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同步练习(含答案)经典常谈练习题1.填空。(1)经典常谈是作者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2)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放在首篇。(3)经典常谈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周 易尚书属于“,离骚九章属于“,墨子 吕氏春秋属于“2.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 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 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
2、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 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 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3.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下面 各题。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 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 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 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 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 六是“假借”,语言里
3、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 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地看。那些号令多称 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 “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1)尚书有两种,一种是秦朝博士 所藏的今文尚书,一种是 在孔子旧宅发现的古文尚书。(2)尚书中,除了 “誓”“诰”,还有“命” “谟二请你根据 选段所在篇章的内容,把这四种名称准确地填入下面横线上。一般号令叫“,军事号令叫“ ”,君告臣的话多称 为“”,臣告君的话有的称为“二23 .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文段一】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1899)河 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文段二】他们先
4、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 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 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文段中的“甲骨”中的“甲”是,“骨”是; “刻在甲骨上”的字叫作,这种断定吉凶的方法叫作O24 .阅读下面的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 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 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 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 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
5、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 的形式;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O25 .阅读下面的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文段一】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 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 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汉景帝时,鲁 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 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文段二】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A,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 人。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 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清中叶的
6、丁晏,著尚书余论,才 将真正的罪人A指出。【文段一】中的书就是“五经”中的,其中,伏生的书被后世称为,鲁恭王找到的书则被称为 ;【文段二】中的A是(人名)。26 .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办法,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断章 取义地来解释那些诗篇。后来解释诗经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脚步走。【文段二】是大毛公创始诗经的注解,传给小毛公,在小毛 公手里完成的。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 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 气(1)【文段一】中的“他”是(填人名);毛氏给诗 经做的注解书是。(2)为什么说“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
7、”? 经典常谈练习题参考答案1. (1)朱自清杨振声(2)经史子集说文解字(3)经集子2. A【解析】许慎是东汉人。故选A项。3. (1) C【解析】C项中的“江” “河”是形声字,是形旁, “工” “可”是声符。(2) A.日 BY C.山 D.龟4. (1)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2)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5. (1)小语 将“纪传体”改为“编年体”(2)小畅将“小学”和“大学”调换位置6. (1)学而时习之不义而富且贵其不善者而改之失 道者寡助(2)示例:在学习方面,告诫我们要经常学习,热爱学习,善 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在交往方面,告诫我们要宽以待人,
8、对人忠诚, 讲求义气;在做人方面,告诫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有理想、有志向, 培养自身正气。(任答两个方面即可)7. 苏秦坚忍不拔,善于思考,勤奋刻苦;张仪意志坚定,目标明 确。8. (1)示例:春望描写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战火纷飞, 亲人离散,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顿的景象,反映了当时 国家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2)示例:杜甫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和时代悲剧,表现广大的实 在的人生;他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且杜甫给诗创造了新的境界,引 发后代诗人竞相效仿,对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9. 【任务一:读楚辞】(1)屈原(2)这句诗的表层含义为:光阴如梭,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飘 零
9、的草木。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担心的是楚怀王步入衰残的 暮年他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 一番事业,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忠诚和担忧。【解析】根据文段中“他将怀王比作美人”进行分析,“惟草木 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的“美人”指的是楚怀王,屈原担 心美人迟,其实就是担心楚怀王步入衰残的暮年,政治理想不能实现, 希望自己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为楚怀王效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任务二:读唐诗】(3) A(4) 示例:江雪是铺排。诗人铺排了 “鸟飞绝”“人踪灭” “蓑笠翁”三个印象,突出了 “江雪”的幽静,又运用“千山”“万 径”“绝”“灭,等词,显得更为幽静。10.
10、C【解析】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 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并不是史书,c 项说法有误。故选C项。11. (1) (4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 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指的是不直陈 而用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 般在诗的发端。(2) D【解析】辞赋第十一主要讲述了屈原作离骚的过 程,这一部分介绍了屈原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爱国之情。故选D项。12. 示例:我选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 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是国人诗歌启蒙之,因此深入阅读诗
11、经,不仅可以了解先 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 比、兴的表现手法。13. 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 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 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可以充 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 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 从懦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 身修养。经典常谈文字学许慎说文解字(1)三国演义(或三国志演义) 西游记(2)因为红楼梦是文人写的白话小说,书里的故事互相关 联,“一以贯之二(1
12、)因为墨家坚守“非攻”主义,反对侵略的打仗,只帮助被 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2)在文辞上,汉书比史记更华丽整齐。唐代以前的人崇尚骈文,唐代以后崇尚散文,所以才有了这种现象。(大意对即可)(1)朱自清经典常谈(2)有了文字,人们就会争着做商人,辛苦种地的人就少了。 天怕人的粮食不够吃,所以就降下粟来,让人们存着救急。(大意对 即可)尚书春秋班超班昭(1)因为当时实行科举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八股文的题目都 出自四书,而科举几乎是当时读书人唯一的出路。(2)因为大学中庸的篇幅小,书商往往将它们合印在一 起。通行时间长了,就被大家接受了。(大意对即可)(1)苏秦连横(2)当时各国之间随时可能爆
13、发战争,外交办得好,就能避免 战祸;即使不得不战,也能通过外交与别国联盟。而担任外交任务的, 就是像苏秦一样的游说之士。(1)小篆大篆(或籀文)(2)小篆简化为隶书,隶书简化为楷书。(1)伏生鲁恭王(2)诰誓命谟龟甲(龟的腹甲) 牛骨(牛胛骨)甲骨文(或卜辞) 卜法诗经重章叠句后来发展了字数均齐,韵脚调谐尚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王肃(1)孔子毛传(2)因为孔子之后解释诗经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对诗经 的见解,和毛氏一样断章取义地来解释诗经,以诗证史。作那个意义用。(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汉字“鱼” “口” “耳” “手” “田”等都是象形文字。B. “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同步练习 含答案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三 单元 名著 导读 经典 同步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