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树德中学高2024届高二下学期4月模拟检测试题语文注意事项: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本发展史,并具有多元化丰富的文本解读传统,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独特 的文化土壤之中。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2、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主张,诗歌的解读不能断章取义,曲解作品的原意,要在对诗歌全篇内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 诗人写诗的主观意图。逆,解释为迎、求的意思。志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 起认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这就是说,应该就作者的作品论作品, 以作品的实际内容为依据去分析探求作者的思想。这种方法对于探求原作者的主观意图是十分正确的,有 一定的意义。但对于文本的现实功能来讲,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任何一种阅读,都是具有当代 性、功利性的阅读。读者都从现实的时代需求,去“断章取义”,开掘文本中有用的信息,加入了自己的 独特理解和创造
3、,并以此增加和累积作品的价值。孟子万章上:“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 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就是说,要真正了解一个作品, 就必须“知其人”和“论其世”,既要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道德品质, 又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现实。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也有解“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 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其实,一个文本一旦完成,就开始具 有独立的意义,而不再受作者主观解释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历史文本的解读,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解 读者个人的文化背景和现实需求,以及解读者所处时代提供的
4、思维方式和认识工具。文艺学上常讲的作品 (可供解读的文本话语和生发想象的各种意象)大于思想(作者的主观意图)就是这个道理。(摘编自金振邦多元视角中的文本解读)材料二:建构文学文本解读理念的关键在于,必须认识到文学文本解读无效或者低效,是由于读者的心理预期C.林既认为,既然不能从子西、管仲、隰朋等人的服装上看出他们的品行,那么即使他穿兽皮装,景公也 不能认为他是小人。D.林既认为,工匠、渔夫、猎人和武夫都有各自的勇敢强悍,但都比不上他的敢于冒犯君王、不为高车驷 马动心等的勇敢强悍。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何为去陈侯之国,而教小国之孤于此乎?(2)夫登高临危,而目不峋,而
5、足不陵者,此工匠之勇悍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注】柳宗元,负元间中进士,登博学鸿词科,后入朝为宫,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革新失败 后脱至永州十年,后又至柳州,此诗写于贬谪柳州期间。楚客:指楚国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 颂,赞美相橘树。据水经注流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临死时对儿子说他把柑橘树当作奴仆,可 以谋利。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从爱柑写起,起
6、句叙事平平,但从“手种”“二百株”等词句中,足见诗人对柑橘树之喜。B.颔联高度认同了屈原笔下柑橘树“秉德无私”的品质,更以种柑橘树可发家致富,表爱木之情。C.颈联遥想柑橘开花结果的热闹场景,用疑问语气表达出不知届时自己是否还在此地的复杂心绪。D.诗人将一颗不平静的心隐藏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形成了 “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15 .清人姚鼐评价此诗时有言:“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柑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请结合诗 句说说理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古代的圣人,“”,犹且从师学习;然而,当今的普通人, “
7、,却以从师学习为耻。(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的雄心,但 最终落得“”的结局。(3)作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意象,“归雁”常被诗人赋予游子、征人思乡的意味。例如“, 中即是如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我的肠胃被全面改造过来后,我也开始全面掌控家里的厨房(其实也就一只炉子、一张矮桌、一把 菜刀加一个纸箱),成为家里的首席大师傅。强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 O 2有李娟做的,他无论是什么才极卖力地吃。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 O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
8、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 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 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尖叫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地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 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火烧啊烧啊。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变软,并且越来越 柔软,越来越柔软温顺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搓成条儿、捏成片儿。无怨无尤,躺倒了一桌子。水开 了,边开边说:“来吧来吧,快点快点! ”满锅沸腾,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 汤就会稍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
9、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汤饭如鲜花怒放一般盛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 指比我更清楚。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19 .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赏析一。(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和古人类最大的区别在于眉脊。过去大部分观点认为眉脊用来稳定人类的头 骨,。可研究发现,就算削掉眉脊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咀嚼。科学家认为没有实际功能的眉脊没有办法表 达很多的意义,所以就逐渐退化了。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失去这样的眉脊可能让我们看上去较为
10、友好。与 此同时,平坦、竖直的前额让我们的眉毛更富有表现力。,以此来传达我们内心的“小心思”。比如双 眉上扬表示欣喜或惊讶,单眉上扬表示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皱起眉头更多是不同意的意思等。那么,你们 有没有想过,“爱秀”的眉毛究竟有什么用处呢?过去人们认为,它可以防止水或者细微的碎屑进入我们 的眼睛。可你有没有发现,甚至没有眉毛的人,他们其实并未受到什么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咱们 的眉毛是用来传达表情的,现代人能够拥有庞大的表情系统,很大程度上是眉毛的功劳。除了眉毛,人类独有的眼白也为我们表情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眼白也叫作“巩膜”,是眼 球表面包裹着的一层不透明的纤维状保护层。20 .下列
11、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摩挛这本书时,或许思绪会接上“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老庄思想。B.“川藏第一隧”一一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时间缩短了。C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D.网络用语记录着一时一地的故事与人们的情绪,它是网络世界曾经“活过”的证据。21 .请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
12、即“善 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 不爽。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 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 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 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13、800字。状态的平面化,以表层的一望而知为满足。其实文学文本是一种立体结构,它至少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 表层的意象群落,包括五官可感的过程、景观、行为和感性的语言等,它是显性的。在表层的意象中渗透 着情感价值,这就构成了审美意象。正如克罗齐所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 或是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需要说明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说应是情志, 趣味中包含智趣。表层的意象是一望而知的,但其潜在的情志往往被忽略。如柳宗元的江雪,如果把“钓 雪”解读为“钓鱼”,就是被显性的感知遮蔽,把意象当成细节,消解了隐性的审美情志。其实,意象不 仅是对客体的描绘,而且也
14、是主体的表现,是主体的情志为之定性,甚至使之发生变异的。此诗表层的形 而下的钓鱼,为深层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所改变。前两句是对生命绝灭和外界严寒的超越,后两句是对内 心欲望的消解。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群落式的有机组合,其间有隐约相连的情志脉络,这是文学文本的第二个层次, 可称之为意脉。其特点为:第一,意脉以情志深化表层的意象;第二,在形态和性质上对表层的整体意象 加以同化;第三,意脉所遵循的不是实用理性逻辑,而是超越实用理性的情感逻辑。这在中国古典诗话叫 做“无理而妙”,其具体表现为情感的朦胧性,不遵循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排中律,情感的主观独特性更 使它超越充足理由律:情感强烈时,往往是无缘故的。情
15、感逻辑有时还以片面性与辩证法的全面性相对立: 不管是爱是恨,都是非理性和片面的。遵循逻辑规律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实用理性准则是唯一的;而 超越逻辑规律则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情感的可能性是无限的。第四,在具体的作品中,不管是小型的 绝句,还是大型的长篇小说,意脉都以“变”和“动”为特点。在长篇小说中,事变前后大起大落的精神 曲折和变异,乃是意脉的精彩所在。在绝句中,最动人处往往就是意脉的瞬间转换。意脉是潜在的,可意 会而难言传。要把这种意味传达出来,需要具体分析具有原创性的话语。保证审美价值最大限度升值的是文学的规范形式,这是文学文本结构的第三层次。深层的规范形式对 于文学文本解读学极其关键
16、,但学术界大都囿于黑格尔的“内容决定形式”说,把形式的审美功能排除在 学术视野外。历代美学家出于哲学思维的惯性,总在主观和客观里兜圈子。睿智者如朱光潜、李泽厚、高 尔泰等,都未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未能意识到主观情感特征和客观对象特征的猝然遇合只是胚胎, 没有形式就不能化胎成形,更不能达到审美的艺术层次。未经形式规范的情感,哪怕是真情实感,也可能 是“死胎”。作家的观察、想象、感受及语言表达,都要受到特殊形式感的制约和分化,主观和客观并非 直接发生关系,而是同时与形式发生关系。只有当形式、情感和对象统一为有机结构后才具备形象的功能。(选编自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 1.下列对材
17、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本解读历史悠久且不乏经典之论,孟子提出凡作品的解读都要“以意逆志”,不应该断章取义。 B.读者在文本解读时为累积作品的价值。可以加入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造,不用探求原作者的主观意图。 C.在解读审美意象时要由表及里,结合客体的描绘和主体的表现分析审美情志,不能满足于表层的理解。D.受哲学思维影响,历代美学家都把形式的审美功能排除在学术视野之外,而无法达到审美的艺术层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引用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提出的观点,从反面佐证了 “知人论世”的合理性。B.材料二以江雪的意象解读为例,说明主体情志对表层意
18、象的作用,指出潜在情志不应被忽略。C.材料二作者不囿于权威的解释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肯定了形式在文学文本解读中的关键作用。D.两则材料虽然论述的重点不同,但都提出读者自身的知识水平会对文本解读产生重要的影响。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锦瑟这篇诗歌的思想主旨解读有很多,体现了文艺学上常讲的作品大于思想这个道理。B.古典诗词“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体现了 “无理而妙”。 C.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不求甚解”地读书是一种无效的文学 文本解读方法。D.鲁迅谈红楼梦说:“经学家看见道,道学家看见淫,
19、才子看见缠绵”,这种不同解读与读 者的心理预期有关。(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 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 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 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 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
20、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 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 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 子的佼佼者。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 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 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 “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树德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模拟 检测 语文试题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