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随堂练习(部编版).docx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随堂练习(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随堂练习(部编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连翘(qi&o)悬殊(shii) 衰草连天(shuai) *草木荣枯(rong)B.侵害(qin) 延迟(yWn) C.孕育(ym) 农谚(y&n) 周而复始(er) 风雪载途(zhai) 冰雪融化(rong)翩然自来(piln) D. 了解(jie)*纬度(wEi) 销声匿迹(ni) 簌簌落下(shu)2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割麦插禾消声匿迹内陆孕育B.北雁南飞冰雪融化抽青物侯C.花香鸟语籁籁落下山脚海棠D.衰草连天草长鹰飞农彦灵敏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
2、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4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B,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C.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D.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
3、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 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5 .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 “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 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 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二、填空题6 .根据课文
4、内容填空。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按照 顺序安排说明内容。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然后用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 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 的重要意义。7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 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4)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三、综合性学习8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
5、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 在其中。(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 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3)活动三: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 了下来。请你帮李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
6、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雁:藏. 八、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 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 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 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
7、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 ,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 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 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 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 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
8、华南丘 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 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 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9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10 .选文是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的?11 .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满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
9、至22日之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 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 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 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 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
10、,还有危险”。 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 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大减弱。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 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 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 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 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
11、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 了对水的期许。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 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 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 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 食物,如赤小豆、蕙技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12 .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 语言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练习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