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降水井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
《新版降水井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降水井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编制根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地质状况12.2.1.土质状况12.2.2.水文状况4第三章降水方案43.1降水方案选取4第四章降水井施工工艺54.1降水井钢筋笼制作54.2成孔抽水5第五章机械设备人员及进度管理管理75.1施工机械配备75.2人员配备75.3进度管理7第六章基坑外侧水位沉降监测8沉降控制技术办法8第七章井点封堵施工87.1降水井封堵方案选取87.2降水井封堵办法87.3降水井后期封堵9第八章现场安全管理98.1施工作业安全管理98.2安全用电技术办法10降水井位置附图10第一章 编制根据序号名称编号1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2项目地质勘察报告3供水水文地质
2、手册(第二册)4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500105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 50497-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7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JGJ 12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BJ 94-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DBJ/T15-20-97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图纸基坑内深井降水方案图规定采用深井坑内降水,依照现场实际状况,图纸中降水井位置与内支撑、桩承台、出土坡道相冲突,施工难度大,影响工期,故,取消位置有冲突集水井,基坑降水采用深井坑内降水,在支护桩及防水帷幕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前减少坑内地下水位。降水井直径为A800
3、,沿基坑底周边布置两排,排间距10m,孔间距30m呈梅花形布置,共布置降水井约48口。抽水降深规定坑底水位降深至承台底如下0.5m,核心筒承台减少至承台底如下4m。2.2地质状况2.2.1.土质状况依照广东省工程勘察院提供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岩土分层及相应岩土层计算参数如下:据野外钻探和测试所获得工程地质资料,经综合整顿,场区地层自上而下由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l)及白垩系(K)基岩等三大类构成。 现将各岩土层分布特点及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层(Qml ) :层序号本层各孔有揭露,厚度为1.506.00m,平均3.43m;层顶高程为1.969.97m,平均4.
4、60m。人工填土层以素填土为主,颜色以灰褐色、深灰色为主,稍湿,松散,欠压实。成分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局部地段见有厚度约15cm混凝土,局部地段以耕植表土为主。本层不推荐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二)、第四系冲积层(Qal): 第四系冲积层(Qal)在场区各孔段均有揭露。土性重要有3层中砂和4层粗砂为主。据其沉积特点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分述如下:1、中砂:层序号4本层除ZK24钻孔外,别的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为3.0025.70m,平均15.24m;层顶高程为-3.345.74m,平均1.20m;层顶深度为1.506.00m,平均3.43m。本层颜色呈灰黄色、灰褐色等,饱和,松散稍密,以松散为主
5、(局部中密),局部夹薄层淤泥质土。该层颗粒不均匀,局部含较多粘粒,局部夹粘性土,分选普通,局部过渡为粉砂砂或砾砂。取扰动砂样41件,实验成果以中砂为主,个别为夹层淤泥质土、粉砂或砾砂,其水上坡角40,水下坡角35。本层进行标贯实验301次,实测击数为以59击为主,校正后平均击数为5.7击。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ak取110kPa。2、粗砂:层序号5本层仅在ZA18、ZA10、ZA13、ZA14、ZA1618、ZA2022、ZA24、ZA26、ZA28、ZA38、ZA41、ZA49、ZK2、ZK611、ZK13、ZK1524、ZK26、ZK32、ZK36、ZK37钻孔有揭露,厚度为1.8018
6、.50m,平均12.25m;层顶高程为-18.15-0.54m,平均-7.59m;层顶深度为3.5028.00m,平均11.66m。本层颜色呈灰黄色等,饱和,稍密中密(以中密为主),颗粒不均匀,含较多粘粒,局部夹粘性土,分选普通,局部过渡为中砂或砾砂。取扰动砂样8件,实验成果以中砂、砾砂为主。本层进行标贯实验127次,实测击数为以1525击为主,校正后平均击数为13.9击。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ak取150kPa。 (三)、白垩系基岩(K)(泥质粉砂岩):白垩系基岩(K)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易形成由中风化岩与强风化岩、微风化岩与中风化岩、强风化岩构成软硬夹层),棕红色为主,分布于地下深部。揭露
7、基岩按其所受风化限度可分为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本层现分述如下: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序号1本层仅在ZA5、ZA6、ZA9、ZA1113、ZA1518、ZA20、ZA24、ZA2628、ZA35、ZA36、ZA40、ZA42、ZA43、ZA45、ZA47、ZK1、ZK8、ZK10、ZK1317、ZK2026、ZK28、ZK30、ZK35钻孔有揭露,厚度为1.0011.80m,平均2.80m;层顶高程为-23.19-12.65m,平均-19.36m;层顶深度为18.7028.20m,平均23.44m。本层颜色以棕红色为主,岩石激烈风化,岩芯呈坚
8、硬土状,含少量风化残留岩屑,本层泡水易软化崩解。本层进行标贯实验13次,实测击数为3340击,校正后平均击数为25.1击,原则差1.638,变异系数0.065,修正系数0.967,原则值24.3击。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ak取350kPa。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序号2本层除ZA35、ZK22孔段外,别的各钻孔均有揭露,且在ZA22孔段重复揭露,厚度为1.0015.50m,平均7.90m;层顶高程为-33.57-14.95m,平均-21.50m;层顶深度为18.7036.00m,平均26.10m。本层颜色以棕红色为主,岩石强烈风化,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含较多风化残留岩块,大某些孔段揭露有与中风
9、化岩互层或夹层,形成软硬夹层,在夹层中取中风化岩样2组,天然湿度抗压强度实验成果为6.06.2MPa。该层由于常夹薄层中风化基岩,进行原位测试较困难,进行标贯实验3次,实测击数为5355击,校正后平均击数为38击。综合其岩性特点,推荐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级。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ak取500kPa。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序号3本层各孔段均有揭露,且在ZA8孔段重复揭露,厚度为1.0018.90m,平均6.20m;层顶高程为-42.42-20.57m,平均-29.47m;层顶深度为23.1046.50m,平均34.02m。本层颜色以暗灰色、红褐色为主,岩芯呈柱状为主。在中风化岩层取岩样28组
10、,据天然湿度抗压强度实验成果为3.586.95MPa,平均5.34MPa,原则差1.323,变异系数0.248,修正系数0.919,原则值4.9 MPa;选8组中风化岩样进行饱和抗压强度实验,饱和抗压强度为2.664.11MPa,平均3.3 MPa,原则差0.700,变异系数0.212,修正系数0.857,原则值2.82 MPa。推荐其中风化岩石天然湿度状态下软化系数为0.50。综合其岩性特点,推荐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级。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ak取1000kPa。4、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序号4本层除ZK13孔段外,别的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为2.908.60 m,平均7.00m;层顶高程为-
11、39.38-24.48m,平均-33.09m;层顶深度为31.0041.80m,平均37.48m。本层颜色以暗灰色、红褐色为主,岩芯呈柱状。取微风化岩样14组,据天然湿度抗压强度实验成果为9.2819.44MPa,平均13.52MPa,原则差2.91,变异系数0.217,修正系数0.896,原则值12.12MPa。选1组微风化岩样进行饱和抗压强度实验,饱和抗压强度为13.4MPa,推荐其微风化岩石天然湿度状态下软化系数为0.40。综合其岩性特点,推荐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级。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ak取3000kPa。2.2.2.水文状况场区地下水重要是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层砂土层中孔隙潜水,另一
12、方面为赋存于基岩裂隙带裂隙水。场区砂层分布较广,地下水水量较丰富,地下水补给重要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及地表径流侧向补给。本次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1.108.80m,平均7.27m;地下水位变幅随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水位年变幅普通在12m左右。场地地下水重要是地表填土层赋存地表水、砂土层中孔隙水和基岩裂隙带裂隙水。第三章 降水方案3.1降水方案选取依照基坑支护图纸,本工程重要采用基坑内深井降水,同步辅以集水明排法排水,以便达到迅速排水,加快工期目。基坑内深井降水重要在支护桩及防水帷幕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前减少坑内地下水位。降水井直径为A800,沿基坑底周边布置两排,排间距10m,孔间距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降水 综合 项目 施工 专项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