BB 10 DJQ 1112 CD15C【详细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1.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从春秋末期到今 天,.其地位呈直线上升的状态”错,原文“而今天,是个直线上升的状态”。 B.“我们尚处在社会转型期”错,原文是因为“
10、这样的时代和条件已不复存在了”。 C儒家学说生生不息、代有传承的内在原因”错误。“这或许就是儒家学说生生不 息、代有传承的内在原因,选项缺少了“或许,2.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A.“重塑价值体系”错误。“造 就一个礼乐并举的盛世”是往昔祭孔希望的。“重塑”一词不准确。B.”随着科技的 进步,人们会转向我们古老的智慧”错误。原文“人们会转向我们古老的智慧、 是因为“主流价值观不是很明显,甚至变化幅度非常之大”。C只要老师的伟人资 格被确认,老师的学问就能被证明”错误。原文“只有才.”是必要条件,选 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3. 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
11、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扩大传 播面,让更多人接受国学。A.人们关注和论语相关的作品,与其阐述方式有 关,也是社会性的需求。符合作者扩大传播面,让更多人接受国学的观点。B. 文本没有涉及此类评价。C.这种形式化的做法并不提倡。D.材料一没有具体提到 孔子作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内容。4. 因其文化贡献、治学品格、道德修养等常人难及,所以孔子理应为我们所 赞誉推崇;我们应该抛开现实功利目的,不要将孔子神圣英明化,不再给他罩上神的外 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由“孔子本人还是 具备接受歌颂的资格的。他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文 化贡献,他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12、,诲人不倦的治学品格,他见贤思齐,见不贤 而内自省的道德修养,又岂是寻常人所能轻易达到的?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秀品 质,那么孔子受到弟子的赞誉推崇也就不算是出格的事情”可知,因其文化贡献、 治学品格、道德修养等常人难及,所以孔子理应为我们所赞誉推崇;由“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孔门弟子对先师进行美化歌颂,其实多少也包含着现实 功利因素”“只是把他称颂为太阳、月亮,以及高不可及的苍天,稍稍显得有些夸 张过火而已”可知,我们应该抛开现实功利目的,不要将孔子神圣英明化,不再 给他罩上神的外衣。5. 思想上:树立文化自信,用古老的智慧指导心灵和行为规范。去除功利 心,真正返本归元地继承祖先的文化精髓。行动上:多
13、元化传播,丰富传播的手段和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大 众。灵活运用,将传统文化与时代、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弘扬发展。【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思想上: 由“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学国学、学孔子、学论语?其实主要原因是目前处 于社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不是很明显,甚至变化幅度非常之大,所以人们自 然而然地转向我们古老的智慧,去寻求一种能够持久地指导我们心灵和行为规范 的东西,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价值体系的总设计师”可知,树立文 化自信,用古老的智慧指导心灵和行为规范。由“除去功利心,反而可以真正返 本归元地继承我们祖先的文化精髓”可知,去除功利心,真正返本归元
14、地继承祖 先的文化精髓。行动上: 由“我们要把国学更好地继承下去,让它变成一个大众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局 限于文化人之间的讨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的转型时代,这个转型不仅包括社 会制度,也包含科技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妨用声光影像的办法,将 我们的言说思想推向社会”可知,多元化传播,丰富传播的手段和路径,让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大众。由“而今天的祭孔是要弘扬儒学中理想的道德观、秩序 化的社会和谐观,以及礼与仁相为表里的教育观”“所以我们对儒学的教育方法, 如果采取过去那种方式,我认为是愚不可及的。除去功利心,反而可以真正返本 归元地继承我们祖先的文化精髓”可知,灵活运用,将传统文化与
15、时代、与社会 生活实际相结合,弘扬发展。(二)现代文阅读口6 . 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是因为他听得懂雨 声中包含的强烈呼唤和深沉诉说”错误,原文信息是“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 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 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可见原因是复杂的,“听得懂”曲解文意;C. “只有在田 野生活才能获得自由”错,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信息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 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 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 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
16、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 才是真正自由的二选项曲解文意,表述绝对,“田野借代指大自然,作者强 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D. “对故乡风物的思念”错,应该是对人生的思考,“以 共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 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 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让身心 合一,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迷失自我和精神追求,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 个人体验中寄托重构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理性思考。7 . 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田野堤本文
17、的行文 线索”错,本文题目“田野、瓦檐和雨”明确了写作对象及内容,不仅写了田野,更 多的是“雨、由雨写到了瓦檐和田野,所以行文线索是“雨,与雨有关的情感体 验、生活经历、思考所得在作者笔下依次呈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8 .示例一:田野。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而本 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 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示例二:瓦檐。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 与“高层楼房”相对。“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载着作者的 情感。示例三: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自然。作者居
18、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 田野和瓦檐,唯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雨”代表着本文 作者的文化选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意蕴鉴赏表达效果的能力。示例一: 由“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楼 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 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 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 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 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
19、时分吧,窗户给 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 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得出:田野代表乡村,代表 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 由倒数第二段“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以共与天地的相依傍 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 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 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可知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 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 本的主旨。示例二: 由第二段“那时候,夜雨落起
20、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 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 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 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得出答案: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 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与“高层楼房”相对。由“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 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灵 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 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 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 在
21、思念你的出生之地”得出:“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载着作 者的情感。示例三:文章每一段里都提到了“雨”,由“雨”引出瓦檐和田野,可见雨作为全文的线索, 代表着自然,“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 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 响”。由“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 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 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 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得出: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
22、田野和瓦檐, 惟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 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 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 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 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这儿说 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 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工9 .本文首段和尾段用“我”,中间部分用“你”来指称自己,蕴含着作者与自己的 对话和交流、追问和探究。文中后面部分的“我
23、们”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 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称作用分析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能力。【题目详解】本文首段“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 自己的,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 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和尾段 用“我”,“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 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中间部分用“你来指称自己, “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 么时候
24、,什么地方”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 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但 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 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 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蕴含着作 者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追问和探究。文中后面部分的“我们”(“我们离这雨,离 我们的根柢,似乎是越来越远了”“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 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 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新高 2024 届高三 一轮 复习 刷题卷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