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42步入大学学会适应大学生环境适应与职业生涯规划23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24优化个性提升魅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45人际关系用心经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46学会学习激发潜能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7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大学生的挫折与压力48驾驭情绪轻松生活大学生的情绪管理49绽放青春为爱引航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210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大学生生命教育4合计文旌课堂APP让冬/改受来来!_ 一课题第1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课时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了解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2
2、 )掌握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3 )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素质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认识健康对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 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教学难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 )一新课预热(5min)一问题导入(5min )一传授新知(23 min ) 一课堂讨论 (10 min )第2节课:互动导入(5 min )一传授新知(25 min )一
3、课堂讨论(10 min )课堂小结(3 min )一 作业布直(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 纪律性,掌握学生的 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讲一讲学习本课的意义当前,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等方面越来越 多的重视。学生的经历相对比较简单,生活阅历相对较少,面对校园生活中的人 际父往、学习、情感经济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心理上容易出现不适、紧张、焦 虑、压抑等情绪,这
4、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不仅影 响生活、学习,还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图其 心埋素质,帮助其拥有快乐人生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聆听.记录、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 绍,与学生相互熟 悉,并让学生了解这 门课的大致要求问题导入(5 min)【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学生】思考.举手回答通过问题导入的 方法,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传授新知(23 min)【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通过教师的讲解 和课堂问答,使学生了解健康和心理健 康的概念;掌握心
5、理 健康的判断标准的 相关内容(-)健康的概念【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谈一谈你对健康的理解?【学生】聆听.观看.思考、主动回答计【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解新知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健康重新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残缺,而且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完好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 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由此可见,国际社会对健 康的认知从生物一医学模式转向社会一心理一医学模式,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 健康的科学理解。(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自
6、身潜能,能够应 对日常生活压力,能够富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健康状态。 这一定义侧重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而 且包括个体社会适应良好、潜能充分发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心理健 康定义为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 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这一定义侧重心理健康体现的具体领域。虽然心理 健康的定义多样,但是都强调个体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两个方面。(详见教材)+【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学生】阅读.理解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心理健康应符合哪些
7、标准?*【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计【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新知(1 )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 )能与周围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详见教材)计【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对照心理健康十条标准,说一说你符合这些标准吗?【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心理小知识正确理解心理健康”(详见教 材)(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A【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讲
8、新知1 .智力正常智力是指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是个体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综合。智力正常主要是指个体具有在经验中学习知识和理解 事物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准确地应变的能力,以及运用逻辑 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 .自我意识完善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识,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评价 的结果。自我意识完善主要是指个体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3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等方面 的总和。人格完整是指个体所想、所说、所做协调一致,个体人格结构的要素完整统 -,即个体在气质、能力、性格、信念等
9、方面均衡发展,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 动统一起来。4 .意志健全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困 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主要是指个体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 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5 .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标志是情绪稳定、态度乐观、心情愉快。具体来说,情绪健康的 表现如下: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 情绪稳定,善十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 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能在不同的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情 绪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一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导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