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心雕龙》的道器观.docx
《浅论《文心雕龙》的道器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文心雕龙》的道器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论文心雕龙的道器观 内容摘要: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论著作,但却并不局限于论文叙笔,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将传统的道器观熔铸于文章之中,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是一种灌注的脉络,深深根植于文章,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无限回来的“道”的文化,是一种文学与哲学的高度结合,是文论到文化的根本溯源。阐述其和谐统一的道器观有利于维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利于自身文化立足于世界之林。 关键词:文心雕龙 道器观 文化 形而上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无形的,也是无可名状的;器用之物是有形的,因此称为形而下。自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篇中指出:“文心体大而虑周。”此语可以说是定评
2、。大到结构布局纲目篇章,详细到论述行文的思理逻辑,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刘勰的深思熟虑。从文之枢纽“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创作总论到论文叙笔的文体论可谓专心为文,创作论和指责论也不乏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刘勰将其理论体系和情感立于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根源深处,使其获得了古代文化体系与资源的支撑,也使其立论更加充溢文化自信,行文间自有一种踏实和圆满。其中蕴含文化意味的突出特点是贯彻道器相合的总论,笔者在这里试将刘勰的道器观联系全书合而观之,并结合古代文化体系中的道器观简述刘勰文论的重要意义。 原道开篇: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
3、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从这段可以看出刘勰是从天、地来谈文的,不过这并非文学。这里所说的文是一种显现,是象,也可以说是形而下的。但原道篇又是如何贯彻文章的呢?刘勰认为人也是特别重要的一极,属三才之一。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心。心灵产生了,语言也跟着确立,文章当然也跟着显明。可以说人是贯彻道的桥梁,这种宏大的生命意识构筑了其理论体系的根基。细究起来,这种由言、意、象构筑的形而下升华至形而上的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屡见不鲜。在周易系辞上中如此言道: 子曰
4、:“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行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意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行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从这段可以看出圣人充当天人的桥梁,将道、象、意、言贯穿之。这里的乾坤是指天地,乾坤成列,而自然之道也运行其中。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往往是由宏观到微观,由群体到个体,由形而上到形而下。这种观照视野和阐释模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原来就是谈玄的时代,一个擅长清谈的时代当然
5、不会错过道的阐释与承载。因此在整个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刘勰也置于其中,只不过刘勰是从形而上的道起先立论而已。 刘勰论文之始由宇宙天地之道谈起,一气灌注到作为“三才”之一的人类的性灵与文言,而以“天地之心”为焦点。这也正是刘勰相合道器观的体现。立足于形而下的心、物、言并非作者的真意,刘勰在序志篇中讲到: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专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縟成体,岂取驺奭之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有尽的人生尚不行为外
6、物所局限,但文章承载的心愿却是通向道的途径,语言文章是根源,也是家园,它将带领我们通向不行描述的道。可以说是不行为而为之,不行言而言之,因為人必需超越有形的器方能升华与道合一,这种道我将其说明为完满、自由,是至善至真至美的。可见刘勰以道之至高无上为归依,以性灵智术为内蕴,鍳照宇宙大地、日月山川,发而为精美绝伦的文章。由此我们可以把握到作者的基本创作理念和心态:首先是对宇宙自然之道和儒家经学、圣人之道的依归,二是以语言承载人心,可以于此安家立命并坚信不疑。这再次印证刘勰相合为一的道器观。而这也正是古代士人的典型文化心态。 道家就是以“自然之道”界定文学本体,追求“无言之美”的境界。这种诗性传统可
7、以追溯到老庄。老子一书中多次提到道,道是一种观念的预设,但却不局限为形而上的概念,老子五千言明显是在阐释道,详细又与人生发生关联。这时形而上的道已经不是一个挂空的概念,当它向下落实到阅历界时,才对人产生重大的意义。那么老子的道德经实为“得道”经。先详细阐述下老子的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的道与刘勰的道都指向形而上的意义,但并不是虚空的,老子五千言已然与人生相连,更多的是
8、一种“和其光,同其尘”,是人与道的合一,自然也是道与器的合一。 文心雕龙原道所谓“文之为德”的“德”与庄子所说的“天德”之“德”相近相通。庄子在天道中说到: 吾师乎!吾师乎!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彫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庄子洋洋洒洒,在这里就是推崇以虚静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虚空安静与天地,通达与万物,自然而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心雕龙 浅论 道器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