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 了解三首诗词不同体裁在形式上的特点,把握相关写作手法及其作用。2 .品味三首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 .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4 .熟读并背诵这三首诗词。重点难点重点: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难点: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读行路难(其一)一诗。教学步骤: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 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 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
2、半生, 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一一李白。今 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行路难(其一)的作者?【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 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 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 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 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
3、的色彩,达到盛 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二)了解背景。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本诗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第三课时教学要点:导读水调歌头一词。教学步骤:导入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 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 他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什么。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行路难(其一)的作者?【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
4、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 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 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著 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二)了解背景。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本词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写的,苏轼与其弟自幼感情深厚,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先后 被贬出京,到宋神宗熙宗九年(1076年),兄弟俩已有七年未能见面。中秋之夜,苏轼仰望 天上一轮圆月,想起自己政治上被压制,仕途不得志,与兄弟远隔一方,不能团聚,不禁感 慨万千,写
5、下了这首诗。(三)题目解读。提问:“水调歌头”是本词的题目吗?与本词的内容有关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 “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 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 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水调歌头”与本词的内容无关。(四)了解体裁特点。提问:从体裁上看,水调歌头跟李白的行路难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有何区别?水调歌头的体裁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水调歌头是词;前两首是古诗,行路难是乐府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是七律。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
6、曲”“台城游” “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 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 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五叶韵等变体。(了解即可)二、品读诗歌,合作探究。(一)朗读课文,翻译诗歌。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2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语调等问题。3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布置:结合下面提供的注释(多媒体展示注释),逐句翻译本诗。【注释】(1)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2)达旦:到天亮。(3)子由:苏轼
7、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5)天上宫阙(qu。: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6)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7)琼(qi6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8)不胜: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9)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弄:玩弄,欣赏。(10)何似:一说何时;何如,哪里比得上。(11)转朱阁,低绮(qi)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 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 丽的门窗。(12)不应有恨
8、,何事长(chd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13)此事:指人的“欢” “合”和月的“晴” “圆二(14)但:只。(15)千里共婵(chdn )娟(jud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 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翻译】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 饮达 旦, 大醉,作此篇,兼 怀(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 子由)弟苏辙。)明月几时 有? 把 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9、。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 何 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 处 不胜寒。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弄清影吗何似在人间叫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转 朱 阁,低 绮户,照无.眠。.不应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缺,此事古难全叱但愿人 长 久, 千里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 共婵 娟。能
10、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二)合作探究,赏析全诗。1 .提问:小序交代了什么? “欢饮达旦”,是真正欢饮呢,还是“借酒浇愁”?如果是后者, 那么愁从何而来?明确:(1)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2)政治失意,怀念弟弟。2 .提问:作者把酒问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愿望?明确:望月痛饮,向往飞升。3 .提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仅仅是对天发问吗?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明确: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一问继续问天。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词人对 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4 .提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11、思想感 情?明确: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害怕那儿 的寒冷,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 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5 .提问:“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 谈谈你的看法。明确: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的来,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 中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去,但又怕 党争激烈,难以容身。因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 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
12、凉等6 .提问:“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 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的心情;“何似在人间”写词人通过比较,觉得还是人间好,表现了 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7 .提问:“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明确:“转” “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 而难以入眠的人,暗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朱阁”“绮户”与上阕的“琼楼玉宇”对照, 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 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句。8 .提问:“不
13、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拟人、反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明月不应有什么感情缺 憾,使它在人间离别相思之时,又亮又圆,使人更加愁情难遣,真是有“月圆人不圆的遗 憾之情。抒发了词人怀念亲人的感情。9 .提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明确: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慨叹 悲伤了。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10 .提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能说说你对此名句的理解吗?明确: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这两 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词人把对亲人的思 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只要人平安幸福,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犹如咫尺相依。 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是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表 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三、再读诗歌,综合品析。.探究:本词以什么为线索?它在上、下阕各起到什么作用?(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回答)明确:本词通篇咏月,明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和红线,它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 尾。上阕写饮酒问月
15、,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可以说是借明月自喻清高;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可以说是用圆月来衬托别离、升华为美好 的祝愿。四、品读诗歌,概括主旨。布置:请简要概括本诗的主旨。这首词通过对中秋醉酒赏月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 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五、赏读诗歌,分析写法。布置:本诗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结合诗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讨论后归纳(多媒体展示):1 .步步设问,情由景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作者开篇陡然发问,把自己对 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达了出来,显露出作者对明月的赞
16、美和向往。紧承这一问,又有了下一 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J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和 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怀人之情, 好像是对月有抱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整首词围绕“月亮”步步发问,词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怀,便在对天 上皎洁的明月的描述中抒发出来。2 .寓哲理于抒情之中。全词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层次结构跌宕起伏,感 情抒发曲折变化。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 怀的超脱开朗。3 .借月抒怀,别具一格。本词通篇咏月,月是
17、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与社会契合的特点。 上阕借明月自喻清高,下阕用圆月衬托离别,把“天”“月”人格化,亲切动人、朴实无华 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既有情趣,又有理趣,极富浪漫色彩,给读者以健康的美学享受。板书设计产阕水调歌头Y、阕,巴酒问天、不知何年血归又恐、起舞弄影”照无眠、不应有恨1人有离合、千里婵娟,由月感发一求美好生活,感月怅别一表思念情怀I积极乐观 豪迈旷达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提供感性领悟的氛 围;指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并采用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来激活学生的思想, 开拓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对文本的探究。教学过
18、程中,以“读”和“品”相结合的方 式赏析,“读”的过程注意不同体裁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 的音乐性和凝练性上;“品”的过程我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上。着重教会 学生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来初步赏析诗歌,其中能初步读懂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重点。不足之处:学生对古人的情愫把握能力较差,对诗词中寄寓的深情还体会不到位。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 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 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
19、所 作。(三)了解体裁特点。提问:本诗不同于一般律诗,本诗的体裁到底属于什么?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行路难属于乐府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七言古诗是形式最活 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四)题目解读。提问:标题行路难是本诗所独有的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李白行路 难共三首,衡塘退士辑选其一。二、品读诗歌,合作探究。(-)朗读课文,翻译诗歌。1 .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 .学生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
20、奏。3 .布置:结合下面提供的注释(多媒体展示注释),逐句翻译本诗。【注释】(1)金樽(zu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 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像”,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2)投箸:丢下筷子。箸(zhu):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3)塞:堵塞。太行:太行(hGng)山,在现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稀 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 助商灭夏。吕尚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三首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 教学 设计 统编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