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2版)》 第7课 构件变形分析.docx
《《机械基础(第2版)》 第7课 构件变形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第2版)》 第7课 构件变形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构件受力及变形分析(二)一构件变形分析课时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掌握构件基本变形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构件不同变形形式的应力分析方法及分布规律思政育人目标:(1 )提高严谨细致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原理分析能力(2 )培养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构件不同变形形式的应力分析方法及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对构件进行变形分析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 课:课刖任务一考勤(2 min )一问题导入(5 min )一传授新知(28 min )一例题讲解(10 min )
2、 第2 13课:传授新知(25 min )一任务实施(15 min )一课堂小结(3 min )一作业布置(2mm)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下载任务工单2.2,并根据任务工单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 预习本节课知识,了解钢构件的承载能力及变形形式,不同受力条件下构件变形的 规律及其应用,并思考以下问题:(1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那几个方面?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哪些?(2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特点有1哪些?简述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3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条件是什么?(4
3、)简述圆轴扭转和直梁弯曲时的应力分布。【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任务,使 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 重要性,增加学生的 学习兴趣考勤(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 律性,掌握学生的出 勤情况问题导入(5 min)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分析图片中的受力与变形特点,解释什么是轴向拉伸与压缩?通过问题导入的方 法,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四.圆轴扭转和直梁弯曲 【教师】新知讲解1 .圆轴扭转【多媒体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文旌课堂” APP扫描二维码圆轴扭转“,观看微课视频, 学习圆轴扭转知识*【
4、学生】观看、思考1 )圆轴扭转的基本知识当杆件承受着绕其轴线的外力偶时,杆件横截面上将只有转矩这一个内力分量,杆件各 横截面要产生绕轴线相对转动的变形,称为扭转变形。通常把产生扭转变形的杆件称为轴,由于其横截面大多为圆形,因此又称圆轴。圆轴扭转时具有以下相同的受力形式和变形特点。受力形式:在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平面内作用有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即扭 转力偶,其相应内力分量称为转矩。变形特点:在扭转力偶的作用下,杆件横截面的形状保持不变,但会产生绕其轴线相对 转动的变形,即扭转变形。2 )转矩(1)定义圆轴内部由于外力偶的作用而产生抵抗扭转变形的内力偶矩称为转矩,通常用丁表示。3 2 )外
5、力偶矩计算据轴的转速和所传递的功率进行计算M =9550- n (3 )截面法求转矩求出外力偶矩M后,可进一步用截面法求解转矩To如图(a )所示,某圆轴在外力偶 矩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为求解横截面上的转矩,假想用任意横截面m-m将圆轴切开为 I、口两部分,两部分横截面上的转矩分别用T和t表示。取I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 情况如图(b )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列平衡方程=0,即此-7 = 0 ,解得转矩的 大小T = Me。同理,取n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c )所示,同样可求得转矩的 大小7 =MeO(a) (b) (c)(4 )转矩正负号判断为保证用截面法求出的左、右两段轴上的转矩具
6、有相同的符号,通常采用右手螺旋法则 来判定转矩的正负号。具体方法为:以右手四指弯曲方向代表转矩的转向,则大拇指的指向 表示转矩的方向,当大拇指的指向背离横截面时,转矩为正,如图(a )所示,反之为负,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研究表明,圆轴产生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只存在切应力,没有正应力。此时,圆轴横 截面上各点切应力的大小沿半径呈线性分布,圆心处切应力为零,边缘处的切应力最大,且 同一圆周上各处的切应力相等。横截面上各点切应力的方向与经过该点的半径垂直,箭头指 向与横截面上转矩的转向相同。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产生扭转变形时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分别 如图2-33 ( a )和图2-33 ( b
7、 )所示。如图2-33 ( c )所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切应力为% 4 P(2-20)式中:% 横截面任意一点的切应力,单位为MPa ;T横截面上的转矩,单位为Nmm ;横截面对圆心的极惯性矩,单位为mm4;P一一所求切应力的点到横截面圆心的距离,单位为mm。(a) (b) (c)由式(2-20 )可知,在横截面边缘处夕取得最大值R ,则切应力为max(2-21)式中:rmax横截面最大切应力/单位为MPa ;Wp 横截面的抗扭截面模量,%二。/ R ,常用单位为mm3。 【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并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在设计机械零件时,一般把轴设计成空心轴的目的
8、是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圆轴横截面的抗扭截面模量叫越大,产生扭转变形的内部切应力就越小。由于在外径 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材料的空心圆轴的抗扭截面模量大于实心圆轴,因此,在具有相同强度 的前提下,将轴做成空心轴可以达到节约材料、减轻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文旌课堂 APP扫描二维码直梁弯曲,观看微课视频, 学习直梁弯曲知识【学生】观看.思考2.直梁弯曲I )直梁弯曲的基本知识杆件受横向外力或外力偶作用时,其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通常把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直杆称为直梁,简称梁。直梁弯曲具有以下相同的受力形式和变形特点。受力形式:外
9、力垂直于轴线或在轴线所在平面内受到力偶的作用。变形特点:梁的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在机械和工程结构中,梁的横截面大多具有对称轴,如图2-35所示。对称轴(y轴)与 梁的轴线(尢轴)构成的平面称为纵向对称面。当作用在梁上的所有外力或力偶都位于纵向 对称面内,且所有力的作用线都与梁的轴线垂直时,梁产生的变形称为平面弯曲,如图2-36 所示。梁产生平面弯曲时,其轴线将在纵向对称面内由直线变为一条光滑曲线。截面对称轴Me/F-广J区轴线 XA纵向对称面 71/图2-35梁的横截面对称轴图2-36平面弯曲2)梁的基本形式梁的结构形式很多,根据梁支座的不同,梁可简化为简支梁、外伸梁和悬臂梁等三种基 本形式,
10、如图2-37所示。(a)简支梁(b)外仲梁(c)悬臂梁3)剪力和弯矩梁在平面弯曲时所产生的内力可采用截面法求解。如图2-38 ( a )所示,简支梁受外力F作用,4B端钱链分别对梁作用有约束力Fa和Fb。假想在距A端1处的横截面小n将梁切开,取左段为研究对象,如图2-38 ( b )所示。由于整个梁是平衡的,因此其左段也是平衡的。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横截面上必然存在力Fq和力偶M。其中,Fq的作用线沿横截 面切线方向,称为剪力;M的作用面垂直于横截面,称为弯矩。为了保证梁弯曲时同一横截面两侧的剪力和弯矩符号分别相同,需要对梁任意横截面内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进行统一规定。剪力的正负号规定:若外力相
11、对所取梁段的横截面为顺时针方向,则该力所产生的剪力 为正;反之则为负,如图2-39 ( a )所示。弯矩的正负号规定:若外力使所取梁段产生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变形,则该力所产生 的弯矩为正;反之则为负,如图2-39( b )所示。(a) (b)4)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通常情况下,产生弯曲变形的梁,若其内力中剪力和弯矩同时存在,则这种弯曲称为横 力弯曲;若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两端同时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偶,则梁的横截面 上只有弯矩,剪力为零,这种变形称为纯弯曲。假设梁是由无数层纵向纤维组成的,梁在产生纯弯曲时,横截面凹侧的纤维层缩短,凸 侧的纤维层伸长。由于变化是连续的,因此
12、从缩短区过渡到伸长区必有一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的纵向纤维层,称为中性层,如图2-40所示。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梁在产生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而无切应力。由于纤维层从缩短区到伸 长区是线性过渡的,因此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也是呈线性分布的,中性轴上的正应力为零, 梁的边缘处正应力最大,如图2-41所示。梁的凹侧承受的是压应力,凸侧承受的是拉应 力。a = y (2-22)4梁产生纯弯曲时,其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为式中:。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单位为MPa ;M横截面上的弯矩,单位为Nmm ;V一所求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单位为mm ;4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单位为mnA试验和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基础第2版 机械基础第2版 第7课 构件变形分析 机械 基础 构件 变形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