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自然情怀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自然情怀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自然情怀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一自然情怀同步练习题、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猝然(cu)蝉蜕(tui) B.恪守(ge)踱步(dud) C.坍圮(pi)嘈杂(coo) D.熨帖(yu)妙处(chu) 船舷(xudn)醐酒临江(shl)名媛(yuan) 杳无音信(yao)愀然(qiao)真知灼见(zhu6) 着落(zhao) 一叶扁舟(pia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 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 转,在我的印象
2、中愈加鲜明深刻。B.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苍桑在那儿等待了 四百多年。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 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漠。D.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 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 .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 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
3、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 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 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 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 一样。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 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 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 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沧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 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 年轻,根扎得不深
4、,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 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 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 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 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 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 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 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 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
5、东西 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一一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 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 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 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一一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 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一场风刮回来, 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 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 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一一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 的肉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 一张纸。风把一
6、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 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 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 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 得一朵都找不见。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 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 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萧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 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 7,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
7、开村庄,在 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 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决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 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 戈壁的长渠。那一年村主任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 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 来。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人, 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 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
8、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 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什么留住了我。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 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 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愤怒的锹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 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 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 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
9、捆,没让它在风中 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 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 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1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画线句运用比拟,用“绊”“扯”“缠”等动词,真切传神, 新颖生动,赋予“草棚麦垛”以生命力。B.第段中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用对比的手法写出 了 “风”的破坏力和“风”的建设力。C
10、.作者由“风”而联想到了与之相关的“草”“树”“云”“人”等, 之后落笔于“什么留住了他们”的思考。D.文章最后三段采用独立成段的方式,突出表现了人与自然相生相融 的关系,颇有老庄“齐万物”的哲学精神。16 .关于文中为什么写“铃铛刺”的解说,下列理由最充分的一项是()A.这部分凸显主题,长在路边的铃铛刺虽然因挡路、伤人被嫌恶,但它 生命力极强,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赏。B.这部分意蕴丰富,铃铛刺虽然没用,但它抱住了麦捆,帮助“我们” 留住一些东西,“我们”感激它敢于和风作抗争。C.这部分承上启下,既回应上文,铃铛刺在关键时候为“我们”挡住赖 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 “我们”,又引出下文感悟。D.这
11、部分宕开一笔,从“风”写开去,引导读者关注被忽视的人事,丰 富了内容,体现“形散神不散”的特点。17 . “风”是刘亮程散文一个重要意象,文中“风”亦有丰富的隐喻意 义,试作探究,完成下面表格。段落内容梳理隐喻意义-(1)(2)-风改变一棵树的生长、一片叶的飞舞、一 个人的去留,还有一个村庄的生活。(3)-(4)(5)18.写景散文中景的描写往往寄寓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故都的秋中的“颓废美”(“苍凉美”),荷塘月色中的“朦胧美”,我与 地坛中的“哲思美”,赤壁赋中的“诗意美”,登泰山记中 的“雄奇美”等,你觉得本文的独特审美情趣属于哪一种?试结合文本 进行评析。三、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
12、的两处选文,完成19-22题。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 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 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 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 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整妇。(节选自赤壁赋)乙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 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
13、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 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 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节选自登泰山记)1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的“壬戌之秋”和乙文的“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都是年号 纪年法。B. “赋”和“记”都是我国古代的文体。赋,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 歌和散文性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 兼有议论、抒情成分。C.甲文中的“苏子”即作者苏轼自称。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 先后两次游览赤壁(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写下两篇赋。本文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文学阅读与写作自然情怀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七 单元 文学 阅读 写作 自然 情怀 同步 练习题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96407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