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优秀教案5.docx





《《示儿》优秀教案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示儿》优秀教案5.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古诗三首示儿人教信B编 版)示儿知识与能力:1、采集、交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2、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祭、乃”等字,理解“元、九州同、王师”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味诗人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产生对陆游的敬佩之情。2、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重点难点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意思。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朗读悟情等形式去体味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示儿(一)播放图片,情境导入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2、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 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也。于是,他把儿子叫到 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待遗嘱。这遗嘱就是示儿,这位老人就是陆游。2、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让学生交流课前资料。3、师: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出生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一辈子都在渴 盼祖国的统一,在临终之时,躺卧在病榻上的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人间绝唱示儿o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示儿,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请大家齐读诗 题 4、“示”是什么意思? “儿”呢?题目的意思是什么?陆游要告诉他的 儿子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再读古诗,了解诗意。1、同学们,读诗,我
3、们不光要把诗读准、读顺,读得有节奏,还要读懂其中的 意思。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同桌讨论讨论,你理解了哪些诗句 的意思。(提示:默读古诗,用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诗句意思,并在旁作批注。)2、学生交流、讨论。3、检查了解。说说你对第一行诗句的意思。引导理解“元”通“原”指原本的 意思。万事空、但、九州、王师、定、家祭、乃翁等词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 思。4、把这些词的意思放到诗句中,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指名学生说)5、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读懂了诗的意思,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要 走进诗人的内心,去揣摩诗中所蕴含的那份情感。请大家再次齐读古诗。
4、你能用 一字字来表示自己读完古诗后的感受?(板书:悲)(三)品读古诗,感情诗情。1、诗人为什么而悲?(为祖国不能统一而悲)师:是啊,国家破碎,人们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看师:1126年,当金兵的铁蹄踏破宋朝的京城卞梁的那一刻起,诗人陆游就和所 有的人一样过着这种苦难深重的日子。面对此情此景,大家想想诗人在为谁而 悲?为人民的什么而悲呢?(人民流离失所)2、出示诗人68岁时写的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 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指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谁难将这种悲 伤放到诗句中读一读。3、师:中原的恢复、祖
5、国的统一,靠谁呢?(王师)那些受苦受难、欲哭无泪 的百姓需要谁去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中呢?(王师)可此时的王师在做什么呢? 播放录相:师:北方的壮丽山河沦陷了,而南方西湖边却是一片歌舞欢庆的景象,北方的老 百姓在金兵的欺压下度日如年,可西湖上的权贵们却在歌舞中昏昏度日,北方老 百姓指望收复中原的军队望穿秋水,可南宋的统治者却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 失地与遗民忘到九霄云外,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师:陆游想到这些忘了国仇家恨的统治者,心里除了悲哀、悲痛外,还有什么? 把这种悲忿带到诗句中,谁愿意来试试。4、引读:因为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一一 因为爱国,想到那些 望穿秋水的百姓,陆游悲痛啊一
6、一因为爱国,想到那些醉生梦死、苟延岁月的南宁权贵们,陆游悲忿啊一一5、品读三四句,感受“盼之深”过渡: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但此时陆游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 惟独一丝希翼,这都源于他有一颗T卷f卷爱国心。谁来读三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是哪一日?无论是哪一日,陆游会在九泉之下苦苦等着,从这两 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陆游,你会怎样交待儿女呢?读诗句 引读:这可是我临终时最后的 希翼啊一一 这可是我仅有的期待啊一一 这可是我惟一的牵挂啊一一 6、拓展延伸,体味爱国情怀(1)陆游从小就受到家中爱国主义思想熏陶,虽然他一辈子经历坎坷,但他的 一生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未变,请看一一早年他在
7、夜读兵书中写道:战 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他认为大丈夫应战死疆场,而不应守在妻子儿女身边。 中年他在枕上中写道: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他泯灭胡人的心从未住手 过。 (2)到了晚年80岁他又在老马行中写道: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 为国平燕赵。师:诗人八十多岁仍然指望着跨上战马,上阵杀敌,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爱国)(四)教师小结,升华情感师:人去楼空,灰飞烟灭,陆游就这样走了。作为一个父亲,在临终前他没 有给儿子们留下金银财宝这样的遗产,但他留下了近万首古诗,留下了他那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这份光辉的精神是多么珍贵的财富和遗产。这份遗产不仅是属 于陆游的后人,更是属于每一位炎黄子孙。
8、兴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陆游心中的痛 让我们铭记历史,让我们化“悲”为力量,立志勤学,报效祖国,会让我们怀着 更多的思量走向未来的人生。示儿教学反思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 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 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 和无限的希翼,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本着以“陆游的爱国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这一人文性为准则, 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 感悟诗情
9、。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 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句,读出诗中的“味儿”。我还是以这一个“悲” 一个“盼”,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 一些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 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 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醉生梦死,苟延 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忿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 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
10、:“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 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 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 中结课后拓展部份,我加入了多首相关的诗作,南宋林景熙的书陆放翁诗卷后、 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匡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 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
11、想的理 解,因为时间、历史原因不够深刻。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我虽多方引 导,但学生联系实际、自身谈现在学习这首诗的意义时,部份学生的回答不能令 人满意。如能联系当前国家形势谈出爱国主义对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中 心就会得到再一次升华。通过此次教学,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并努 力把它们应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学习是无止境的,今后我还必须深挖教 材,课前认真备课、对学生的了解上做到细致入微,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 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7手术台就是阵地人教倍B编版)27*手术台就是阵地导学案设计课题手术台
12、就是阵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2 .体味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 业当做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课前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 .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课日技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情境导入,简 介白求恩(用时:3分钟)1 .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激烈 的炮火声。讲述:图中的这 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 在
13、为伤员做手术。大家知道 他是谁吗?2 .简介白求恩大夫。他说过 一句话: “手术台就是阵 地。”(板书课题:手术台 就是阵地)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呢?3 .引导学生。1 .边看图边听介绍,并回答教 师的问题。2 .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白求 恩大夫。3 .齐读课题,质疑:(1)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 地?(2 )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 了?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1.学生在介绍画面内容 时,教师要提示学生说重 点,说完整的话,而且不 管学生说得怎样,都应该 赋予鼓励和表扬。2.介绍资料时可以鼓励学 生说说是从哪里了解的, 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向 他发问。3 .学生在质疑时,教师放手让 学生提问,并及时鼓励
14、、 肯定,最后提炼出问题。1 .学生认读词卡和字卡的二、初读课文,整 体感知(用时:5 分钠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圈 出来,反复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 词句做上记号,能自己解决 的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 同学间相互探讨。(3)边默读边思量:课文写 了白求恩大夫的什么事情? 2.出不预习单,检查预习情 况。(1)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重点指导多音字1. (1)读一读“自读要求”。 根据自读要求自读课文,边读 边圈画生字词。(2)自由朗读课文,把不理 解的词句做上记号,相互点 评。(3)默读课文,思量问题。2. (1)利用多媒体出示词语, 小组组长检查小组
15、同学的认 字情况。寻求方法区分多音字“斗、大”的读音,了解多音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学 生是否读准字音,在错处 予以指导和强化即可。2.逐步引导解决所提问题 时,注意引导学生自主、 合作解决,根据提示引导 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斗、大”的读音,了解多 音字“血”在本课中的读 音。(2)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3)课文写了白求恩大夫的 什么事情?出示填空:课文讲了白求恩大夫在 ()的情况下,把()当做(),为()的事。字“血”在本课中的读音。(2)小组合作理解词语的意 思。当头一棒:比喻促使人醒悟的 警告。也比喻给人以蓦地打 击。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 指抓紧时间。(3)读课文并思量所提问 题,
16、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不能自己解决的小组内相互 商议。自学体验。小组内相互学 习,根据预习单上的提示,说 说课文写了白求恩大夫的什 么事。完成填空。谷。3.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 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时 间,让学生自行解决问 题。1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 地”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 文中描写四周环境的句子。(1)交流找到的描写四周环 境的句子。(2)想想这三次环境温和氛 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 什么。相机播放视频。2 .指导朗读:是啊,猛烈的 炮火一乐步向小庙逼近, 预示着死亡一步向白求 恩大夫和同志们逼近。在如 此危(wei)险的情况下, 白求恩大夫冒着生命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示儿 优秀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