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1(共四组)(附参考答案).docx
《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1(共四组)(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2023小升初文言文专项练习1(共四组)(附参考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专项专项练习班级_考号姓名总分(一)刘备托孤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骂,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 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敢竭股肱 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解词】章武:三国时汉昭烈帝刘备年号(221年4月-223年4月)。病:生病。笃:(病)重。于:在。属:嘱咐。曹丕:曹操之子。安:安定。定:平定。大事:此指魏灭吴,一统中国。嗣:继承。嗣子:此指刘禅。辅:辅佐。自取:自己取而代之。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竭:尽,完。股肱:比喻辅佐之臣。效:效仿。节
2、:节操。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为:写。事:侍奉。翻3译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能使国家安定,最终灭魏灭吴,统一中国。如 果刘禅值得你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你就自己取而代之他J诸葛亮痛哭着说:“我一定竭尽全力辅助幼主,做一个坚贞可靠的忠臣,以死报国J刘备又写了诏书给刘禅说:“你跟着丞相一同处理国事,侍奉丞相就要像侍奉父亲一样。”【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臣敢竭股肱之力:().2、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只画一处)。若嗣子可辅辅之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的历史事件乐不思蜀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
3、谓贾充日:“人之无情, 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日:“颇思蜀否?”禅日:“此间乐,不思蜀。”郤X正闻之,求见禅日:“若 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 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 ”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解词】司马文王:指司马昭。禅:指蜀王刘禅,刘备之子。蜀技:四川的歌舞。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陇、蜀:都指四川。【翻译】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 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
4、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 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J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 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 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 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 ”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 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1)郤正闻之()(2)宜泣而答曰()2 .用现代汉语翻
5、译下面的句子。(1)此间乐,不思蜀。(2)何乃似郤正语邪?3 .“乐不思蜀”原来指的是,现在,“乐不思蜀”是一个成语,比喻 (二)朱文公受骗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 “几载相扶藉瘦笫,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 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 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J【解词】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二旋:一会儿。第:竹名。勃窣:匍匐而行。【翻译】朱文公有脚疾,曾经有个术士给他进行针炙烫熨,随
6、即觉得脚步轻盈。朱文公很是高兴,重 重地感谢他,并且写了一首诗赠给他,说道:“多年来,我拄着一根瘦拐杖行走,老神医给我扎 了一针过后,有奇特的功效。出门之后像儿童那样开怀大笑,不再是以前那样蹒跚走路的老头子 了。”道人拿着这首诗径直离开了。没过几天,脚病再次严重复发,比没有针灸时更为严重。赶 紧让人寻找追回道人,但是已不知(道人)去向何方了。朱文公叹息着说:“我并不是要怪罪他, 只是想要把写的那首诗要回来,害怕他拿着这首诗贻误他人罢了。”【训练】1、解释:厚:径:作:甚:亟 :莫:持:2、【翻译】几载相扶藉瘦第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董行成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
7、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 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 ”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日:“此驴行急 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解词】策:辨认至:至U遂:于是人问何“以”知之:凭借以此知“之”:代词,代这个小偷【翻译】唐朝怀州河内县,有个叫董行成的人,能一眼就分辨出对方是否贼匪。有一名贼人在河阳长 店偷得路人一头驴和皮袋,在天快破晓时赶到怀州境内,正巧碰到董行成迎面而来。董行成一见 他就大声喝道:“你这贼子给我站住!立即从驴上下来!”那人一听立即下驴认罪。事后有人问董 行成如何看出那人是贼,董行成说:“这头驴因长途急
8、行而流汗,不是走了很长的路;而是这人见 了路人也会引驴绕路,这一定是因他心虚;所以我判定他一定是贼J董行成将盗贼送到县衙,不 一会儿,驴的主人寻着踪迹找来了,实际情况和董行成说的一模一样。【训练】一、下列句子中与“驴主寻踪至”中“寻”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未果,寻病终B.飞来山上千寻塔C.寻向所志D.岐王宅里寻常见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三、请用自己的话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三)嫦娥奔月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狭输、凿齿、九婴、大风、封豕希、 修蛇皆为民害。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2023 小升初 文言文 专项 练习 共四组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