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5——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5——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5——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详细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5- 一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详细解析)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5文言文阅读班级: 姓名:一、文言文阅读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 .将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人/专心致志B.思/援弓缴/而射之C.惟弈秋之为/听D. 一人/虽/听之3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在音节下面标出)思援弓缴(jiio zhu 6 )而射之。为是其智弗
2、若与(y yu )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 非然也()5 .下列句中的“之”具体指什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 上。A.指弈秋的教导B.指鸿鹄C.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O弗若之 矣。6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属于 (选填:设问 句反问句),句子的意思是: 。与:同类、朋党。2.给予。3.推举、选拔。4.选贤与 能。5.介词。yU参加。这里读yti”。4 .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通国之善弈者也”的意思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善”的意思 是擅长。“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意思是让弈秋
3、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弈” 的意思是下棋。“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 的意思是引,拉。“非然也”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然”的意思是这样。5 .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了解“之”所指代的内容,可以先理解各个句子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 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因此,第一个“之”指弈 秋的教导,第二个“之”指鸿鹄。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因此, 这句话的“之”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6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理解。观察句子可知,在提出问题后,文章也回答了问题,因此,这个 句子属于设问句。翻译句子时,
4、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为是:是因为。弗若: 不如。与:通“欤”,语气词,吗。非:不,否定词。然:这样。7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寓意。根据文中句子“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 然也”可知,两个人取得的成就不同,不在于智力,而是在学习时的 专心程度不同。这也告诉我们学习时要专心致志。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 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 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 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
5、人好。难道是 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8 . 得到,获得。 补偿,报酬。 9.匡衡于是在墙 上打了一个洞,让光线从洞里透过来,在微弱的光线下认真读书。 10.囊萤映雪 秉烛夜读 1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1)“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句子意思是: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 的书。“得”在这里的意思是得到、获得。(2)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句子意思是:匡衡于是到他家 去做雇工,却不求得到报酬。“偿”在这里的意思是补偿、报酬。9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乃”是“于是”的意思,“穿”是
6、指打洞、 打穿”,“其”这里代指“邻居家的”,“映”是“照映”的意思。10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题干要求写成语,主要题围绕“勤学”来写,这样的成语有:闻 鸡起舞、悬梁刺股等。11 .本题考查诗句积累。题干要求写诗句,要围绕“勤学苦读”的主题来写。这样的诗句 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 无涯苦作舟。【点睛】参考译文:匡衡,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居家 有蜡烛但光线照不到他家,匡衡于是在墙上打洞引来邻居家的烛光, 让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 衡于是到他家去做雇工,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 奇怪,问匡衡,匡衡说:“我希
7、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听了, 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12 .列子汤问 13.盘盂 14. B 15. 两个小孩 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 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来 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一儿从视觉的角度来说明观点的,另一儿是从触觉的角度来说明 观点的。【解析】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文章讲述了(两小儿争辩 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 事),说明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13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日初出大如
8、车盖,及日中则如盛物的器皿” 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个盘盂。 故“万物的器皿”指的是“盘盂”。14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8. “汤”的古义为热水,今义为食物煮熟后得到的汁水。“今义 为蔬菜的汁水”说法错误。故选B。15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和文言文的理解。曰:说;孰:谁;为:同“谓”,说;汝:你。故句子的意思是: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结合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可知两小儿的观点。结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盛物的器皿,此不为远者小 而近者大乎? “可知,一儿是以视觉的角度来
9、说明自己的观点的。结 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可知,一儿是以触觉的角度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点睛】参考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 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中午的 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 中午的时候离人近一些。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 车上的篷盖,到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 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第二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 的感觉,到了正午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 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
10、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谁对。两个小孩 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16 . h a o jin xu a n s i 17.是叶公非好龙也,夫 似龙而非龙也。 18.室中雕文尽以为龙。 19.叶公见之,弃 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解析】16.本题考查字音辨析。叶公好龙,好读ha o,表示爱好,还有另外一个读音:h a o, 表示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尽,jin,全、都的意思,还有另外一 个读音jin,力求达到极限。弃而还(xudn)走,还同“旋”,转身;夫似(s i )龙而非龙 也,似:好像,还有另外一个读音shi,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 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17
11、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意思是叶公并不是真的 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这句话是 作者对叶公好龙的看法。18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室中雕文尽以为龙”意思是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说明叶 公家里到处都有龙,与“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 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意思一致。19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意思是叶公一 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恐惧而神色不定。结合 短文,真龙来到了叶公家里,叶公却吓的失其魂魄,五神无主。可以 看出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点睛】参考译文
12、:叶公喜欢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被 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 的,恐惧而神色不定。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 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20 . 写字。 放置,放在。 回来。 21.这孩 子是要呕出心来才罢休啊! 22.随感随写的创作方式;呕心沥血 的创作态度。【解析】2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的意思是李贺外 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所以“书”的意 思是写字。(2) “书置囊里”的意思是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所以“
13、置”的 意思是放置,放在。(3) “及暮归”的意思是到晚上回家后。所以“归”的意思是回 来。21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写出语段中的关键词,然后整句话进行翻译。本句话中“耳”的 意思是罢休。整句话的意思是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22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文中李贺把全部精力都放到诗歌创作上。李贺作诗,并不先立题 目,而是注意实地观察,注意积累写作材料。他经常骑一匹瘦弱的小 毛驴,背一个织锦书囊外出游历。每次遇到好题材,吟得佳句,就赶 紧记下来放进书囊,回家后再细细琢磨、整理成篇。李贺这种随时随 地创作的创作方式和呕心沥血的创作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点睛】参考译文:李贺外貌纤细瘦小,
14、双眉相连,手指细长, 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 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 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 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 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23 . 知道。 只。 24.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休息 的场所。 25.人要多读书,否则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解析】23.本题考查字义解释。(1)饥知食:饿了知道去吃,知的意思是知道。(2)惟不知读书:只是不知道读书。惟,也写作“唯二副词, 这里相当于“只是“、“唯独”。24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营:
15、建造;所:场所。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意思是:还能自己 建造巢穴作为休息的场所。25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概括。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思想,一个人 读书读得多了,就会更具有自己的思想,这就是动物和人的差别。一 个不读书的人,别人说什么就去做什么,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没有 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好比行尸走肉。所以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点睛】参考译文: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 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休息的场所。其中更灵异的是,它们 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所以一直不如人。 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26 .
16、 曾经,从前。 有的人。 回答。 27. 从 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没有接受。你平时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赠送的鱼呢? 28.我们不应该贪图小利, 不要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西瓜,眼光要长远。【解析】26.本题考查实词解释。(1)阅读文言文“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可知, 意思是: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不接受。故“昔” 的意思是:从前。(2)阅读文言文“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 ”可知, 意思是:有人问郑国的宰相,说:“你平时爱好吃鱼,什么原因不接 受赠送的鱼呢”故“或”的意思是:有的人,有些人。(3)阅读文言文“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
17、禄,无 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可知,意思是:郑国的宰相回答说: “因力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央去官职,没有体禄也就无鱼可吃, 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故“对”的意思是: 回答。27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的能力。(1)阅读文言文“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可知, 结合全文该句话的意思是: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 相不接受。(2)阅读文言文“或谓郑相日:“子嗜鱼,何故不受? ”可知, 结合上下文“子嗜鱼,何故不受? ”意思是:你平时爱好吃鱼,什么 原因不接受赠送的鱼呢28 .本题考查道理启示。阅读文言文可知,由郑相爱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因为
18、 贪图小利,可能会让自己丢失俸禄,得到的启发是不应该贪图小利, 不要因小失大,眼光要长远。【点睛】译文: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不接 受。有人问郑国的宰相,说:“你平时爱好吃鱼,什么原因不接受赠 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因力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央 去官职,没有体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 辈子有鱼吃J29 . 原因,缘故。 争抢。 放生。 30. 在 正月元旦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对野鸡)有恩德。 捕猎之 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 31.揭露了赵简子这 类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解析】29.本题考查文言文
19、实词解释。解释文言实词要采用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新词义。(1)阅读文言文可知,有邮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将他 们捕获的野鸡进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重重地奖赏了他们。门客问 简子这样做的原因。故:“客问其故”的故的意思是:原因,缘故。(2)阅读文言文可知,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 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 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故:“竞而捕 之”的竞的意思是:争抢。(3)阅读文言文可知,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 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 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
20、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故:“君如欲 生之”的生的意思是:放生。30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 结合。(1)阅读文言文可知,简子说:“在正月初一这天将猎物放生, 是表示(对野鸡)有恩德故“正旦放生,示有恩也。”的意思是: 在正月初一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对野鸡)有恩德。(2)阅读文言文可知,门客说:“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 以争相猎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 姓捕猎它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故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的意思是: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 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
21、失。31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阅读文言文可知,老百姓知道赵简子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 取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赵简子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 猎它们。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写出了赵 简子这类人只讲形式主义,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行为。【点睛】参考译文:有邮郸的百姓,在正月初一这一天将他们捕 获的野鸡进献给简子。简子很高兴,重重地奖赏了他们。门客问简子 这样做的原因,简子说:“在正月初一这天将猎物放生,是表示(对 野鸡)有恩德。门客说:“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 它们,反而使它们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百姓捕猎它们。 捕猎之
22、后再将其放生,恩德补偿不了犯下的过失。”“简子说:“你说 的对。”32 . 擅长 拿着 酬劳 33. 这是内科的事, 你不应该要求我。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欺诈之人。 34.不是好医生,他治病不从实际出发,看问题只看表面,对病人不负责,因 此不是一个好医生。【解析】3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 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自称擅长外科。善:擅长,善于。(2)句意:医生就拿并州剪。持:拿。(3)句意:跪在地上讨要酬劳。酬:酬劳。33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
23、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 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 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 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责:要求。句意为:这是内科的事,你不应该要求我。(2)直:竟然。句意为: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欺诈之人。3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作答此题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句,先了解文章含义,再进行分析。 结合译文来看,这个医生爱财且推脱责任,不是一个好医生,如:我 觉得他不是一位好医生。因为故事中的医者表面上严守职分,内外分 明,实际上爱财无能。医生应有救死扶伤的医德,不能推诿责任。【点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期末 复习 专项 训练 05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详细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