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2025届期末考试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宁国府、荣国府是贾氏先祖宁
2、、荣二国公在世时,官造留下给他们嫡系子孙的,依明律“其父祖有官 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原造房屋,不得以无官违式论”,清律“父祖有官身及,虽曾经断罪者, 其房仍许子孙居住”。事实上,房屋之外,其他车马、衣服等物也不禁止子孙及其家属使用。这些在生活 享受上的特权,使得官吏的家属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而府第、高墙、豪门自然亦成为一般百 姓眼中敬畏羡妒之位势财富的象征了。大门,堪称整个府第对外极具象征性的部分了。所谓“侯门深似海”,除了门饰、间数制度之外,平 常正门又不开,只留两旁东西角门出入,只有喜丧、年节或迎送高官时,才打开直通到底,这都增加了神 秘感及庄严气氛。譬如:第五十三回除夕
3、祭宗祠,二府正门大开一路直到正堂。两门间的街上也设着二府 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不准过。第七十五回尤氏由荣府返家,夜里省得套车,徒步过去时,两边的 门子也把行人断住。这些事例都可见得二府正门甚至面临的街道,也都成为二府的外围领域,含有威吓的 意味。给秦氏办丧事,在会芳园围墙开了一门,起宣坛乐台,尤二姐丧事停灵梨香院,临时开了对街一门。 这都是因为年轻媳妇、贱妾之丧不能由正门出灵,这也可见正门的庄严性不容破坏。(二)园林的性质比宅第更近于艺术,也因此园林布景更可以供小说作者驰骋想象。红楼梦的结构有两大吕纬甫的颓唐之感折射了 “我”的彷徨和空虚,“我”通过吕纬甫这面“镜子”反观自身,决定与原来
4、的 自我身份角色告别,形成新的自我。“我”的苦闷孤独在与吕纬甫的交流后得到化解,寒风和雪片让“我” 觉得很“爽快”,我决定继续战斗,更坚定地前行,即使前路迷茫也要继续前行,深化了文章主题。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 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 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 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
5、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材料二:壬辰,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帝言:“安石不好官职,自奉甚薄,可谓贤者。” 光日:“安石诚贤,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 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 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陈升之既相,帝曰:“升之有才智,晓民政。光日:“但 不能临大节不可夺耳。帝又曰:“王安石何如? ”对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 执拗耳。“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
6、至饥寒流离,况县官督 责之威乎!太宗平河东,立汆法,时斗米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汆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 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 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疏日:“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 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 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 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民之嬴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 凡九上,帝使谓之
7、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10 .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又贻书安石/日/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B.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C.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D.光又贻书安石/日/谄谀之土/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盘庚之迁,指盘庚继位后,为了巩
8、固统治,迁都于殷;王安石以此来表明变法的决心。B.贻书开陈再三,即多次写信反复陈述,与“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句式基本相同。C.诚,文中是如果、果真之义,与苏洵六国论中“诚不得已”的“诚”意义不同。D.之,意为往、到去,与阿房宫赋中“杳不知其所之也”的“之”意义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批判当时士大夫大多“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表明自己将助君有所作为,而不会在其位 不谋其职,点明了反对者言行的实质。B.司马光在君王亲驾迩英殿听进读时,表明了自己反对青苗法的态度,他担心青苗法会和太宗在河东所确 立的和汆制度一样,成为后来之患。C.皇帝对陈升
9、之和王安石评价都很高,想任用二人为丞相,但司马光分别指出了二人的缺点,最终二人都 没有为相,皇帝最后任用了司马光。D.司马光不重禄位自荣,希望能解救生民之患,皇帝让他掌管兵事,他仍多次上疏阐明自己对于变法的观 点,皇帝认为他不应当越职言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僮,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14 .材料二中司马光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答案】10.D11. D 12. C13 . (1)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迁都适宜就采取行动,是他认
10、为正确且看 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2)(如果)有军队来攻打 接下来又有饥荒,羸弱的百姓必定会被抛弃而死在沟壑里,强壮的人必然聚 集而成为盗贼。14 .肯定其有贤德;批评其听信奸人;认为其不懂世事;认为其固执任性(或刚愎自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司马光又写信给王安石说:“谄媚之人,对你而言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 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己。”王安石听了不高兴。“日”后是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内容,主语是“光”,而不是“安石”,所以“安石”和“日”之间 要断开,排除BC;“公”是“卖”的宾语,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
11、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文言句式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B.正确。都是状语后置句。句意: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C正确。如果,果真;确实,实在。意义不同。句意:陛下果真能够不颁行青苗、助役等法/确实是不得已 的事。D.错误。都是“往、到去”的意思。句意:贫穷的人不能偿还就会流散到四方/无影无踪,不知道要去 的地方。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最终二人都没有为相”“皇帝最后任用了司马光”错误,原文明确说明“陈升之既相”,而且司马光 所担任的也只是“枢密副使”。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为”,因为
12、;“故”,缘故;第一个“度”,计划;第二个“度”,考虑。(2) “师旅”,军队;“因”,继,接续,接着;“民之羸者”,定语后置,羸弱的百姓;“为”,成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安石诚贤”可知,肯定其有贤德;由“但性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可知,司马光认为认为其不懂世事;认为其固执任性(或刚愎自用); 由“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可知,司马 光批评其听信奸人;参考译文:材料一: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把不忧虑国事、附和世俗,向众人 献媚讨好当作美德,皇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不去
13、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 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怨恨他的是老百姓啊,并不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 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迁都适宜就采取行动,是他认为正确且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 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在位时间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知 罪;如果您说我现在应该不做任何事,守着以前的成法就行了,那么这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材料二:壬辰年间,王安石推荐吕惠卿担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皇帝说:“王安石不贪好任职为官,自身 日常生活的供养很少,可以说是一个贤人。“司马光说:“王安石确实贤德,但不谙世事而且很固执,
14、这 是他的缺点。又不应当信任吕惠卿,吕惠卿是真正的奸邪之人,却为王安石谋划主持,王安石为其极力推 行,所以天下人一并认为他俩都是奸邪之人。近来又不按资序提拔官员,人心很不服。”司马光又写信给 王安石,说:“谄媚之人,对你而言在当下确实让人顺心痛快,一旦您失了权势,一定会出卖您来显扬自 己。”王安石听了不高兴。陈升之做了宰相之后,皇帝说:“陈升之有才智,通晓民政。”司马光说:“只 是做不到碰到大事而不动摇。”皇帝又说:“王安石怎么样? ”回答说:“有人说王安石为人奸邪,这诋 毁他太过分了,但是他不懂世事,又很固执任性。”皇帝曾亲驾迩英殿听讲读,司马光谈及青苗法的弊端 说:“平民百姓出息借钱,尚且
15、能够蚕食下户贫民,使他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更何况有县官督责的威 仪呢!太宗平定河东,建立和汆法,当时一斗米十文钱,百姓喜欢同官府交易。此后物价贵了而和汆制度 没有解除,于是成为河东永久之患。我恐怕他日的青苗法,也还是这样。”当初,司马光和王安石一向交 好,等到王安石颁行新法,司马光多次写信,反复陈述,又和吕惠卿在经筵辩论,王安石因此不开心。等 到王安石称病不出,神宗于是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辞谢说:“如果我仅仅以禄位使自我荣耀, 而不能挽救百姓的忧患,这是盗窃名器来偏利自身。陛下果真能够不颁行青苗、助役等法,即使不任用我, 那么我受到的恩赐也算很多的。按青苗法贷钱给百姓,使者担心贷钱的
16、人逃避负债,必定令穷人、富人相 互担保,贫穷的人不能偿还就会流散到四方,富人不能离去,必定会要让他们代还。十年以后,穷人逃散 完之后,富人也陷入贫困。常平仓又已经废除了,如果有军队来攻打(发生战争),接下来又有饥荒,羸弱 的百姓必定会被抛弃而死在沟壑里,强壮的人必然聚集而成为盗贼。这是此事的必然发展趋势。“司马光 一共上疏九次,神宗派人对他说:“枢密院,是执掌军事的,百官各有职守,不应当把其他事情作为疏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秋莲刘因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
17、在,莫放扁舟酒易空。【注】刘因,南宋入元的遗民,宋亡后一度被迫仕元,不久借口母病辞归。青房:莲蓬。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诗中将秋莲与自己的境遇联系起来,巧妙寄托坎坷身世和复杂心绪。B.诗歌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描述了秋莲衰弱无助、寂寞无朋的辛酸处境。C “翠减红销”之际的秋莲偏又遭遇“江清月冷”,因而倍添寒惨凄苦的气息。D.白露时节秋风已起,但秋莲并未屈服,用青青莲蓬保全了自己的“晚节”。16.面对秋莲,红楼梦里林黛玉对“留得残荷听雨声”情有独钟,而本诗作者却心生“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的感慨,请简要分析两人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
18、15.D16.林黛玉对“留得残荷听雨声”情有独钟,既表现了林黛玉对清冷残破之美的偏好,也寄寓了林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悲怜和孤苦落寞的心境。本诗中,莲花由盛转衰引发了诗人对世道、人生盛衰变化的慨叹,诗人认为自己虽已衰老,但仍眼明心 亮,劝慰自己尽管处境无奈但不要放纵沉沦,应好好珍惜眼前时光。【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 “但秋莲并未屈服,用青青莲蓬保全了自己的晚节”错。诗歌颈联笔意转深,“秋莲”虽已落尽铅 华,却打算留下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 实也将被横扫殆尽。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
19、而走向衰亡的命运不可避免。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及诗人情感的能力。“留得残荷听雨声”中,“残荷”雨声”通过环境的恶劣展现出林黛玉自身的身自世,这两者视觉与听觉 相结合,表现出人物孤苦之感,根据名著内容可知,也寄寓了林黛玉个人对残破之美的偏好。“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意思是:盛衰变化在我老眼中依然历历分明,不要空着小船上的酒 杯,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前文诗人描写了莲花由盛到衰的变化,但“莲”本身的气节犹在,诗人由莲到 人,想到自己虽然已经“衰老”,但是还应该珍惜眼前时光,表现出诗人不甘落寞、仍想要有所作为的思 想。(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20、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指出采用不同的治国 态度,将导致相反的两种结果。(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 夸张地表现出了阿房宫的雄壮之美。(3)苏洵六国论中,用“, ”两句,展现了六国祖辈先辈们创业的艰辛历程, 写出了他们取得土地的不易。【答案】.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暴霜露 .斩荆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竭”“傲”“覆”“隔”“暴”“滋”“刑”“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
21、字,完成下面小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32%的成都网友表示自己去过都江堰,18%的人群表示自己还将再次前往 都江堰玩耍,都江堰坐落成都西部岷江之上,是中国最出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这座古老的无坝引水工 程并非,而是在漫长的尝试与实践中发展而成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 晶。伫立水边,听着 的涛声,望着水跳跃奔流“卷起千堆雪”,我的心与波涛一同澎湃,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可是,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 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 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的天地?何处有可供安枕的绿
22、洲?好在都江堰有。原生态的都江堰水质干净、水流不断,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 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寻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 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靠立在伏龙观前的堰功道两侧,供人瞻 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仿佛快要窒息
23、、,无处安身,失去生命之泉,没有可供自由呼吸的天 地和可供安枕的绿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第一空: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第二空:震耳欲聋,响彻云霄,震天动地。19 . (1)语句,修改为“根据统计数据”或“统计数据显示(2)语句,修改为“18%的人表示自己 还将再次前往都江堰玩耍”;(3)语句,修改为“都江堰坐落于(在)成都西部岷江之上”20 .原文运用比喻,将“我”比作“快要窒息的鱼”,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清水对“我”的重要;改句将 比喻省去,难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对“我”的重要性。原文三个“何处”构成排比,增强语势,突出 了清泉和绿洲频频告急,我们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石室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