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心考点(共30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心考点(共30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道法下册核心考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什么?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
2、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的基本原则。4.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5.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依宪施政
3、、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6.怎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3)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4)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
4、用来为人民谋利益。7.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8.我国宪法的本质和我国宪法地位?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
5、准则。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9.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治统一的基础。1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
6、际行动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1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等自由;监督权。(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12.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7、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1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遵守宪法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1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
8、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15.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内容(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9、,民主决定。17.我国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有哪些?(1)职权: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询权)。(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18.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19.怎样坚持
10、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20.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制度)2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11、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补充:人大代表的职权?(1)审议权。(2)表决权。(3)提案权。(4)质询权。如何区分四个职权?(注意:四个“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1)如果是关系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3)关于“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报告等的审查、审议、讨论则是监督权。(4)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是决定权。24.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行政机关为什
12、么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5.行政机关应如何行使职权?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2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
13、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27.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自由?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8.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29.如何坚守公平?(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30.正义的价值(重要性)/为什么维护正义?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