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4课百丈山记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4课百丈山记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百丈山记自雪预习区自知常识梳理基础X诗海拾贝春 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 思。【赏析】这是一首游春诗。首句点明天气、地点、事件,寻觅美好的春景,突出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第二句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等闲识得东风 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最后 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其中“等 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被广泛流传。X自学自知一、作者简介朱熹(
2、11301200),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 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在哲学上,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颍、程颐理气关系学说,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 系,世称“程朱理学”。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说“理在先,气在后”,精神派生物 质。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他的理学后来成为 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较深刻的研究。在自然 科学方面,他吸收了当时已有的成果,提出一些对自然变化的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 演化说、地质变迁说等。朱熹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
3、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等。 经后人编辑的还有晦庵文集、朱子语类、朱子遗书等。二、背景资料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作者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同游百丈山,“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 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文白对照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 绝 壑,百丈山:位 攀登百丈山三里多路,右边是又深又险的山谷。于福建建阳县东北。许:约计的数量。俯:屈- 身,低头。绝壑:又深又险的山谷。.左控 垂崖,叠石左临悬崖绝壁,垒叠石头为磴, 作为阶梯,控:临。叠石为磴:垒叠石 十余级 乃得度, 头作为阶梯。磴,石台阶。经过十多方才能通过,山之 胜 盖自
4、此始。乃:才,就,副词。度:通过。 山上美景也从此处开始。胜:美景。盖:大概,一般。循磴而东,即得小涧,循:顺着。东:名沿着石阶向东,就可以见到一个小溪涧,词做动词用,向东走。即: 石梁跨于其上,皆 苍藤古木,虽 盛夏亭午就,就是。一道石梁横跨溪上,周边苍藤古木,即使是盛夏正午无暑 气。石梁:山石天然形成的桥。跨:越过。其:指代 时分也无用国之气。小溪。虽: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亭午:正午。水皆清澈,自高 淙下,其声溅溅然。皆:都,全。_溅溅然:流水很清澈,从高处淙淙流下,发出清脆的流水声。水声。自:从淙:水流声。_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 渡过石梁,顺着两崖,曲折向上攀登,得山门。见到了山门。
5、小屋三间,不能 容 十 许人。度:渡过。循:顺着。上:有三间小屋,甚至宗能容下十来个人。名词作动词,向上攀。容:容纳。许:表然前 瞰涧水,后 临石池,风来示约计的数量。.但是前面可以俯瞰涧水,后面靠近水池,山峡两峡间,终日不绝。然:连词,表转折,可是,但,门 内 间的来风,冬日不断。却。临:接近,将近。终:尽。山门内跨池,又为 石梁,度 而北,蹑石梯数级入 横跨水池的,又是一道石梁,渡过石梁向北走,踏着石梯进入庵。 一个小庵。一跨:横跨。北:名词作动庵才老屋数间,卑癖 一词,向北走。蹑(1靛):踏。庵也只有几百老屋,低矮迫隘,无足 观,独 其 西阁为 胜。才:仅仅,只有。局促,没什么好看的,只
6、有它的西阁还有点景致。数:几,几个。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并注池中。罅(xiA):裂缝,水自西谷中循石罅西谷中的水沿着石缝卑瘴(bei)迫隘):低矮局促。隘,狭小。足: 一值得,配。观:游览。独:唯独,只有。为:有。.奔射出阁下,在南边与东谷中的水一起注入池中。缝隙。并:一起。自 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谓:叫做,称作。前,构成名词性的一词组,指代小溪。.又从池中流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条小溪涧了。所:用在动词之阁据其上流,当 水石, 峻激阁子建在水上,正对着水石相激处,石峻水激,相搏处, 最为可玩,乃壁 其后无所睹。互不相让,势如搏斗,很值得玩味,却又筑壁在阁后面,就看不到什么了。处:时刻。
7、独夜卧其上, 睹:看见。夜里独卧阁上,据:居,处。其:代小涧。当:面对,向。 为:表判断。乃:表转折,却。壁:筑壁。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 而 益悲,为可爱耳。枕席之下通宵潺潺之声不绝,听久了不禁悲从心起,这是一种可爱的境界。一则:表示范围,相当于仅,只。终:整个,尽。 一一夕:夜,晚上。而:连词。益:更加。耳:语气词。.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 石台,下临峭 岸,出山门向东十多步,是一个石的平台,下临陡峭的岩岸,深昧险绝。幽暗深险。昧(m6i):幽暗不明,极于林薄间东南望,深。绝:僻远,极远的。在密林中高东南望去,见瀑布自前岩穴灌涌而出,投空 下 数十尺,见到前面岩穴形成的瀑布喷涌而出,从空中抛
8、下有数十尺高。-于:一涌:在。林薄:密林。m(fen) 其沫乃 如散珠喷雾, 水同源而分流。投:掷,扔。它的水花这样如同散珠喷露,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乃:这样,如此。日光:阳光一照,璀璨夺目,不可正眼观看。阳光。烛:照,照耀。之:指代水花。正视:正台 当山西南 缺,前揖 芦山, 眼观看。视,观看。.平台正对着山的西南缺口处,前面正对着芦山,一峰独秀出,当: 一峰独秀,揖:面对,向。而数百里 间,峰峦 高下, 正对着。而数百里范围内,也是峰峦起伏,亦皆历历在眼。而:表转折。间:中日薄西山,余光横皆:都。一太阳迫近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歹单数。薄:迫近。旦 起下视,照山上,紫翠重
9、叠,不可胜数。一弹:尽。_早上起来往山下一看,历历在目。_间。亦:也。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 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 白云满川,如海浪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出没云中,若飞若浮,来往, 或涌或没,顷刻万变。旦:早晨。诸:众多,各。又或如波涛涌出或如波涛伏下,顷刻万变。其:指代云。者:作代词,指山。或:有时。台 东 径 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 没:沉没,淹没。平台的东面没有路了,当地人凿石为路,又造了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径:小路。容:可,当。乡人:神祠在东边,旱涝时节便来祈祷。当地人。以:用,使用。于:介词,在。水畏险者 或不敢 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 旱:旱涝时节。畏险的人就有不敢过的了
10、。而山的美景,也到则亦穷矣。畏:怕。或:有的。然:连词,表转折。至:至限是:一 这里为工五指示代词,此。亦:也。穷:止息。矣:语气词。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我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旅游,又都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 此。 而最其可观者,赋诗以记胜,我又写了这篇散文详细地记叙它。它最好看的是: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 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大家于是各作小诗记述这风景,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 月日记。给同游的各位看并告知那些想来又未能成行的人。某年某月某日记。一余:我。既:连词。叙次:依次
11、叙述。呈:恭敬地送上,呈报。一告:告知。欲:想。识(zhl):记述。夫:那。因:于是。年月日:古文写作惯例,作者一 通常省略具体数字。.互动探究区交流互动探究疑难基础整合1 .通假字以纪其胜同“记”,记载。2 . 一词多义(十余级乃得度:才乃 乃为前所谓小涧也:是、其沫乃如散珠喷雾:这样,如此(阁据其上流:代小涧(2)其以纪募胜:那、而最其可观者:句中语气词3 .词类活用(1)循磴而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走。 *(2)独其西阁为胜:形容词作名词,美丽的风景。(3)于林薄间东南望: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4)日光烛之:名词作动词,照,照耀。(5)旦起下视:名词作状语,向下。4 .文言句式(1)乃为
12、前所谓小涧者:判断句。(2)而作神祠于其东:状语后置句,于其东作神祠。5 .翻译下列句子(1)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译文:它的水花这样如同散珠喷露,阳光一照,璀璨夺目,不可正眼观看。(2)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弹数。译文:太阳迫近西山,余光横照山上,紫翠重叠,不可胜数。重点突破1 .第二自然段作者循水而上写了哪些景物?答:答案以水流为线索,写了以下景物:小涧一石梁一山门一石池一石梁f石梯一小庵一老屋一西阁。2 .课文是怎样把美丽的百丈山的美景一一呈现出来的?这样写对总体把握山水美景有 什么作用?答:答案 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第三自然段采用了
13、定点换景的手法将百 丈山的美景逐步呈现出来。这可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山水的美景,也可以从局部感知山水之 美。课堂小结一、结构图解登山经过描绘山门前后景点f幽静美描绘石台、瀑布f壮美总括上文,点明作记目的二、中心主旨作者游览百丈山后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作者于诗外作文,不仅为着“呈同游诸 君”,同时“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并点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 百丈山的胜景。作者于描绘之中赞美胜景,也体现出了高超的审美观察力。三、写作特色1 .移步换景,游踪清晰。作者的游览线索总体上是东西。二、三两节作者作了提示:“循磴而东”、“出山门而 东”,最后“台东径断”,路断而游止。叙述方向基本是移步换景,平铺直叙,顺序写来。 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串着上述的可观与不可观的对称性结构,遂使全文出现 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2 .主体意识强烈,材料详略得当。这一点由作者的审美意识决定,审美的选择、判断,规定了景象上的可观与不可观,从 而规定了描述文字上详与略的分别。可观处则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决不多 费笔墨,不牵扯读者注意力,以此腾出足够的笔墨,于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 显现百丈山的美姿美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