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兼爱》教案-高二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第7课《兼爱》教案-高二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兼爱》教案-高二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兼爱教案一、课文解读:兼爱选自墨子校注,这篇文章提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观点,“兼爱”是无等 级差别,不分厚薄亲疏的爱。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 层次感,一方面又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分析墨子是如何论述兼爱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梳理他所论述的践行兼爱之道的 具体方法,鉴赏他自成一家的表达风格。二、课文重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兼爱”思想的内涵。三、课文难点: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力量,从而涵咏心灵,激励 人生。四、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墨子生平及思想
2、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类比和举例说理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兼爱”思想的内涵。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大爱情怀,学习墨子关爱他人、积极救世的精神。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余秋雨说:“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他说“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 墨子。墨子所讲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J【知人论世】1 .知人作者介绍墨子(约前468 前376),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人,思想家、政治家。 他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被誉为“科圣”。墨子
3、出身卑微,熟悉木工技巧,后来成为博通古代典籍的“士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他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 术”后来因不满儒家繁琐的“礼”,另立新说,创立了墨家学派,聚徒讲学,与儒家抗衡,在当时影响很大。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一生的活动主要是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和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提出 了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 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 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4、。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 军事等,堪称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 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的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主张: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的主张。经济:主张“节用”和“节葬”,崇尚节俭,反对厚葬久丧。倡导人人参与劳作并分工合作,各尽所能。 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伦理: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民的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5、。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 诸侯国的支持。兼爱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墨子学说的基本论题之一,所谓兼爱,是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 在血缘亲疏与等级贵贱的无差别的爱,是一种博爱。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的墨子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的立场, 认为对所有人的爱都应当是平等的,不论是君还是民都应当得到平等的爱,国家的和谐应建立在兼爱的基 础上。2 .论世一一写作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社会混乱,诸侯、大夫互相攻伐,导 致战火连绵不断,民不聊生,纲纪废弛,礼崩乐坏。战争给下层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广大民众饱受战乱
6、 之苦,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人世 风骨及救世精神。他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站在平民立场上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利益,提出 了 “兼爱”“非攻”等主张。【题目剖析】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石shi :现在读dG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此义在古书中读shi) “五石”是指数量。瓠hCi :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文本研读】 第一段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 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
7、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译文: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一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治理天下; 不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这就好比医生治疗人的疾病一样,一定要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于 是才能进行治疗;不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就不能治疗。治理祸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一定要知道祸乱兴 起的原因,于是才能进行治理;不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就不能治理。1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2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
8、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第二段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 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此所谓乱也。译文: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可不明察祸乱兴起的原因。尝试考察祸乱因何 而起?起于人们不互相亲爱。臣和子不孝敬君与父,这就是所说的祸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此使 父亲受损失而使自己得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此使兄长受损失而使自己得利;臣子爱自己而不爱 君王,因此使君王受损失而使自己得利。这就是所谓的祸乱。 原文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9、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济擀统,则所用之异也。译文:这个客人得到药方,便去取悦吴王。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领兵。冬天和越人在 水上作战,大败越人,(吴王)割地封赏他。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的人因此得到封赏,有的人却 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 原文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 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译文:即使是父亲不爱子女,兄长不爱弟弟,君主不爱臣子,这也是天下所谓的祸乱。父亲爱自己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兼爱 教案 语文 教学 课堂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