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现代文阅读重难点 检测卷-(含答案)小升初现代文阅读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牵着母亲过马路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 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 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 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 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 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蓝,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 然唠唠叨叨别
2、人不愿听,儿女还能不听?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蓝挎在臂 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一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达学校。母亲那时 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当心我出事,每天都要 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 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 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 的泥石路已经变成了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 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
3、。她的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 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的臂弯上取下篮子, 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侯,每逢过 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 ”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稻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 的鱼网28.城市巨伞是一个奇特的创意,是哪些因素使创作者产生了这 样一个创意设计?(至少概括出两点)O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改变一生的闪念这是我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它让我明 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
4、午觉。突然,电话铃 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而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 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在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 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 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 而又不敢让家里知道,所以,胡扯了 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 为这件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 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 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便急匆 匆地赶了过去。正如她所预料
5、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 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 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 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的嘀咕声中, 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 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 一下, 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 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 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一阵敲门 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
6、容,手 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 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 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 己。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 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 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 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女孩轻轻摇着头说: “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2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O30 . “心中立刻明白过
7、来是怎么回事了” 一句中的“怎么回事” 是指什么事?O31 .小女孩临走时,老师“特意叮嘱”她再来看书的用意是什么?O32 .第段中,“她所预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33 .文中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 分别是什么?o34 .当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 一大堆话”, 请你展开想象,写几句她说的话。参考答案:1 .看到儿子携妻儿回家看望自己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儿时,母亲牵着我过马路今天,我牵着母亲过马路 4. 陪母亲买菜听母亲诉说 带母亲过马路 5.对比 突出母亲爱子情深 6. B【分析】1.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8、结合第一段第一句“周末下 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 我们”可知是因为“我”偕妻儿回家母亲非常高兴。结合第七自然段 “我”对母亲说的话可知是母亲看到“我”主动牵她过马路,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而惊喜和高兴。2 .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结合前文可知“震颤”是因为“我” 看到过马路时母亲熟悉的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这个动作。3 .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写第一次牵手在第段,写母亲 牵手带过“我”马路。第二在第自然段,写“我”主动牵妈妈的手 带她过马路。4 .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自然段主要写“我”陪母亲 去买菜,听母亲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第段主要写“我”牵
9、母 亲过马路。5 .考查理解句子的写作手法和作用。把环境的变化和母爱的不 变作对比,突出母亲对“我”的爱之深。6 .考查文章信息的解读能力。B项与原文不符,文章中的“母亲”指平凡母亲的代表和象征, 并没有指我们伟大祖国。7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8.不能去掉,“左右”表估计,说明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这一过程大约能持 续40亿年,去掉后,过于绝对,“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9.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 10.对资源过度的消耗。11.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10、。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分析】7.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和三自然段主 要从太阳能给地球提供多久的光热进行论述说明,第四到六自然段主 要探讨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 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8 .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回答不能,“左右”表示数量的估 计,如果去掉就改变了句子的意思,不符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 谨性。9 .主要考查说明方法。“4000年、1%、4000万年”都是数字, 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字说明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 巨大了。10 .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结合文章第四自然段“近400年来所 消耗的
11、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 总量!”可知人类自身的威胁指的是资源的巨大消耗。11 .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1)结合第二自然段”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 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 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可知这一过程指的是太阳将持续而稳 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2)结合文章第四自然段可知人类自身的威胁指的是资源的巨 大消耗,因此控制人类自身指的是就是控制人类对资源的巨大消耗。12.,:“ ,!”13. 造就 怯弱 渺小14. 比喻 用“顽皮的小孩”来比喻“浪涛”,形象地写出 了浪涛跳跃不定的样子,
12、与前文中描写的帝国主义的军舰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表达了 “我”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 15.作者告别祖国的原因,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16.求得更好的 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17.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18.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分析】12.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运用。我们常见的 标点符号有:逗号、句号、分号、问号、冒号和引号。本题重点考查 冒号引号的用法。“说着”加冒号和引号,“再见”后加逗号,第二个 “再见”加感叹号和引号。13 .此题考查学生反义词的掌握能力。“毁灭”毁坏,消灭,与“造就”相反。“勇猛”指勇敢有力,与“懦弱”“怯懦”相反。“伟大”十分
13、崇高卓越伟大的事业;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与“渺小”相反。14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文中画线句子用“顽皮的小孩” 来比喻“浪涛”形象地写出了浪涛跳跃不定的样子,与前文中描写的 帝国主义的军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 “我”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与热爱。15 .此题考查学生归纳段落大意的能力。文中第自然段写 了作者告别祖国的原因及对祖国的热爱和依依不舍情。16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分析能力。从文中“我离开中国,为 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 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 来!”可以找到答案。17 .考查文章的写法和表达的感情
14、,细读课文可知:全文是围绕 了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来写的,运用 了反复的手法,直接抒发了 “我”对祖国的热爱和不舍的强烈的情感。18 .此题考查学生续写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理解全文,根据上 文情境组织语言。我们在续写时,要紧扣题目进行续写。19 . 指用脂粉等使容颜美丽 指通过多阅读一流的文章, 多欣赏艺术,多思考,从而改变气质,变得对生活乐观,对生活有信 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20. 感叹 惭 愧 21.不矛盾。这两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化妆的。前者是从 改变表象的角度来谈的;后者是从改变人的体质和气质的角度来说的, 改变容颜等外表的化妆作用不大。
15、 22.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 是在表象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惋 惜之情。 23. CE【分析】19.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所在 的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1)结合原文内容“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 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可以得出“化妆”是指用脂粉等使容颜美丽。(2)结合原文内容“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 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 化妆。”可以得出“化妆”是指通过对好的文章的阅读可以改变气质, 变得更加乐观。20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 从“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
16、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 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象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 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可以看出对化妆师的态度是好奇和轻视,从“没 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可以看出对化妆师的态度是刮目相看,从“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 “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J可以看出对 化妆师的态度是感叹,从“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 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渐愧。”可以看出对化妆师的态度是 从致敬到惭愧。21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语句, 从第五段到第八段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两种说法是不矛盾的,
17、因为这 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化妆的。第五自然段是从化妆对表象的改变 来分析,第八自然段是从化妆对人气质改变的角度来分析。22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主旨和内容的分析,结合原文的主旨分 析,这句话“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 个道理”可以得出改变表象的方法不是只在表象上下农夫,更要从内 里进行改革,改变人的气质。同样这句话也表达出了作者的一种惋惜 之情。2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分 析不恰当的是CE两项。C项中,原文是说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 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 有效得多。E项中,本文的主题并不是在
18、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 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24 . D 25. D 26. D 27. C 28.建筑科技、材料 工业的迅速发展;威努斯基市人口少,冬天太过寒冷,使人难以承 受。【分析】24.考查了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威努斯 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 方”可知答案。25 .考查了对于说明方法的辨析。结合第自然段中“67米(11 层)、60根、60根”中的这些数量词可知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全 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 子。”中将“这些装置”比作“伞”,将“城市”比作“玻璃亭子”, 运和了打比方法的说明方法
19、。26 .考查对于引号作用的辨析。通过阅读可知文中这个巨大的建 筑并是不真正的伞,这里将它称作“伞”是特定的称谓。27 .考查了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第自然段可 知,C项不属于巨伞给居民带来的好处。28 .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概括能力,可结合第二自然段 的阅读概括。结合“每年入冬,风寒雪飘,奇冷刺骨。”“居民们有了 这项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侵袭了。”这一信息可知,作者产 生这一创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让居民不再遭受严寒的侵袭。结合“人 口不足2万”“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可知,这座城市较小, 使建造这样的巨伞成为可能,这是作者产生这样创意的原因之一。29 . 一位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初现 阅读 难点 检测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