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333-2013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32T 2333-2013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T 2333-2013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27.140P55备案号:37611-2013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3332013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urabilityonconcreteofhydraulicengineering2013-05-30发布2013-07-3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333-201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34.1一般规定.34.2设计使用年限.34.3环境作用等级.45设计要求.55.1一般规定.55.2混凝土强度.55.3混凝土耐久性指标.65.4混凝土结构构造.7
2、5.5耐久性附加措施.86施工要求.86.1一般规定.86.2原材料.86.2.1胶凝材料.86.2.2骨料.96.2.3外加剂.96.2.4水.96.3混凝土配合比.96.4混凝土施工.116.4.1模板制作安装.116.4.2混凝土保护层.126.4.3混凝土制备.126.4.4混凝土浇筑.126.4.5混凝土养护.126.4.6混凝土温度控制.136.5混凝土缺陷处理.137检验评价.137.1检验.137.2评价.148运行检测维修.148.1运行.148.2检测.148.3维修.14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评价.15参考文献.16IDB32/T2333-2013前言江苏
3、地处江淮,滨临黄海,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温正负交替频繁,水环境复杂,水利工程混凝土受碳化、冻融、氯离子侵蚀、化学侵蚀等劣化作用影响日益显现。为提高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规范混凝土耐久性技术工作,参照国内相关标准,编制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本规范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排。本规范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朱炳喜
4、,顾文菊,王珍兰,梅国兴,肖志远,张福贵,章新苏,刘伟宝,翟高明,姚文泉,黄根民,蔡一平,陆明志,王小勇。本规范主要统稿人:朱炳喜,周金山。本规范主要审稿人:樊志远,黄海田,吴忠,周金山,王朝俊,赵立华,张利昕。本规范由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负责解释。IIDB32/T2333-2013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阶段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大型、中型和小(1)型水利工程。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混凝土耐久性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5、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4902预拌混凝土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50733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SL27水闸施工规范SL75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19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6、214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34泵站施工规范SL255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316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207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JGJ/T25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与防护技术规程DB32/T2334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1DB32/T2333-201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condition直接与混凝土表面接触的周围环境。3.2环境作用environmentalaction温度、湿度及其变化以及二氧化碳、氧、盐、酸等环境因素对结构的作用。3.3环境
7、类别environmentaltype按不同环境条件对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作用机理所进行的环境分类。3.4环境作用等级environmentalactiongrade每一环境类别下,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腐蚀作用的程度。3.5耐久性durability混凝土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仍能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3.6设计使用年限designworkinglife作为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依据并具有足够安全裕度或保证率的目标使用年限。3.7胶凝材料cementitiousmaterial混凝土中起胶凝作用的水泥和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的总称。3.8掺合料掺量admixturecon
8、cent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质量与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比。3.9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concretewithhighvolumesupplementarycementitiousmaterials胶凝材料中含有较大比例的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需要采取较低的水胶比和特殊施工措施的混凝土。3.10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concretecovertoreinforcement从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2工程规模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级别大型工程100年1中型工程50年2小(1)型工程30年3DB32/
9、T2333-20133.11耐久性附加措施additionalprotectivemeasures在改善混凝土密实性、增加保护层厚度等常规手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所采取的混凝土表面涂层、防腐蚀面层、表面浸渍、透水衬里模板和钢筋阻锈剂等补充措施。3.12透水衬里模板controlledpermeabilityformwork内侧设置专用织物,以引排出混凝土表面的多余水分和裹入的气泡并保湿,可提高表层混凝土密实性的专用模板。4总则4.1一般规定4.1.1混凝土耐久性包括抗碳化性能、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化学侵蚀性能等。4.1.2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重要性,论证、确定
10、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依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水质、土质等环境条件,确定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4.1.3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类别及环境作用等级进行耐久性设计,提出混凝土耐久性能指标和结构构造、施工措施、检查维护等要求。4.1.4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应在初步设计阶段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试验和论证。4.1.5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时,应验证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4.1.6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50年的混凝土,应在现场留置并保存专供耐久性能检测用的试件。4.1.7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定期对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检测评估。4.2设计使用年限4.2.1混凝土设计使用年
11、限一般分为100年、50年、30年等3级。4.2.2新建工程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按表1选用。表1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4.2.3扩建、改建、加固工程的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宜选择30年或50年。3环境类别环境条件环境作用程度环境作用等级构件示例长期位于水下或土中A-A底板、消力池、护坦、铺盖、基桩等所有表面均处于水下或土中的构件室内潮湿环境,非干湿交替露天环境,长期湿润环境B-B泵站电机层等中高湿度环境中的室内混凝土,经常露出水面的底板,不受雨淋或偶尔与雨水接触的露天构件干湿交替环境C-C闸墩、胸墙、翼墙等处于水位变化区的构件,排架、工作桥等频繁受淋雨的构件淡水环境水位变化区、浪溅区、大气区,氯化物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T 2333-2013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 2333 2013 水利工程 混凝土 耐久性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