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度样本.doc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度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制度样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九 ) 用捍接方法修理 第 113 条 锅炉受压元件因应力腐蚀、蠕变、疲惫而产生较大面积损伤要采取焊接方法修理时,通常应挖补或更换,不宜采取补焊方法。 第 114 条 锅炉受压元件进行挖补时,补板应是规则形状,若采取方形补板时,四个角应为半径大于 100mm 圆角 ( 若补板一边和原焊缝位置重合,此边两个角可除外 ) 。 锅炉受压元件不得采取贴补方法修理。 第 115 条 在锅简 ( 锅壳 ) 挖补和 补焊以前,修理单位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艺试件必需由修理单位焊接。工艺试件化学成份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许可委托外单位做。 第 116 条 参与在用锅炉集中下降管和锅简 T 形连接焊接或类似焊缝
2、修理工作焊工,除应取得焊工合格证外,还应在补焊前按要求焊接工艺进行模拟练习并达成技术要求。 第 117 条 采取堆焊修理锅筒(锅壳),堆焊后应进行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 第 118 条 额定蒸汽汪力大于或等于 0.1MPa 锅炉,锅简 ( 锅壳 ) 更换封头 ( 管板 ) 或筒节时,枯要焊接模拟检验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第 119 条 更换和修理受热面管子时,臂子对接接头可不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第 120 条 受压元件更换、挖补、主焊缝补焊焊缝,应技术章中相关要求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第 121 条 修理经热处扭锅炉受压元件时,焊接后标准上应参考原热处理规范进行焊后热处理。 第六章 胀 接 第
3、122 条 胀接前应进行试胀工作,以检验胀管器质量和管材胀接性能,在试胀工作中,要对试样进行比较性检验,检验胀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猛烈改变,喇叭口根部和管孔壁韵结合状态是否良好等,然后检验管孔壁和管子外壁接触表面印痕和啮合情况。依据检验结果,确定合理胀管率。 需在安装现场进行胀接锅炉出厂时,锅炉发明单位应提供适量同钢号胀接试件(胀接试板应有管孔)。 第 123 条 施工单位应依据锅炉设计图样和试胀结果制订胀接工艺规程。 胀管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严格根据胀接工艺规程进行胀管操作。 第 124 条 胀接管子锅简 ( 锅壳 ) 和管板厚度应大于 12mm 。胀接管孔间距离不应小于
4、19mm 。外径大于 102mm 管子不宜采取胀接。 第 125 条 胀接管子材料宜选择低于管板硬度材料。若管端硬度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管端退火不得用煤炭作燃料直接加热 , 管端退火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 第 126 条 当采取内径控制法时,胀管率通常应控制在 1%-2.1% 范围内。胀管率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 Hn= ( d1+2t ) d 1 100% 式中 : Hn- 胀管率, % d1- 胀完后管予实测内径, mm ; t- 末胀时管子实测壁厚, mm ; d- 末胀时管孔实测直径, mm 。 第 127 条 管端伸出量以 6-12mm 为宜。管端喇叭口扳边应和管子中
5、心线成 12 -15 角,扳边起点和管板 ( 锅筒 ) 表面以平齐为宜。 对于锅壳锅炉,直接和火焰 ( 烟温 800 以上 ) 接触烟管管端必需进行 90 扳边。扳边后管端和管板应紧密接触,其最大间隙不得大于 0.4mm 、,且间隙大于 0.lmm 长度不得超出管子周长 20% 。 第 128 条 胀接后,管端不应有起皮、皱纹、裂纹、切口和偏斜等缺点。在胀接过程中,应随时检验胀口胀接质量,立即发觉和消除缺点。 第 129 条 为了计算胀管率和核查胀营质量,施工单位应依据实际检验和测量结果,做好胀接统计。 第 130 条 胀接全部完成后,必需进行水压试验,检验胀口严密性。 第七章 关键附件和仪表
6、 (一)安全阀 第 131 条 每台锅炉最少应装设两个安全阀 ( 不包含省煤器安全阀 ) 。符合下列要求之一,可只装一个安全阀: 1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 0.5t/h 锅炉; 2 额定蒸发量小于 4t/h 且装有可稚超压联锁保护装置锅炉。 可分式省煤器出口处,蒸汽过热器出口处、再热器人口处和出口处和直流锅炉开启分离器,全部必需装设安全阀。 第 132 条 锅炉安全阀应采取全启式弹簧式安全阀、杠杆式安全阀和控制式安全阀 ( 脉冲式、气动式、液动式和电磁式等 ) 。选择安全阀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0.1MPa 锅炉可采取静重式安全阀或水封式安全装置。水封装置水封管
7、内径不应小于 25mm ,且不得装设阀门,同时应有防冻方法。 第 133 条 锅筒 ( 锅壳 ) 上安全阀和过热器上安全阀总排放量,必需大于锅炉额定蒸发量,而且在锅筒 ( 锅壳 ) 和过热器上全部安全阀开启后,锅筒 ( 锅壳 ) 内蒸汽压力不得超出设计时计算压力 1.1 倍。强制循环锅炉按锅炉出口处受压元件计算压力计算。 第 134 条 蒸汽安全阀排放量应根据下列方法之一进行计算: 1. 按 GB12241 安全阀通常要求中公式进行计算。 2. E=0.235A(l0.2p+1)K 式中 : E- 安全阀理论排放量, kg/h ; P 一一安全阀入口处蒸汽压力 ( 表压 ) , Mpa ; A
8、- 安全阀流道面积, mm2 ,可用 ( d2) 4 计算, d- 安全阀入口处蒸汽比容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 K=Kp.Kg 式中 : Kp- 压力修正系数; Kg- 过热修正系数; K 、 Kp 、 Kg 按表 7-1 选择和计算。 表 7-1 安全阀入口处各修正系数 Kp Kg K=Kp Kg P 12 饱和 1 1 1 过热 1 v P 12 饱和 过热 巧一一过热度, C 。 , 3. 根据安全阀制造单位提供计算公式及数据计算。 第 135 条 过热器和再热器出口处安全阀排放量应确保过热器和再热器有足够冷却。 直流锅炉开启分离器安全阀排放量应大于锅炉开启时产汽量。 省煤器安全阀流道
9、面积由锅炉设计单位确定。 第 136 条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3.8MPa 锅炉,安全阀流道直径不应小于 25mm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3.8MPa 锅炉,安全阀流道直径不应小于 20mm 。 第 137 条 安全阀应铅直安装,并应装在锅筒 ( 锅壳 ) 、集箱最高位置。在安全阀和锅筒 ( 锅壳 ) 之间或安全阀和集箱之间,不得装有取用蒸汽出汽管和阀门。 第 138 条 多个安全阀如共同装置在一个和锅简 ( 锅壳 ) 直接相连接短管上,短管流通截面积应大于全部安全阀流道面积之和。 第 139 条 采取螺纹连接弹簧式安全阀,其规格应符合 JB2202 弹簧式安全阀参数要求。此时,安全
10、阀应和带有螺纹短管相连接,而短管写锅筒 ( 锅壳 ) 或集箱筒体应采取焊接连接。 第 140 条 安全阀应装设排汽管,排汽管应直通安全地,并有足够流通截面积,确保排汽通畅。同时排汽管应给予固定。 如排汽管霹天部署而影响安全阀正常动作时,应加装防护罩。防护罩安装应不妨碍安全阀正常动作和维修。 安全阀排汽管底部应装有接到安全地点疏水管。在排汽管和疏水管上全部不许可装设阀门。 省煤器安全阀应装排水管,并通至安全地点。在排水管 上不许可装设阀门。 第 141 条 安全阀排汽管上如装有消音器,应有足够流通截面积,以预防安全阀排放时所产生背压过高影响安全阀正常动作及其排放量。消音板或其它元件结构应避免因结
11、垢而降低蒸汽流通截面。 第 142 条 安全阀上必需有下列装置 : 1. 杠杆式安全阀应有预防重锤自行移动装置和限制杠杆越出导架。 2. 弹簧式安全阀应有提升手把和预防随便拧动调整螺钉装置。 3. 静重式安全阀应有预防重片飞脱装置。 4. 控制式安全阀必需有可靠动力源和电源 : (1) 脉冲式安全阀冲量接人导管上阀门应保持全开并加 C 封。 (2) 用压缩气体控制安全阀必需有可靠气源和电源。 (3) 液压控制式安全阀必需有可靠液压传送系统和电源。 (4) 电磁控制式安全阀必需有可靠电源。 第 143 条 锅筒 ( 锅壳 ) 和过热器安全阀整定压力应按表 7-2 要求进行调整和校验。 省煤器、再
12、热器、直流锅炉开启分离器安全阀整定压力为装设地点工作压力 1.1 倍。 表 7-2 安全阀整定压力 额定蒸汽压力( Mpa ) 安全阀整定压力 0.8 工作压力 +0.03Mpa 工作压力 +0.05Mpa 0.8 p 5.9 1.04 倍工作压力 1.06 倍工作压力 5.9 1.05 倍工作压力 1.08 倍工作压力 注: 1 、锅炉上必需有一个安全阀,按表中较低技定压力进行询整。对有过热器锅炉,按较低压力进行询整安全阀,必需为过热器上安全阀,以确保过热器上安全阀先开启。 2 、表中工作压力,对于脉冲式安全阀系指冲量接出地点工作压巾,对其它类型安全阀系指安全阀装置地点工作压力。 第 144
13、 条 安全阀启闭压差通常应为整定压力 4%-7% ,最大不超出 10% 。当整定压力小于 0.3MPa 时,最大启闭压差为 0.03Mpa 。 第 145 条 对于新安装锅炉安全阀及检修后安全阀,全部应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回座压力。控制式安全阀应分别进行控制回路可靠性检验和开启性能试验。 第 146 条 在用锅炉安全阀每十二个月最少应较验一次。检验项目为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和密封性等。安全阀校验通常应在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如现场校验困难或对安全阀进行修理后,可在安全阀校验台上进行,此时只对安全阀进行整定压力调整和密封性试验。 安全阀校验后,其整定压力、回座压力、密封性等检验结果应记大锅炉技术档案。
14、安全阀经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严禁用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瓣卡死等手段任意提升安全阀整定压力或便安全阀失效。锅炉运行中安全阀严禁解列。 第 147 条 为预防安全阀阀瓣和阀座粘住,应定时对安全阀做手动排放试验。 第 148 条 安全阀出厂时,应标有金属铭牌。铭牌上应载明下列项目 : 1. 安全阀型号; 2. 制造厂名; 3. 产品编号; 4. 出厂年月; 5. 公称压力, Mpa ; 6. 阀门流道直径, mm ; 7. 开启高度, mm ; 8. 排量系数; 9. 压力等级等级。 安全阀排量系数,应由安全阀制造单位试验确定。 ( 二 ) 压力表 第 149 条 每台锅炉除必需装有和锅筒 (
15、锅壳 ) 蒸汽空间直接相连接压力表外,还应在下列部位装设压力表 : 1. 给水调整阀前; 2. 可分式省煤器出口; 3. 过热器出口和主汽阀之间; 4. 再热器出、人口; 5. 直流锅炉开启分离器; 6. 直流锅炉一次汽水系统阀门前; 7. 强制循环锅炉锅水循环泵出、入口; 8. 燃油锅炉油泵进、出口; 9. 燃气锅炉气源人口。 第 150 条 选择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 2.5MPa 锅炉,压力表正确度不应低于 2.5 级;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 2.5MPa 锅炉,压力表正确度不应低于 1.5 级。 2. 压力表应依据工作压力选择。压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
16、工作压力 1.5-3.0 倍,最好选择 2 倍。 3. 压力表表盘大小应确保司炉人员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表盘直径不应小于 100mm 。 第 151 条 选择压力表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其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要求,压力表装用前应进行校验并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刻度盘上应划红线指示出工作压力。压力表校验后应封印。 第 152 条 压力表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装设在便于观察和吹洗位置,并应预防受到高温、冰冻和震动影响; 2. 蒸汽空间设置压力表应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用钢管时 , 其内径不应小于 10mm 。 压力表和筒体之间连接管上应装有三通阀门,方便吹洗管路、卸换、校
17、验压力表。汽空间压力表上三通阀门应装在压力表和存水弯管之间。 第 153 条 压力表有下列情况之上时,应停止使用 : 1. 有限定钉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转动后不能回到限止钉处;没有限止针压力表在无压力时,指针离零位数值超出压力表要求许可误差; 2. 表面玻璃破碎或表盘刻度模糊不清; 3. 封印损坏或超出校验使用期限; 4. 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 5. 其它影响压力表正确指示缺点。 ( 三 ) 水位表 第 154 条 每台锅炉最少应装两个相互独立水位表。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锅炉可只装一个直读式水位表 : 1.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 0.5t/h 锅炉; 2. 电加热锅炉; 3. 额定蒸发量小于或
18、等于 2t/h ,且装有一套可靠水位示控装置锅炉; 4. 装有两套各自独立远程水位显示装置锅炉。 第 155 条 水位表应装在便于观察地方。水位表距离操作地面高于 6000mm 时,应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远程水位显示装置信号不能取自一次仪表。 第 156 条 用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监视水位锅炉,控制室内应有两个可靠远程水位显示装置,同时运行中必需确保有一个直读式水位表五常工作。 第 157 条 水位表应有下列标志和防护装置 : 1. 水位表应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显著标志,水位表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火界最少高扔们认且应比最低安全水位最少低 25mm ,水位表上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
19、位最少高 25mm 。 2. 为预防水位表损坏时伤人,玻璃管式水位表应有防护装置 ( 如保护罩、快关阀、自动闭锁珠等 ) ,但不得妨碍观察真实水位。 3. 水位表应有放水阀门并接到安全地点放水管。 第 158 条 水位表结构和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锅炉运行中能够吹洗和更换玻璃板 ( 管 ) 、云母片; 2. 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玻璃板或云母片组成一组水位表,能够确保连续指示水位; 3. 水位表或水表柱和锅筒 ( 锅壳 ) 之间汽水连接管内径不得小于 18mm ,连接管长度大于 500mm 或有弯曲时;内径应合适放大,以确保水位表灵敏正确; 4. 连接管应尽可能地短;如连接管不是水平部署时,
20、汽连管中凝结水应能自行流向水位表,水连管申水应能自行流向锅简 ( 锅壳 ) 以预防形成假水位; 5. 阀门流道直径及玻璃管内径全部不得小于 8mm 。 第 159 条 水位表 ( 或水表柱 ) 和锅筒 ( 锅壳 ) 之间汽水连接管上,应装有阀门,锅炉运行时阀门必需处于全开位置。 ( 四 ) 排污和放水装置 第 160 条 锅筒 ( 锅壳 ) 、立式锅炉下脚圈、每组水冷壁下集箱最低处,全部应装排污阀;过热器或再热器集箱、每组省煤器最低处,全部应装放水阀。有过热器锅炉通常应装设连续排污装置。排污阀宜采取闸阀、扇形阀或斜截止阀。排污阀公称通径为 20-65mm ,卧式锅壳锅炉锅壳上排污阀公称通径不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蒸汽锅炉 安全技术 监察 规程 制度 样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