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将哲学意蕴寓于丰富的寓言与意象中。与庄子的哲学形态类似,红楼 梦巨大的哲学意蕴寓于精彩的文学形式与审美形式中。庄子既可称为文学家,也可 称为哲学家;曹雪芹也是如此,两者兼得。但迄今为止,曹雪芹还没有庄子幸运,即 还没有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被充分认识。在文学史上有红楼梦的崇高位置,在哲 学史上曹雪芹则一直是缺席者。探讨红楼梦哲学,首先应注意体现于全书的哲学视角,这是曹雪芹的宇宙观,也 是他的哲学观。好的文学作品除了需要具备审美形式之外,还需要有思想,所以作品 总是除了艺术性之
2、外又带思想性。但是具有思想并不等于具有哲学,因为思想不一定 具备特别的视角,而哲学则一定具有某种视角,即某种特别的观照宇宙人生的方法。 这种视角,带有独立价值,甚至带有思想所没有的永恒价值(思想一般只具有时代性、 当下性)。没有视角,就没有哲学。视角一变,哲学的形态与内涵就跟着变。儒林 外史作为一部文学杰作,可以说它很有思想(对科举的批判与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 及人性困境的思索),但不能说它很有哲学,因为整部作品并不具备哲学视角。红 楼梦的哲学属性,首先是它具有自身的哲学视角。红楼梦中有个大观园,而“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 为大观视角或大观眼睛。所谓大观眼睛,用现代的语言
3、表述,便是哲学性的宏观眼睛, 或称没有时空边界的宇宙极境眼睛。红楼梦中帮助主人公贾宝玉“通灵”入世的 一僧一道,就拥有这种眼睛,即具有天眼与佛眼。庄子也把眼睛分为多种,其最 高的“道眼”,也是大观视角。庄子的开篇逍遥游,其大朋鸟的眼睛,也近似“天眼” “道眼”,从九万里高空上俯瞰人间,便看出“大知”与小知”的区别。 庄子用道观物,正是用大观的眼睛观物,这就打破了世俗眼睛对万有万物的人为分类 分割,抵达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的“齐物”境界。正因为具有大观视角,所以红楼梦才有许多独特的发现。贾宝玉发现世间有两种 世界,一个是以男人为主体的浊泥世界,一个是以少女为主体的净水世界。他所努力 的是站立在
4、浊泥世界的彼岸,保持“玉”的灵性与真纯。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眼,而 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见的诗 意世界,这就是贵族少女和Y鬟们所构成的女儿国。在他的意识与潜意识里,这些诗 意生命,正是世界的本体、历史的本体,其重要性连佛陀与元始天尊都难以企及。红 计公式的推导步骤,加快了 “ 1059”导弹天线的设计进程,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 主创新的典范之一。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新鲜的血液。为使航天事业发展 ,陈敬熊积极建立人才培养 体系。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对科技创新极其重要的能将科技星火蓬 勃燎原的年轻科枝人员。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
5、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别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20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画横线处相同的一项是()A.我的指关节钾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B.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C.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D.春天的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反向旅游”是指年轻游客为了避开人潮,选择非著名旅游小城,从而安静、清闲地 度假。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部分原生态、商业化程度较低的小众景点、非著名 旅游城市就受到年轻游客大力追捧。? 一方面,热门旅游景点一到节假日往往人满为患、价格飙升,难免让人 望而生畏
6、。由此,一些非著名旅游小城凭借着相对清静、价格亲民的优势,成了 “冷 门好去处”。另一方面,,各种网络平台一传十、十传百,使一些值得游 玩的小众城市、景点成功出圈。“反向旅游”代表了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从众, 而是对旅游体验、游玩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因此,旅游市场也应加大优质产品的供给, 尤其是对传统的一些热门景区,应该不断升级服务和体验。如果仗着旅游资源丰富、 唯一,便不思进取,热门景区O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 语,不得改变原意。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7、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八、材料作文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吃一堑,长一智”,一般都认为通过反思自己和借鉴他人,人们能汲取过往教训, 变得聪明起来。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唐太宗说“以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些说法都指明了 “长一智”的方 法。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不容易“长一智”,杜牧就曾在阿房宫赋中 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
8、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C2. D 3.C 4.首先将红楼梦与庄子类比,指出曹雪芹既是文学家 也是哲学家;接着通过对比与类比,阐述曹雪芹具有“大观”哲学视角;最后举例 论证大观视角让红楼梦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5.示例:贾宝玉,出身在贾府 这样的贵族门第,本应发愤读书,考取功名,继承家业,但他却抗拒科举仕途,爱好 诗词歌赋,这是他对封建科举制度和仕途的一种反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并未对其思想作出评价”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三段说“刘再复先生在红楼梦 哲学论纲中说:事实上,红楼梦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性的宝藏、文学宝藏,而 且拥有最丰富的哲学宝藏、思想
9、宝藏、精神宝藏。肯定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故选Co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拥有了肉眼可见的哲学思想”说法错误。从材料一最后一段“贾宝玉的眼睛不是肉 眼,而是天眼、道眼,所以他才能发现一个遍布整个人间而且就在你身边但肉眼看不 见的诗意世界”可知,“肉眼可见”不属于大观哲学,不构成条件关系。故选Do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大观”正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哲学视角,我们可称之为大观视角或 大观眼睛。A.这是以微观视角来描写世情。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B.这是以微观视角来描写世情。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C.这是林黛玉以“大观”的视
10、角看到了一般人看不见的世界。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D.这是以微观视角来描写世情。不能支持材料一的观点。6 . A7. B 8. (1)情节方面:照应前文介绍的苏涣人生经历;自然引出后文 杜甫对其诗歌及为人的称赞。(2)人物方面:借诗中少年嫉恶如仇来表现苏涣不惧黑暗势力、一心为民的精 神;用少年受群蜂围攻的遭遇来表现苏涣的人生遭际;用少年的“迷所之”“不 知机”表现苏涣的迷茫与困惑。9.运用形象性语言,营造诗意化意境,如结尾“暮 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的描写;用词、炼句体现出整饬的诗的节奏,如“家家灶冷,户户衣单”“田园荒芜,柴扉空 闭”等;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音韵上表现出诗
11、一般的和谐,如“他一生饱经忧患, 浮萍:有意选用日常生活用语,内蕴却是诗意的,在叙述中,尽可能多地留下空白,给读 者意犹未尽之感,如“杜甫的心里也勾起一缕凄凉的情绪”等。【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这与他感受并经历着的,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生活有关”错误,由原文“虽然没 有租税负担,却是老病缠身,衣食无着”可知杜甫没有租税负担。故选Ao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8 .“直接赞颂”错误,这是侧面烘托。故选B。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情节方面:结合前文“客人姓苏名涣,是潭州刺史崔瑾幕府里的从事。杜甫以前仿佛听人提到
12、过 他。州府里说他是个出没无常的强盗,田野间说他是个杀富济贫的侠土。不久又中了 广德二年的进土,充任侍御使”可知,引用苏涣的诗照应前文介绍的苏涣人生经历;结合后文“杜甫一听这首诗,就知道是苏涣从个人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自然引出后文杜 甫对其诗歌及为人的称赞。人物方面:结合后文“杜甫一听这首诗,就知道是苏涣从个人失败中得到的教训I”可知诗歌是结合 苏涣个人经历写的,诗中的少年其实是他自己的写照。“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借 诗中少年嫉恶如仇来表现苏涣不惧黑暗势力、一心为民的精神;“身如万箭攒”用少年受群蜂围攻的遭遇来表现苏涣的人生遭际;“宛转迷所几。
13、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用少年的“迷所之”“不知机”表现苏涣的迷 茫与困惑。9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阳光照耀着水上的波纹,江上的船只轻轻地摇来摇去”“这时江上风和日暖,像大地 将要回春,“暮霭苍茫,两岸人家疏疏落落地升起几缕炊烟,运用形象性语言,营造 诗意化意境。“家家灶冷,户户衣单”“田园荒芜,柴扉空闭”“老病缠身,衣食无着,用词、炼句体 现出整饬的诗的节奏。“自己一生饱经忧患,用尽心血,写了两千多首诗,描述了民间的痛苦、时代的艰虞 和山川的秀丽;而乾坤莽莽,如今漂泊无依有如水上的一片浮萍”“听着渔夫们的抱怨, 杜甫暗自思忖,十几年来,自己东奔西走,总看见农民身上背着一
14、辈子交不清的赋税; 想不到这里的人也被租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音韵上表现 出诗一般的和谐。“渔夫们觉得这一家人飘流在外,无亲无友,总要有点打算才好”“杜甫的心里也勾起 一缕凄凉的情绪有意选用日常生活用语,内蕴却是诗意的,在叙述中,尽可能多地 留下空白,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如等。10 . Dll. B 12. C 13. (1)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 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2)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蒋彦回的风 范。14.党禁严重时,蒋彦回与黄庭坚交往,收藏其诗文字画;黄庭坚病重时,蒋彦回前往探病,不私自占有黄的作
15、品;在黄庭坚去世后,蒋彦回为其收殓,并送其灵柩回乡。【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在得不到有司赏识之后,就感叹道:“读书人一定要取得富贵之后才算实现理 想吗?,于是他放弃了太学生的身份回到故乡,买了几千卷书籍,并且建造了一座楼 阁来收藏这些书籍。“则叹曰,的”曰,字一般与后文说的话断开,排除ACo“市书数千卷”省略了主语,“市书”是动宾短语,中间不宜断开,“数千卷”是修饰“书” 的,做“书”的后置定语,中间也不宜断开,排除B。故选Do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B.“次其韵,遵照原诗的字数规定进行写作”说法错误,次韵是按照原诗的韵和
16、用韵的 次序来和诗。C.“共其乏困”的“乏困”也是指缺乏的东西。句意:(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 东西。与本文的“乏困”相同。“同其患难而周其乏困”句意:与他们一同经历磨难并且 周济他们缺乏的东西。故选Bo12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而蒋彦回就帮助他家做生意”说法错误,原文为“彦回实经纪其家,同其患难而周 其乏困”,蒋彦回帮助邹道乡家人料理安排家事,并非帮助其做生意。故选C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 “若”,像;“秦越”,比喻的说法,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素”,旧交。(2) “顾 看到;“淡如”,淡定;“风, 风范。14 .本题考查
17、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惟彦回日从之游,藏弃其诗文字画二百余纸”可知,党禁严重时,蒋彦回与黄庭坚 交往,收藏其诗文字画;由“山谷病革,彦回闻之,往见焉乃尽出所著书示日:惟公所欲取之。彦回乃竟 不私片纸”可知,黄庭坚病重时,蒋彦回前往探病,不私自占有黄的作品;由“山谷既卒,为买棺以敛,而以钱二十万,具舟送之归乡云”可知,在黄庭坚去世后, 蒋彦回为其收殓,并送其灵柩回乡。参考译文:蒋彦回名津,是湖南永州人,居住在郡县南面外城之处。他年少时离开家乡进入太学 学习,在得不到有司赏识之后,就感叹道:“读书人一定要取得富贵之后才算实现理 想吗? ”于是他放弃了太学生的身份回到故乡,买了几千卷书籍
18、,并且建造了一座楼 阁来收藏这些书籍。他又修建了一座花园,在花园里种植花草树木,修葺亭台楼榭, 来供自己在园中自在地读书。过不多久,花园里出产玉芝,于是就用“玉芝”来命名 这座花园。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玉芝园,并且赋诗歌咏。那时候,新党旧党斗争激 烈,党禁非常严密,当时的士大夫都有观望畏忌之心。这之前,永州郡守丁注曾经写 过玉芝园诗,黄庭坚的诗就是依次用丁注之诗的韵脚来写的。丁太守见到黄庭坚 的和诗之后很害怕,就把自己原诗韵脚改变了几个来表示与黄诗不同。有一个叫侯思 孺的教授,有一天突然闯入郡里的一个读书人家里,叫人把他家墙上黄庭坚题写的诗 歌割除下来,想用这个作为证据向朝廷举报。主人赶紧铲掉
19、了墙上的诗歌,此事才告 罢休。只有蒋彦回(毫无顾忌)每天与黄庭坚交往游玩,收藏了他二百多幅诗文字画。 黄庭坚也非常高兴给蒋彦回写字作画。第二年九月,黄庭坚病危,蒋彦回听说这件事, 连忙赶去见他。到了之后,黄庭坚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说:“我的身后之事,如果 不托付给彦回你的话,那有托付给谁呢? ”于是黄庭坚把自己写的书都拿出来给他看, 说:“只要你想要的,你都拿走。”蒋彦回竟然没有占有哪怕一张纸的东西。黄庭坚 去世之后,蒋彦回为他买了棺木收殓,又出二十万钱准备好船只,送黄庭坚的灵柩回 他的故乡。又一位元祐党人邹浩(号道乡先生)谪居永州,蒋彦回又追随他并与之交 往,非常高兴。不久,邹道乡又接到被贬
20、昭州的任命,他就把妻子儿女留在永州,在 永州太平寺后面租赁了当地百姓的一间屋子让他们居住,自己才前往昭州。蒋彦回切 切实实地帮助邹道乡的家人料理家事,与他们一同经历磨难并且周济他们困顿的生活。 邹道乡每月写两封信给蒋彦回表示谢意,因为深深地感激他。后来邹道乡复职北归, 他和蒋彦回临别时写的诗歌,现在还是可以见到的。唉!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 操来。像蒋彦回和两位先生的关系,就像秦国和越国一样远,他们平生没有交情。但 他却能思慕向往两位先生的高风亮节,已经是非常贤明的了。况且黄、邹两位先生还 处在野兽毒虫满地奔走、露出獴牙的危急境遇,宾客朋友都抛弃他们而去,他们只能在远离朝廷、荒远寂寞的永州被
21、流放埋没。听到他们的消息就憎恨,没有仇恨也对他 们力口以排挤的人至I处者是。但是蒋彦回即便是到了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也不改变对二 位先生的态度,这是古代仁德贤明之人、同一家族中的血缘之亲以及曾经对他们有恩 而且旧交甚厚的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啊。蒋彦回却做到了,能不说他是品德高尚之人吗? 我来到永州,寻访那座所谓的“玉芝园”的花园,却只看见荒凉破败的废墟上长满野 草罢了。我就打听蒋彦回的子嗣,他有一个叫蒋观言的儿子还在世,年纪已经很大了。 看到蒋观言家里非常贫穷,蒋观言却淡定地住在那里,他仍然具有父亲蒋彦回的风范。15 . B16.首先写梦游江南找不到离人,表现离愁重;然后写写信寄情却无从寄出,表现思
22、念深;最后写弹筝排情却移遍筝柱难抒怨情,表现相思苦。【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销魂,一词前后重叠,写出梦境之乐”错误,根据“觉来惆怅消魂误”分析,“销魂” 一词的重叠,写出梦境之悲。故选Bo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 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找不到离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 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表现离愁重。写完梦中无法找到离人,下片改变念头,想到写信。“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 终了无凭据,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
23、也没寄 出,表现思念深。“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汽 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 也难把怨情抒,表现相思苦。这首词写情从做梦到寄信,到弹筝,节节递进,节节顿挫,又显得沉挚有力,更有一 股郁积、盘旋的力量。17 .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一尊还 酎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岫”“塞”“鬓”“尊”“酹”“匏樽”等。18 .满目疮痍迎难而上后继有人19.他将长期累积总结的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年 轻科技人员,这些年轻科技人员对于科技创新极其重要,他们能将科技星火蓬勃燎 原。20. A【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区 2022 2023 学年 高三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