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初中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ing) 麋子(mi) B.纨绮(wan) 蕴藻(zAo) C.分量(f6n) 冗杂(rong) D.亢奋(k&ng)静穆(mti) 羁绊(jl)行辈(hang) *掩掇(cuan) *蓦然(mu)*恬静(tian) *闭塞(sai)踱步(duo)斡旋(w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祛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2、说的是有着魏晋风度的人物和幽深精微,令人叹为观止的晚唐诗歌。 B.近日,在女足世界杯第三天的比赛中,美国队与泰国队的比赛以13: 0的比分戛然而止。 C.语文考试考差了,小雨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复习好,关键是该做整理的时候不做,寄希望于 老师画重点,她这时候大彻大悟还不算晚。 D.作为班长,小真劳动的时候总是能够很好地协调分工,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大家都说小 真起到了马前卒的作用。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D.真的,灯笼
3、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B.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参考答案:1. c2. D3. A4. A5. D6. A7. (1) 一鼓作气重整旗鼓偃旗息鼓欢欣鼓舞紧锣密鼓(2)没有黄土高原的滋养,欠缺黄土高原人特有的性格与个性;未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安塞腰鼓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象征民族激扬的精神,仅靠学习难以挖掘出 其中的奥秘。(3)安徽凤阳花鼓、江苏无锡渔篮花鼓、湖南地花鼓、青海的热巴鼓、云南的水鼓、
4、广西 的笙鼓、辽宁满族的腰铃鼓、浙江的红妆鼓等。古代:军旅作战,鼓舞士气;图腾崇拜,以鼓为舞;庙堂祭祀,鼓人掌教。现代:欢庆佳节、 开业庆典、水乡龙舟竞渡、货郎招揽生意等都要击鼓。8. (1)春节重阳节;(2)屈原自沉汨罗江 端午节 吃粽子、插艾叶;(3)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过好传统节日。因为中国传统节日魅力无限,留存着我们 独特的文化记忆。重视传统节日,学习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参与到 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9 . (1)示例: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2)示例: 太平猴魁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茶不
5、在多,猴魁则行。(3)应将“流传”调整到“重要”之后。 应将“养成”改为“形成工10 .闹社火是临汾人欢聚的大团圆;跑鼓车、登天塔等闹社火年俗,是在展示临汾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闹社火是在迎接春天。(任意答对两点即可)11.车过处地上轰隆隆震荡,身边风声呼啸,耳畔山呼海啸,恍若地动山摇登天塔之高;“雄狮”蹦跳之高;表演者艺高人胆大擎灯笼12. A运用动作描写,使用“打”“扭”“跑”“舞”“飞扬”等一系列动词,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闹社火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B把“雄狮腾空蹦跳”比作“瑶池摘星”和“天马行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雄狮”气势豪放、不 受拘束,犹如在瑶池采摘星星、
6、天马在空中飞行一样,表达了作者对“雄狮”舞动的赞美、惊 叹之情。13.示例1:欢声笑语最响亮、最激昂的时刻,一准是在跑鼓车。示例2:孩提岁月看过无数次跑鼓车、登天塔,只觉得过瘾、刺激,却丝毫不明白父老乡亲 为何要玩这一把心跳?示例3:白天里的闹社火就够红火了,可夕阳西下后的热闹才更让人期盼。示例4:灯笼装饰着社火,社火催化着灯笼。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表现出作者观赏民俗表演时内心的愉悦,对社火习俗以 及淳朴民风的赞美与喜爱。 14.示例:社火迎春这篇文章描写了“擎灯笼”时热闹的 景象,表达作者对于淳朴民风民俗的喜爱与赞美。材料中提及“灯笼”则抒发了作者的家国情 怀;渴望上阵杀敌,为国
7、效力的心愿;最后呼吁国人团结抗战,保家卫国。15. B 16.a.大小/尺寸/规格;b.外形/形状/外貌;c.种类/样式/类型/类别;d.材料(abed四种任写两种不一样的即可)a.心态平和/平静恬淡/不急不躁/安然平和;b.安闲自在/逍遥自在/随遇而安/随性自由;c.享受生活/热爱生活/享受当下/及时行乐(abc三 种任写两种不一样的即可) 17.听觉/环境描写,写了夜晚船中听到的声音/夜晚船周边 的声音/夜晚乡村的声音,流露出诗人闲适的人生态度/突出诗人在乌篷船中航行的乐趣/以及 对家乡的喜爱/赞美/怀念。18.选文中举例:乌篷船的船头造型;乘坐小船时闻到泥土的芬芳,可能发生危险但是颇有趣
8、味;坐船出城欣赏美景;乘船归来暮色中进城;夜晚睡在 船舱中倾听各种声音;雇一只船去看庙戏(学生摘录相关原句或者进行概括都可以)分析: 表现作者的闲适;自由、无拘无束;能够欣赏美景。课文举例:乘船看戏;乘船看戏途中看到江南月夜美景;归航偷豆子、吃豆子;归航时船像 一条大鱼;小伙伴们乘船载着我(学生摘录相关原句或者进行概括都可以)。分析:童真童 趣;小伙伴的淳朴热情;小伙伴们班之间的友谊、友情;欣赏到江南美景。19.对.说 热水 20.固然 顽固 坚决 本来 21.恰好等于自杀,这不是 太愚蠢了吗? 22.对比,既表现了蚕的自豪,又表现了对蛛的憎恶。 23.春蚕到死 丝方尽24 .中国传统节日,形
9、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 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在过好传统节日时, 也不应该排斥洋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大门已经向全世界敞开,西方国家的 一些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的涌入是非常正常的,这些国外的节日以其浪漫的情调、热 闹的气氛、欢快的形式,得到国内一些年轻人的欢迎。我们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 节日的娱乐氛围,社区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熏陶和感染。25 .范文:家乡的香浪节香浪节,又称浪山节,是我的家乡甘肃藏族自治州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七月,正 是牛羊肥壮的盛夏,水草丰美,风光旖旎。
10、藏族群众利用此时农牧活计不多的空闲,家家户 户炸油果、磨炒面、宰肥羊。然后带上帐篷、炊具,骑上骏马,全家离开自己的庄户,到绿 草如茵、鲜花争艳的山坡上,搭起帐篷,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过十天半月欢娱的生活。节日期间,静谧的大草原一夜之间支起了无数雪白的帐篷,似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白牡丹。 歌声、乐声,还有熙熙攘攘的人欢马叫声,交织在一起,把草原搅得一片沸腾。人们饮过浓 醇的酥油茶,喝过甘甜的青裸酒,吃过手抓羊肉或油馍瓜果,穿着盛装,从各自的帐篷里走 出来。在一片空地上,由一位有威望的人指挥,开始了各种娱乐活动。赛马、赛耗牛,是藏 族人民最喜爱的竞技活动。在开阔的山坡上,鸣枪为令,骏马如飞。耗牛疾奔,最先
11、到达终 点的健儿,将会得到一条洁白的哈达,作为胜利和荣誉的标志。赛跑,掀起了欢乐的高潮。 青年、老人、妇女、儿童分组进行比赛。老人组里有80多岁的老汉,儿童组里有四五岁的“稚 小鸭。所以跑起来千姿百态,令人不禁捧腹大笑。摔跤,这可是小伙子们逞能的项目,越 是顽强,越激起人们赞许的掌声。体育节目结束以后,接着举行独具风格的文娱活动。男歌手拿着扎着红绸或羊毛的酒瓶, 在场上高唱祝酒歌,祝贺“扎西”(吉祥)。唱到兴起,便扭动起舞。头一名歌手唱完,就将 酒瓶传给另外一个人,谁接酒瓶,谁就要高唱欢乐的歌。女歌手则挤在伞底下,一人领唱众 人和,唱到兴高采烈时,就情不自禁地手挽手跳起舞来。夜深了,在七月七的
12、晚上,多情的 少男少女们,一对对,一双双,情绵绵,意切切,偎依私语。随着时代的变化,藏族人民的香浪节也由古老走向现代化。不少牧民在香浪节期间提上 收录机,搬来彩电,还有气垫床、摩托车,给这绿色的世界,揉进了现代化的色彩。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大家要来看看,那是最欢迎不过的了。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D.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嵯响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 名散文。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
13、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 “母亲延安”的深情。D.灯笼是吴伯箫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 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一)综合性学习7 .综合性学习。学习了安塞腰鼓,班里开展“中国鼓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语言积累】写出三个关于“鼓”的成语。(2)【材料探究】据说,近年来许多外国人专门跑到安塞学腰鼓,想从中挖掘出奥秘来,但得其 真传者无几。请根据内容和下面的资料,推测“得其真传者无几”的原因。资料: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起
14、源于春秋以前,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原有迎神驱邪之 意。逐渐成为习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打腰鼓主要是打情绪,打耐 力。鼓手打到兴头上,往往忘其所以,便随心所欲地发挥鼓点的节奏,脚步随情绪腾空而起。展 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悍勇威猛的艺术个性。(3)【文化探源】神州大地,古往今来,“鼓”的用场确是很宽泛,中国的鼓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鼓成为精神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地出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除安塞腰鼓外,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请你简要谈谈鼓在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用场。8 .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
15、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 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人物事件:节日:习俗: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 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简要论述。(不少于50字) 9.学校开展“寻找家乡文化”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6、(1)【寻访家乡名人】请参照示例,从下面备选的安徽历史名人中任选一位进行简要介绍。备选名人:管仲 老子 华佗 包拯 吴敬梓 邓稼先示例:胡适,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倡导者,曾任北大教授、中国驻美国大使、北大校长 等。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等。(2)【尝遍家乡特产】请选择安徽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3)【宣传家乡文化】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的一段关于徽派文化的介绍,请你帮助修改。历史上,甲徽州曾是流传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地区。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 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