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给水泵中开式内壳体的加工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型给水泵中开式内壳体的加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给水泵中开式内壳体的加工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型给水泵中开式内壳体的加工技术 摘要:内壳体是大型给水泵的主要件和关键件,装夹/定位,内部各级流道型线对正,立式车削加工是制造工艺的技术难点。本文介绍了内壳体的工艺方案及关键技术创新点,解决加工难题,保证了大型给水泵机组国产化的开发和研制 关键词:内壳体;关键技术;装夹/定位;工艺基准;找正;国产化 前言 大型给水泵是一种高温高压泵,它最大出口压力为51.7MPa,最大工况点183.3 ,最大联接螺纹为 M133X3,最大外径为1240mm。在结构上采纳抽头在吸入盖上,水力密封或机械密封均在吸入盖、吐出盖内孔部位,这样结构更加紧凑。是近几年来,大型火电机组国产化重要的设备之一。而做为该泵核心
2、零部件的中开式内壳体的加工,是确定该泵能否国产化的关键。因此我们开发探讨该件的加工工艺。 1.内壳体结构及作用 大型给水泵属于双壳体、多级离心泵结构。内壳体属于泵的其次层壳体,位于泵的转子工作部与外部定子壳体之间,属于定子件。但由于结构特别,却跟转子一起成套,不行分割,与转子工作部一起成为泵的芯包部件。 内壳体分上体/下体两部分,中开式、基本对称结构。毛坯是铸造成形,是常规双壳体泵其次层壳体与导叶两件的统一体,起到把各级叶轮压出的介质收集并转送到下一级叶轮入口的作用。 2.内壳体加工难点分析 内壳体结构困难,设计要求精度高,它的设计/制造,始终以来都是世界同行业的前沿技术。要实现它的制造国产化
3、,从加工工艺角度来讲,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的技术难点:外形无法装夹的状态下,如何实现加工中开面时装夹/定位;上/下体分半粗加工后,怎样保证合装精加工时,内部型线对正;为保证内/外部各定位止口同轴度和提高生产率,能否实现内壳体立式车削加工代替卧式镗削加工;以及立式车削加工时,零件怎样避开出现大小半的关键技术点。 3.工艺方案设计 针对以上加工技术难点,仔细分析零件结构特点,并结合现场实际加工实力,设计如下工艺实施方案,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胜利的进行了方案的验证。 3.1.加工中开面时装夹/定位的工艺方案设计: 内壳体粗/精加工中开面时,需在镗铣加工中心上进行铣削加工。但内壳体的外形为不规则的圆形曲
4、面,无法实现中开面背向机床工作台的装夹方式。 为了实现内壳体的装夹/定位,在毛坯铸造时,增加工艺协助基准。中开面加工时,用泵膀来实现装夹/定位,并在精加工时去除。 泵膀在内壳体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运用方法和作用如下: 3.1.1.在内壳体每次实施加工前,先加工泵膀,再利用泵膀协作专用装夹工装,来实现中开面粗/精加工的装夹定位。 3.1.2. 4个泵膀上各钻一个光孔,来做为上/下体中开面法兰上孔没钻出时,合装粗加工把合用。 3.1.3.在对角2个泵膀上,分别设计一个定位销,上/下体合装进行中开面法兰上把合孔钻削时,保证配对孔的位置精度。 3.2.上/下体合装精加工时,内部形线对正工艺措施; 内壳体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水泵 中开式内 壳体 加工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