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训练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4.2《荷塘月色》训练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2《荷塘月色》训练题+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2荷塘月色训练题一、选择题1 .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他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他喜欢夏花,又喜欢落蕊;喜欢看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又 喜欢观赏凋谢的荷花他从大自然汲取营养,然后用他的如椽大笔写下自己的感悟。 A. rui fu diao ji chuanB. xin niao diao xT yuanC. rui niao diao ji chuanD. xin fu diao xT yuan2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A.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 .下列各旬中加点成
2、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泸县干部真情援藏,树立了良好形象。近日,乡城县领导不远千里到泸县慰问援助 乡城的干部人才,表达谢意。B.这位97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抗战老兵摸到了国产新型坦克,顿时激动得不能自己。 C.河边小径两旁长着蓊蓊郁郁。枝繁叶茂的苍天古木,新栽种的苹果林为它带来了新 的活力和生机。D.由于缺乏经验,面对对方刁钻的发球,他没精打采,手忙脚乱,连连失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沉淀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与力量?你是否可以体 会到他的追求?B.我之所以喜欢朱自清的散文的原因,一是由于他作品的语言优美,二是由于他独特 的人格魅力。C.由于
3、人工智能深度换脸技术引发激烈争议和严重后果,国外已经禁用这一技术,但 是国内却出现了疑似用此技术制作的影视节目。D.许多职业学院先后陆续开设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主要是想尽快培养电子竞技 管理、游戏策划等方面的人才。二、小阅读一课内5 .荷塘月色荷塘的美景令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这份宁静, 作者的思路从理想回到现实,文章似乎可以收尾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古人采莲 的情景和西洲曲里的句子呢?请简要探究。6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为什么会想起去荷塘散步?散步的路线是怎样的?7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观诸四季花卉,或暗香清芳,明媚娇艳,或蛇紫嫣红,百态千姿,实乃自然造化之 精华
4、。若自然界亦有核心价值体系,我相信“花”应居于体系之高端,正如“美”居于 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顶层。然因四时花卉生长特征、自然品性之差异,给予欣赏主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更何 况欣赏主体亦有千差万别,作为同一个体的欣赏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 的。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 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 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 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美艳
5、中展示其节 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之境界。入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 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 无怨。在转瞬间开放,为夏晨染一片亮丽;又在转瞬间逝去,为午后添一层静穆。我曾 多次守候荷塘,却从未见一片荷花落下,似乎她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时归去。那不知什 么时候洒落在荷叶上的花瓣,却片片鲜嫩,似从清水中绽出的新的花朵。你再看那未曾 落下的残荷,却依然在惠风中、在清水上、在绿叶间摇曳着,绽放着妩媚。此时,我为 荷的美艳而炫目,为荷的神圣而感动。人生之匆匆犹荷花之来去。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荷花一样,在归来归去 间这么幽寂这
6、么静美呢?荷花以其整个生命过程的纯美臻至“圣”的境界,似乎也以至 美的一生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劫力前行。26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篇文章题目为“看莲”,重在一个“看”字,所以作者并不直接描写莲花的色香味 形,而是写看莲之时、看莲之思和看莲之悟。B.看莲中“忽然飘来两句秽语,折杀了荷塘溢出的美,徒增使人心烦的噪音”以声衬 静,用噪音来反衬荷塘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安宁。C.读荷第1段“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中“品味”一词有“仔细欣赏,仔细研究”之 义,这句话引领全文,点明主旨。D.读荷第5段中写菊花、梅花、牡丹,用菊花的风节、梅花的勇毅、牡丹的高贵 与艳丽
7、衬托荷花圣洁而美丽。27 .“没有孤独感的人,应该是可耻的,不能品味寂寞的人,也是可怜的”有着深刻含意, 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文意阐释其含意。28 .结合读荷全文,概括荷花“圣而美”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如何借鉴荷花 的品性。29 .这两篇文章和荷塘月色都写到了荷(莲)塘,都写到了荷(莲),但在所表达 的思想情感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这两篇文章 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今天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 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荷
8、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 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 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时,尽情倾洒于 眼前的荷塘。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植 根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 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 的显出一
9、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我折上了这一小路。三两个戴着耳机、口里 正在默默记诵的清华学子与我擦肩而过。左边一列高高土坡,密植森森柏树,黑压压一 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时不时瞟我一眼。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 凉。莲桥那边路灯下一学子在踱步捧读。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 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 青黑青,上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石碑,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上的“荷 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 光影,我
10、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 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 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七十多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 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 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 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 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 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
11、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 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 了。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 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 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这反而衬托出 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 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周的清寒和阴 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我
12、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 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 多人和事都作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 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 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 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 七十多年前那
13、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恢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 药。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 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j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2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 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有删改)30 .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中,作者描写了想象中的月下荷塘的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B.第段主要运用了呼告的手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出向故人直接倾 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C.文末画波浪线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既深切怀念
14、故人,又对在险恶环 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D.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 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31 .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中“不能释怀”的内容。32 .作者在第段中所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 什么说这是“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六、语言表达33 .给下面文句中划线的句子增加修饰成分,使语意丰富并且符合原文语境。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杨柳的倩影, 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34 .判
15、断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的正误。(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蓊蓊郁郁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她昨晚休息得太晚了,以致今天总是没精打采的。() (3)长春花的嫩枝顶端,每长出一叶片,叶腋间即冒出两朵花。它的花朵特多,花期 特别长,花势繁茂,生气勃勃。() (4) 10天之内建成一所具备1000张床位的医院,这样的速度连西方电视主播也惊叹 不已!() (5)他一向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从不考虑别人,周围 的人都认为他不可言喻!() (6)这个人看起来面红耳赤,身体强健,是个健康的人。() 35 .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一段话,使前后两段话语意相关句式整齐。“江南可采莲,
16、莲叶何田田。你是否总幻想着乘一叶扁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 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气,那股清香已让你沉醉。七、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出生于东海县的朱自清,是我国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背影绿荷塘月 色春匆匆等 的名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成为 的佳作,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 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为挖掘和弘扬朱自清文化,润泽东海城市文明,涵养东海市民品格,作为朱自清先 生的出生地,近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和东海各界高度重视挖掘
17、和弘扬朱自清文化,平明镇和各中小学校在朱自清文化挖掘弘扬上做了大量 的工作。今年是朱自清先生诞辰121周年和逝世71周年,东海县将以此为契机,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 实举措上,更好地传承弘扬朱自清先生的 和宏大艺术造诣。3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熟能详喜闻乐见行之有效高风亮节B.耳熟能详脍炙人口卓有成效高风亮节C.熟能生巧脍炙人口行之有效怀瑾握瑜D.熟能生巧喜闻乐见 卓有成效 怀瑾握瑜3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语言却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 B.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18、 C.语言清丽凝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 D.语言清丽凝练,却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没有华丽的辞藻3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东海县特设立“朱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B.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 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未获过任 何奖项。C.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 自清小荷散文奖”
19、,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D.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朱自清文化,让更多的孩子感受文学的魅力,东海县特设立“朱 自清小荷散文奖”,来稿必须为原创作品,且未在任何报刊上发表过,未获过任何奖项。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李彪,字道固,孝文赐名焉。举孝廉,至京师,李冲礼之甚厚,彪深宗附之。孝文 初,为中书教学博士,迁参著作事。表上封事七条,其一曰: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下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 使贵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其二日:今诚宜准古立师傅,以 诏导太子。诏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事幸甚矣。其三曰:臣谓
20、宜 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其七日:愚谓如有遭 父母丧者,皆得终服。若无其人有旷庶官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帝览而善之,寻皆施行。彪稍见礼遇。诏日:“彪虽宿非清第,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颇堪时用。”其年, 加员外散骑常侍,使于齐。彪前后六度衔命,南人奇其寒博。彪既为孝文所宠,性又刚 直,遂多劾纠,远近畏之。帝宴群臣于流化池,谓仆射李冲日:“李彪之直,是我国得 贤之基。”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等参理留台事。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 异,遂形于声色。冲积其前后罪过,上表日:“去年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其言与 行舛,是己非人,专恣无忌。宜亟投彪于有北
21、,以除奸矫之乱政。”有司处彪大辟,帝 恕之,除名而已。彪寻归本乡。帝将复采用。会留台表至,言彪与御史贾尚往穷庶人恂事,理有诬抑, 奏请收彪。彪自言事枉,帝明彪无此,遣左右慰勉之。听以牛车散载,送之洛阳,会赦 得免。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 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体上往往疮溃,痛毒备极。赠汾州刺史,谥日刚宪。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3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 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B.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
22、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 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C.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 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D.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 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4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名,意思是被君主赠以名号,魏书古弼传:“太宗嘉之,赐名日笔”。B.坟籍,古代典籍,也称“坟典”,古代早期的典籍有“三坟五典”“九丘八索”。C.度支尚书,三国魏文帝始置,秩三品,掌全国财赋统计和支调,相当于汉代计相。D.刺史,“刺”是检核问事,刺史原为监察官,后
23、来成为地方专管军事的长官。4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彪呈奏封事,大胆建言。李彪向皇帝陈述七条建议,其中包括应对住宅、车辆等规定出等级式样,不能违背经书典籍;为太子聘请老师,以利天下。B.李彪深受重用,刚直不阿。李彪被封为员外散骑常侍,六次出使南齐,性格学识令 南人惊异;李彪刚直不阿,对朝臣违法行为多有弹劾,臣僚都畏惧他。C.李彪参预朝政,坚持己见。孝文帝率军南征,李彪兼任度支尚书,参与料理朝廷大 事;与李冲等人意见不同,便显露在脸色上,受到李冲的弹劾。D.李彪弹劾众人,受到报复。孝文帝准备起用李彪,适逢京城留台的表章到来,说李 彪与御史贾尚审问被废太子元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荷塘月色 14.2 荷塘 月色 训练 2023 2024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