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撑模板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附图及计算报告书.doc
《高支撑模板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附图及计算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撑模板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附图及计算报告书.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根据1二、工程概况1三、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选用2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规定24.1 梁模板施工24.2 楼板模板施工3五、模板拆除4六、成品保护办法4七、质量保证办法及施工注意事项5八、安全施工注意事项6九、文明施工及环保办法7十、模板系统验算810.1 模板支撑架计算书810.2 梁模板计算书13十一、高支撑模板施工安全防范办法2611.1 防止坍塌事故安全技术办法2611.2 防止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办法2711.3 监测办法28十二、应急救援预案3012.1 概况3012.2 机构设立3112.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3212.4救援办法33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新建选叶车间项目施工工
2、程高支模施工方案一、编制根据1.1建筑构造荷载规范GB50009-1.2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1.5混凝土构造工程施工技术原则 ZJQ08-SGJB 204-二、工程概况1. 工程项目名称: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新建选叶车间项目施工工程2. 建设单位: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3. 建设地点:邵武市经济开发区4. 设计规模及使用功能:地上总建筑面积 4138.6 平方米,其中架空层建筑面积138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2层,建筑总高度12.4米;建筑占地面积4000.6平方米。使用功能为选叶车间.5. 建筑工程级
3、别:三级6.设计范畴:本次设计包括建筑、构造、给排水、强弱电以及暖通专业。7. 建筑基底面积:4000.6平方米;8. 建筑层数:选叶车间1层,局部架空层,无地下室。9. 建筑高度:建筑总高度为12.4米 (室外地面至平屋面构造顶板处)10.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11. 该项目建筑类别:丙类厂房;建筑耐火级别为一级。12. 建筑物屋面防水级别:级13. 建筑物重要构造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6度。14、模板搭设高度:檐口高度7.5米,框架主梁截面450*1000mm,板厚140mm。1、技术准备在施工迈进行图纸会审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两项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
4、真学习施工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献,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三、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选用本工程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方木采用50100mm,模板支撑体系采用483.2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四、施工工艺及操作规定4.1 梁模板施工4.1.1 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支撑架搭设 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 拉线找平封侧模预检。4.1.2 依照主控制线放出各梁轴线及标高控制线。4.1.3 梁模支撑。梁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0.9m;立杆须设立纵横双向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全高范畴内设立纵横双向水平
5、杆,水平杆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不不大于1500mm;.立杆顶端必要设立纵横双向水平杆。在满堂架基本上在主次梁梁底再加一排立杆,沿梁方向间距1.0m。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接处立杆加设保险扣。梁模板支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互相连接、形成整体。4.1.4 剪刀撑。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立一道竖向剪刀撑。如面积长应随边沿四周持续设立,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2步设立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不大于4跨,且不应不不大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夹角宜为45度。4.1.5 梁模板安装大龙骨采用483.2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
6、小龙骨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15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梁底模板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节支架立杆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梁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2,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侧模板铺设:依照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应设立斜撑,当梁高不不大于700mm时设立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垂直间距300。4.2 楼板模板施工4.2.1 工艺流程: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预检。4.2.2 支架搭设:楼板模板支架搭设同梁模板支架搭设,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立杆顶部如设立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应不不大于3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
7、杆时,应接近立杆,且不不不大于100。4.2.3 模板安装: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普通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办法,模板接缝应设立在龙骨上。大龙骨采用483.2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15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依照标高拟定大龙骨顶面标高,然后架设小龙骨,铺设模板。4.2.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与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自检合格后,刷适量比例脱模剂。五、模板拆除5.1 拆模程序: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5.2 柱、梁、板模板
8、拆除必要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规定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板与梁底模板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并有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经监理审批签发拆模告知书后方可拆除,拆除支撑架过程中、旁边一定要有一至二名专职安全员进行监护,并在醒目位子挂设警示标语、且设立警戒区及拉警示带。5.3 模板拆除顺序和办法。应按照配板设计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原则。拆模时禁止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5.4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所有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规定运
9、出堆放整洁。5.5 拆下模板、配件等,禁止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六、成品保护办法6.1 模板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柱、梁、板等混凝土,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构造。6.2 模板安装时不得随旨在构造上开洞;穿墙螺栓通过模板时,应尽量避免在模板上钻孔;不得用重物冲击已安装好模板及支撑。6.3 搭设好脚手架后,应严格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架体稳定性、再用力矩板手检测螺栓及螺帽松紧度等。6.4 不准在吊模、水平拉杆上搭设跳板,以保证模板牢固稳定不变形。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匀下料及振捣。6.5 拆摸时应尽量不要用力过猛过急,禁
10、止用大捶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混泥土表面或摸板受到损失坏。七、质量保证办法及施工注意事项7.1 施工前由木工翻样绘制模板图和节点图,经施工负责人复核后方可施工,安装完毕,经高支模管理机构关于人员组织验收合格后,告知分公司质安部、技术部到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等下道工序施工作业7.2 现浇构造模板安装容许偏差:序号容许偏差项目容许偏差值1轴线5mm2底模表面标高5mm3截面内部尺寸基本104截面内部尺寸柱、墙、梁+4,-55层高垂直度不不大于5米,8mm6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7表面平整度5mm7.3 保证每个扣件和钢管质量满足规定,每个扣件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065Nm,钢管不
11、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7.4 模板施工前,对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拆模要有项目施工员签发拆模告知书。7.5 浇筑混凝土时,木工要有专人看模。7.6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未经验收合格不容许进入下一道工序。7.7 严格控制楼层荷载,施工用料要分散堆放。7.8 在封模此前要检查预埋件与否放置,位置与否精确。八、安全施工注意事项8.1 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全过程安全工作,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8.2 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装模板操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应系好挂好安全带。8.3 高支模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上爬上、爬下,应从施工电
12、梯进入工作面。8.4 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8.5 混凝土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负责监测模板及支撑系统稳定性,发现异常应及时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用解决办法,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负责人检查批准后方可复工。8.6 正在施工浇筑楼板,其下一层楼板(地下室顶板)支撑不准拆除,待本层模板及满堂架拆除后方可拆除。8.7 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架,废烂木方不能用作龙骨。8.8 在4m以上高空拆模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能大面积同步撬落,操作时必要注意下方人员动向,有专职安全员进行监护。8.9 拆除时如发现混凝土由影响构造质量、安全问题时
13、,应暂停拆除,经解决后,方可继续拆模。8.10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落伤人。九、文明施工及环保办法9.1 模板拆除后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9.2 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涂刷隔离剂时要防止撒漏,以免污染环境。9.3 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控制噪声污染。9.4 模板加工过程中使用电锯、电刨等,应注意控制噪音,夜间施工应遵守本地规定,防止噪声扰民。9.5 加工和拆除木模板产生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解决程序解决,避免污染环境。9.6 每次下班时保证工完场清。十、模板系统验算10.1 模板支撑架计算书10.1.1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
14、;纵距(m):0.9;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7.36;采用钢管(mm):483.2;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保养状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50mm100mm方木支撑,间距150mm;钢材弹性模量E=206103(N/mm2);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 N/mm2钢管截面惯性矩I=11.357104mm4,截面抵抗矩W=4.732103mm3。2.荷载参数(1)模板及木楞自重原则值(kN/m2):0.350;荷载分项系数i=1.2(2)混凝土与钢筋自重原则值(kN/m3):板26.0;i
15、=1.2(3)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原则值(kN/m2);i=1.4a.计算模板时取2.50;b.计算支撑小楞构件时取1.5;c计算支架立柱时取1.0;(4)砼振捣时产生荷载原则值(kN/m2) :水平模板2.0;垂直面模板4.0;i=1.4(5)倾倒砼产生荷载原则值取:2KN/m2;i=1.43.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103;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截面宽度(mm):40.00;木方截面高度(mm):8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10.1.2支撑模板
16、方木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截面抵抗矩W和惯性矩I分别为:W=bh2/6=4.08.02/6 = 42.67cm3;I= bh3/12=4.08.03/12 =170.67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6.000.300.140 = 1.092 kN/m;(2)模板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0.30 = 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原则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荷载(kN):p1 =(1.5+2.0)1.000.30=1.05kN;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计算值最不利分派弯矩和,计算公式
17、如下:均布荷载 q = 1.2(1.092+0.105) = 1.4364 kN/m;集中荷载 p = 1.41.05=1.47kN;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1.471.0 /4 + 1.43641.02/8 = 0.500kN.m; 方木最大应力值 = M / W =0.500106 /(42.67103)=11.718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 f,满足规定。3.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计算公式如下: V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要满足: T = 3 V /(2bh) T其中最大剪力: V = 1.43641.0/2 +
18、1.47/2 = 1.266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 = 31.266103/(240.080.0) = 0.593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400 N/mm2; T T,满足规定。4.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计算值最不利分派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1.2(q1 + q2)= 1.4364kN/m;集中荷载:p = 1.4P1=1.47 kN;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 14701000.03 /( 489500.0170.67104) +51.0621000.04/(3849500.0170.67104)=2.742 mm;方木
19、最大容许挠度值:V= 1000.0/250=4.0mm;Vmax V,满足规定10.1.3支撑木方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三跨持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1.43641.0 + 1.47 =2.90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最大弯矩 Mmax = 0.267PL=0.2672.901.0=0.776 kN.m ;最大挠度 Vmax = 1.883PL3/(100EI)=4.768mm;最大支座力 Nmax = 1.267P +1.000P=5.74kN ;钢管最大弯曲应力 =M/W=0.676106/4732.0=142.86N/mm2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20、f=205.0 N/mm2; f,满足规定。支撑钢管最大挠度Vmax不大于1000.0/150与10 mm,满足规定。10.1.4扣件抗滑移计算: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Nmax=5.74 kN;R 12.80 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计算满足规定!10.1.5模板支架立杆荷载原则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荷载涉及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1.静荷载原则值涉及如下内容:(1)脚手架自重(kN):NG1 = 0.1169.5 = 1.102kN;(2)模板自
21、重(kN):NG2 = 0.3501.01.0 = 0.350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6.00.141.01.00 = 3.64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原则值 NG = NG1+NG2+NG3 =5.092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原则值、振捣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荷载。活荷载原则值 NQ = (1.0+2.0+2.0 )1.01.0 = 5.0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G + 1.4NQ = 13.11 kN;10.1.6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立杆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5.658 k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撑 模板 综合 项目 施工 专项 方案 附图 计算 报告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