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华文部.docx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华文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华文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华文部)(全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n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一、论述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黄亚果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 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 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
2、天,先秦诸子的幸 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二 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 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 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 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 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 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
3、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 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J庄子认为,幸福 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 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 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 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 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
4、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文体不限。失败者对成功者抱怨道:“现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大街还是小路,每条路上都挤满了人, 谁都想获得成功,可从哪儿去找到成功啊? ”成功者平静地说:“那你不妨离开热闹的人群试试。”失败者不解地问道:“怎么,难道离开了人群,就能找到成功吗? ”“是的,其实成功就是这么简单。”成功者说:“只要离开了拥挤的道路,找到一条从 没有人走过的路,那你就算成功了。”参考答案1. c无中生有,“个人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在原文中没有出处。2. C逻辑关系错乱,“修身行道”应该与“不沉溺于物质享受”是并列关系。“从而 就”跟原文的关系不一样。“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
5、步的行动。3. B强加因果,“所以”后面的内容与前文并无因果关系,是对前面内容的解说。4. D5. A【解析】北宋时,实行两京制:东京为汴京,即开封;西京为洛阳。6. B【解析】蔡襄并不担心一人的进退,而是忧心对贤士不能尽其用。7. (1)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 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要求取得效果了。(“日”、第二个“虽”、“责”各1分,句意2分)(2)蔡襄立石为桥梁,梁长三百六十丈,在基底(基础、桥墩)种植牡蛎用它来使桥 梁更稳固,至今人们过海仍依赖于这种方式。(句式1分,“础”、“焉”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
6、。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去 职离开国都,余靖争论救助,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退,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因 为这件事三个人都被贬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讽刺高若讷,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 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取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张贴在幽州旅 馆。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 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掌管谏院事务。蔡襄为进谏之路开放而欢喜, 同时也担心正人君子难以长久立于朝廷,于是上书说:“朝廷增加任用谏官,欧阳修、余靖、 王素一天之间一同任命,朝廷内外互相庆贺。然而担任谏官
7、不难,听取进谏却是难事:听取 进谏不难,采纳诔言、按谏言办事却是难事。他们三人都忠诚刚正,一定能畅所欲言。君主 有过失,不在未出现之前去纠正,流传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这就叫彰扬君主的 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而无实际的效果。”夏竦被罢免枢密使职务,韩琦、范仲淹在位,蔡襄说:“陛下罢免夏竦而任用韩琦、范仲 淹,士大大在朝廷祝贺,百姓也在道路上唱歌庆贺,乃至用饮酒叫喊的方式来表达欢喜之情。 况且贬退一邪人,进用一贤士,难道就能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吗?这是因为一邪被贬退那么其 同类也被贬退,一贤被进用那么其同类也被进用。众邪一同被贬迟,众贤一同被进用,国家 能有不安定太平的吗
8、?虽然这样,但我很忧虑。天下的大势,譬如病人,陛下己经得到良医 了,对之信任不疑,不只使病好了,而且还使百姓长寿。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 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J当时有 旱灾、蝗灾、日食、地震的灾变,蔡襄认为:“灾害的到来,都是由于人事。几年以来,上 天的告诫接连来到,推究之所以导致天诫的原因,是由于君臣上下都有过失,希望陛下能认 真应付它J奏疏出来,听说的人都感到紧张。被提升任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蔡襄更加履 行职责议论朝事,无所回避。吕夷简为平章国事,宰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住处讨论政事,蔡 襄奏请废除。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
9、福建路转运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 上奏请求减少省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进升知制诰,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知开封知府。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第二次任福州知州。移任泉州知州。距离泉州城二十里的万安渡, 人们隔海而渡,往来畏其险恶。蔡襄立石为桥梁,梁长三百六十丈,在基底(基础、桥墩) 种植牡蛎用它来使桥梁更稳固,至今人们过海仍依赖于这种方式。又种植松树七百里来荫庇 道路,闽人刻碑记载他的功德。治平三年(1006),其母亲去世。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 十六岁。乾道年中,赐国襄谥号叫“忠惠”。8. B、(B颔联承接首联,情感由“悲”而添“愁”,“愁伴客”“老随人”言诗人自己;E “风尘”比喻纷乱的社会,此句言
10、四海纷乱貌。评分标准:对一项,得2分;对两 项,得5分)9. 原因:老病漂泊。诗人清晓勉强支撑病体坐起来,觉得自己年老还在漂泊,不禁 愁情满怀。思乡而不得归。诗人看到桃红绿绿,便禁不住眺望故乡,却还在漂泊不能回到 故乡。天下纷乱。诗人说“四海尚风尘”,即天下还是纷乱不堪。(每一点2分,共6分)10、(1)落霞一一,秋水一一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9)悟已往之不谏,知 来者之可追。ll.DE(5 分)12. “家”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13 .内容上:文中这三次追
11、问,传达出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对家、亲情、人生的深沉感 悟,使文章显得含蓄深沉,引人遐思。结构上:照应文章题目,使文章首尾照应,前后勾连, 结构匀称,同时一唱三叹,富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14 .略;15 . B“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踵,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 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 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 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 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
12、出世人和同辈。16 . D(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 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 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17 . A(文中加粗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 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18 .“时不时想”改为“感念”“送了”改为“惠赐”“指出”改为“指正”“前 路”改为“前程”“丁点心意”改为“一片心意”或者“区区此心”。19 .示例:梅花经过严寒的历练,才有了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丽;蚌要经受沙砾
13、的折磨, 才有可能孕育出一颗珍珠;人也要经历风雨,才有可能见到彩虹。因此,当苦难来临,我们 不应害怕,而要把它当成一次成就精彩人生的机会。(语言表达准确、简明2分,符合逻辑 2分,修辞手法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20、立意提示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失败者和成功者就“如何寻找成功”这一问题进行了 讨论。失败者抱怨在人群中难以找到成功,成功者为他指点迷津:“只要离开了拥挤的道 路,找到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路,那你就算成功了。”而成功者的这句话正是整个材料的 关键句,围绕这句话有以下立意:(1)越过藩篱,另辟蹊径;(2)走自己的路,开拓进取;(3)成功就是不走寻常路;(4)拒绝盲从,走向成功。记
14、叙文:记人记事的励志成功的人和事。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 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 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 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 “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 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15、 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 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 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 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 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 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 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
16、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就已经通过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这种幸 福观对后世的许多中国人影响很大。B.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需的, 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C.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 人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D.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天下百姓的幸福 念念不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什么是幸福、
17、怎样才能实现幸福,即便是在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这些问 题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B.不沉溺于物质享受不等同于不追求物质财富方面的幸福,先秦诸子在这方面强调的是要 持一种淡泊的态度,因为他们更看重精神快乐。C.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从而修身行道,先秦诸子认为这样做就不会沉 溺于物质享受。D.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J他主 张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高度赞赏安贫乐道的弟子,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 界、提升人的精神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实验学校 语文 下学 入学考试 试题 华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