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四川省雅安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工智能与文艺新形态庞井君人工智能是指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等功能的科技,其本质是对人的意 识与思维过程的模拟,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等的交叉学科。以色列历史学 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基于大数据和复杂算法的人工智能使当今世界正经 历从智人到“神人”的巨大飞跃,其革命性比从猿到人的转变还要深刻彻底。这样的时代状 况使艺术家获得异常丰富多样、宏阔深刻的思维质料、人生实践和生命体验,为筑就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艺术高峰酝酿崭新土壤。充分发挥人工智能
2、带来的审美和艺术的感悟力、想象力、 塑造力及穿透力,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承担的重要课题。在文艺领域,通过深度学习,微软的机器人“小冰”已经可以写出媲美人类诗人的诗歌, 并出版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人工智能诗集一一阳光失了玻璃窗。在视听艺术领域,美国一 位名为戴维柯普的音乐教授编写出一套计算机程序,用其谱出协奏曲、交响乐和歌剧,此 举在古典音乐界引起巨大争议,但曲子带给人的感动与共鸣是真实的。在造型艺术领域,人 工神经网络已经可以将一幅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分开,向艺术大师学习艺术风格的同时,把艺 术风格转移到另外作品中,用不同艺术家的风格来渲染同样的内容。这意味着人工神经网络 可以精确量化原本许多人文
3、学科模糊含混的概念,并使这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技巧变得 朴实明晰,易于复制和推广。美国迪士尼研究中心和加州理工学院联手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 拍摄一场足球比赛,通过机器自动捕捉精彩画面。而在不远的将来,一个不懂摄影的新手, 手持具有超强运算与通信能力的人工智能照相机,就可以通过物联网和云端技术,与远程数 据中心联系,在摄影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协助下,完成一张有着绝佳光线、色彩、构图的风 景照。我们正处在一个由高科技、互联网、全球化、社会转型等历史潮流交融激荡带来的前所 未有的大变革之中,人工智能是这场变革中最不容忽视的趋势之一。近10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跨越
4、科学与应 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智能+”成为一种创新范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9. “真正的大侠”体现在: 愤世嫉俗,自立门户,为维护公平与善良,体现大侠操守。侠肝义胆,将为国为民的情怀倾注于武侠小说中,体现大侠精神。多情才子,真爱至上,体现出敢爱敢恨,潇洒倜傥的大侠个性。创作文学,塑造正义,感召后人,体现出代代相传的大侠风尚。为人谦逊,对对手惺惺相惜,体现出胸襟宽广的大侠气度。【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 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来确定答案。B项,张冠 李戴。根据原文“
5、为了糊口,在主编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小说”,而创办明报是因为看不 惯当时复杂又腐败的政治风气。故选B项。【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最 后进行辨析,判断正误。C项,艺术技巧理解有误,不是对比手法,只是说自己最像段誉。故 选C项。【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 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围绕问题指向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从而证明金庸是一位“真 正的大侠”,如“由于看不惯复杂又腐败的政治风气,查良镭和
6、同学便自立门户,创办了明 报。在发刊词中,时年35岁的金庸表达了明报的立场:维护公平与善良”,“金庸的 小说从不是单纯的情情爱爱,里面包含了太多国家大义和兄弟情义。这与当时金庸的创作环 境分不开。” “金庸作为一个心怀国家的文人,唯一的武器就是那支笔。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无一不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国家兴亡的动乱年 代。” “金庸的小说则强调正气,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简简单单八个字,却道出金 庸小说的精髓。” “多年之后,在梁羽生的葬礼上,金庸以挽联的形式谦虚回应:同行同事 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即使知道要面对外人的指指点点,他也无法抗拒爱 情的力量,轰轰烈烈地投
7、入到这场真挚的爱情之中。”“他说创作文学(能)培养他一种正 义感、是非感,很好,有什么不好”等,考生根据这些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表述即可。【点睛】实用类选择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 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 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与选项内容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 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 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陈执中传陈执中,宇昭誉,以父恕任,
8、为秘书省正宇,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上复古要道 三篇,真宗异而召之。帝属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建储者。执中进演要三篇,以蚤定 天下根本为说。翌日,帝以他疏示辅臣,皆赞日“善”。帝指其袖中日:,又有善于此者。, 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对便殿,劳问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明道中,安抚京东,进天章阁待制。使还,知应天府,徙江宁府、扬州,再迁工部郎中, 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元昊寇延州,手诏咨访辅臣攻守方略,执中既上对,退,复奏疏日:“元昊乘中国久不用 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辛障延安几至不保。此盖范雍纳诡说,失于戒 严;刘平轻躁,丧其所部。上下
9、纷攘,远近震骇。自金明李士彬族破,而并边篱落皆大坏。 塞门、金明相距二百里,宣列修三城,城屯兵千人,益募弓箭手。寇大至则退保,小至则出 斗。选阁门祗候以上为寨主、都监,以诸司使为卢关一路都巡检,以兵二千属之,使为三晋 之援。熟羌居汉地久者,委边臣拊存之;反覆者,破遂之,至于新拊黠羌,如泾原康奴、灭 臧、大虫族,久居内地,常有叛心,不肆剪除,恐终为患。今军须之出,民已愁叹,复欲遍 修城池如河北之制,及夏须成,使神运之犹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陕西地险,非如河北, 惟泾州、镇戎军势稍平易,若不责外守而劳内营,非策之上也。宜修并边城池,其次如延州 之廊、同,环庆之邪、宁,不过五七处,量为营葺,则科率减
10、、民力苏矣。今贼势方张,宜 静守以骄其志,蓄锐以挫其锋,增士兵以备守御,省骑卒以减转饷,然后徐议荡平,改张节 度,更须主张,将臣横议不入,则忠臣尽节而捐躯矣。”与夏竦同知永兴军,议边事多异同,诏令互出巡边,乃屯泾州,令诸部日:寇籍吾水草, 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表解兵柄,以为兵尚神密,千里禀命,非所以制胜, 宜属四路各保疆图。朝议善之,就知陕州,复徙青州。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 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皇祐初,以足疾辞位,自陈不愿为使相、大学土。拜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 府。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执中乘年丰调丁夫增筑二十里,以,障 横溃。以
11、吏部尚书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朝退,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漏泄。三司 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权势所引者,皆奏罢之,内外为之肃然。以疾赐告,就第拜司徒、岐国公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诏谥日恭。帝篆其墓碑日“褒 忠之碑”。10.对下列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盲/悦守臣/-旦连犯/亭降延安/几至不 保。B.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 保。C.元吴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保。 D.元昊乘中国久/不用兵/窃发西垂/以游兵困劲卒/甘言悦守臣/一
12、旦连犯亭障/延安几至不 保。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一项是A.建储,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帝制:为了保证帝位的顺利传承,按惯例 皇帝一般生前 都要立储、不用别人建议。B.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进行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的称号。C.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的是吏部,主管军务的是兵部。D. “拜”“除”和“擢” “迁” “徙”都属于中国古代官职任免制度。“拜”是授予官职, “擢”是对官员进行提拔,“迁”“左迁”是升职,“徙”是职务变动。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执中有远见卓识,在皇帝年龄大有病的情况下,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议论早立太子,只 有陈执中上演耍
13、三篇,认为要早定天下根本,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也因此升了官。B.陈执中认为对居住在汉地的羌族,应区分对待,对那些长久居住的,要委托边臣安抚他们: 对那些反覆无常的,要打败驱逐他们,而对那些刚刚归附的有叛乱之心的黠羌,要尽加剪除, 以绝后患。C.黄河从商胡一带决口,冲向大名府,陈执中想建造堤岸阻挡洪水,尽管遇到丰年,但事情 也没有办成。D.陈执中办事公道,对那些权贵引荐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统统上奏罢免,朝廷内外 为之肃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复欲遍修城池如河北之制,及夏须成,使神运之犹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答案】io.
14、B 11. C 12. C13. (1)再想像河北的建制那样普遍修筑城池,到夏天必须修成,即使是神仙运输还恐怕不 能够,民力怎么能承受这些呢?(2)敌人凭借我们的水草,掠取边地图谋利益,不除掉(水草),(敌人)将会再来。(陈执 中)命令把水草全部焚烧。【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 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 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句中“元昊”是人名,充当句子主 语,“乘中国久”寓意不通,应是“乘中国久不用兵”,所以排除A、D项。“亭障”是名
15、词, 指边疆堡垒,而“延安”是地名,且“几至不保”的是“延安”,所以“亭障”与“延安” 中间要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 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 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封建王朝一般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清朝康熙皇帝以后,基本打破了这个惯例。皇帝一般生前都要立储,但是有时候还是需要大 臣们的建议;B项,谥号,是对人物一生的功过总结和评价。不仅仅是有功之臣死后的寓含善 意的评价或表扬的称号;有时候也有恶谥;D项,“除”也
16、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迁”中的“左 迁”是贬谪的意思。故选C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 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 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 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想建堤挡水的是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此处犯了张 冠李戴的毛病。故选C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
17、子所在 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关键词:“制”,建制;“成”, 修成、完成;“其”,怎么;堪,承受。第二句关键词:“籍”,凭借;“钞”,掠取;“且”, 将;“悉”,全部。【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 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 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 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18、,有些虚词不 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陈执中字昭誉,因父亲陈恕在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梧州知州。上呈复 古要道三篇,真宗感到惊异而召见他。真宗患病,年岁已高,大臣没人敢说立太子。执中 进献演要三篇,以早早决定天下根本为论点。第二天,真宗把其他奏疏出示给辅佐大臣, 都称赞说“好”。真宗指着衣袖中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取出疏来,就是演要。因 而召执中在便殿应对,真宗垂问了很长时间,提升他为右正言。过了一个月,就立皇太子。明道年中,执中安抚东京,进升天章阁待制。出使回来,任应天知府,移任江宁府、扬 州,再升工部郎中,改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授予右谏议大夫、同知
19、枢密院事。元昊侵犯延州,皇帝亲手写诏书向辅佐大臣咨询访求攻守方略,执中既上对策,退后又 上奏陈述说:“元昊趁中国久不用兵,偷偷在西部边陲发难,用游兵困住劲兵、甜言蜜语取 悦守臣,有朝一日接连侵犯边疆堡垒,延安就差不多不能保全。这是由于范雍采纳欺诈的意 见,失于戒严;刘平轻率急躁,丧其所部。上下纷乱侵夺,远近震动惊骇。自从金明李士彬 族被击破,而沿边屏障都大坏。塞门、金明相距二百里,应并列修建三城,每城驻兵一千人, 增加招募弓箭手。敌人大规模来到就退保城塞,小规模来到就出战。选择门祗候以上的官员 为寨主、都监,以诸司使为卢关一路都巡检,把二千军队隶属于它,使它成为三智的应援。 熟羌久住汉地的,委
20、托边臣安慰存问;反复无常的,击破驱逐。至于刚刚归附的黠羌,如泾 原康奴、灭臧、大虫族,久居内地,常常有叛乱之心,不尽加剪除,恐怕终为祸患。现在军 需之出,百姓已经发愁叹息,再想遍修城池像河北的建制,到夏天必须修成,即使是神仙运 输还恐怕不能够,民力怎么能堪此呢?陕西地势险恶,不像河北,只有泾州、镇戎军地势稍 稍平易,如果不责外面防守而烦费内部营造,这不是上策。应修建沿边城池,其次像延州的 哪、同,环庆的邠、宁,不过五七个地方,估量来营造修葺,那么科赋减少、民力苏复了。 现在敌人气势正张大,应冷静防守以骄其志,养精蓄锐以挫败其锋锐,增加本地士兵以备守 御,减少骑兵以减粮饷转运。然后慢慢议论荡平敌
21、人,调整指挥,更改主张,将臣放纵恣肆 的言论不被采纳,那么忠臣就会尽节而捐躯了。”与夏竦一起知永兴军,议论边事意见多不相同,诏令他们互出巡边,执中就屯驻泾州, 命令各部说:“敌人凭借我们的水草,抄掠边地图谋利益,不除掉(水草),(敌人)将会再 来。”(陈执中)命令把水草全部焚烧。上表请解除兵权,认为兵贵神秘,千里禀承命令, 不是用来制胜的办法,应嘱托四路各自保卫边疆。朝廷赞同他的意见。就地任陕州知1州,再 移任青州知州。于是请求筑城傅海各州,朝廷重新兴起工役,有诏命不准许。执中没有奉行 诏命,终于筑成城池。皇祐初年,执中因脚疾辞去职位,自己陈述不愿意为使相、大学士。授予集庆军节度使、 同平章事
22、、判大名府。黄河在商胡决口,趋向大名,程琳打算修筑堤防,最终没有成功而离 去。执中趁年丰调征民夫增筑二百里,以障蔽横溢溃决的河水。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又被授予 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土。每次上朝退出,关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止泄漏。三司勾当公事及 监场务官,凡因权势所引荐的,执中都奏请罢免,朝廷内外为之肃然。因病赐予诰命,于居所授任司空、岐国公退休,去世,赠太师兼侍中。皇帝下诏赐谥号 为“恭”,皇帝在他的墓碑上用篆文题了 “褒忠之碑”。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
23、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注: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五溪:指湘、黔、川边境的雄溪、 满溪、酉溪、海溪、辰溪等。庚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南北朝著名文学家。侯景之 乱时,奉命出使西魏,遂淹留北方。庾虽身居高位,但一方面深切思念故国乡土,另一方面 又为自己身仕敌国而差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之所以要咏怀庾信,是因为他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 信文章老更成”即是明证。B.安史之乱后诗人居无定所,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社会动荡、生活艰辛、报国无门 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
24、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C.颈联中,诗人杜甫说自己漂泊异地,欲归不得的情景刚好和当年的庾信相反。庾信无赖地 侍奉了多个主人,我这个词客常常为他的行为感到忧伤。D.尾联说庾信晚年写的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惊动江关传之千里,表面在写庾信,实 际上是借古人之杯酒,浇胸中之块垒,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可结合首联分析);暗寓自己 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可结合颈联分析);对庾信凄凉身世表达 了同情,并以庾信自比,抒发自己人生失意之感(可结合尾联分析)。【解析】【14题详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雅安市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