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关键技术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关键技术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与关键技术设计.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 控制网布设形式 1.3.1水平控制网布设形式 1.三角网 1)网形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位1,2,使互相观测两点通视,把它们按三角形形式连接起来即构成三角网。如果测区较小,可以把测区所在一某些椭球面近似看做平面,则该三角网即为平面上三角网(图1-4)。三角网中观测量是网中所有(或大某些)方向值(关于方向值观测办法见第三章),图1-4中每条实线表达对向观测两个方向。依照方向值即可算出任意两个方向之间夹角。 若已知点1平面坐标(),点1至点2平面边长,坐标方位角,便可用正弦定理依次推算出所有三角网边长、各边坐标方位角和各点平面坐标。这就是三角测量基本原理和办法。 以图1-4为例,待定点3坐
2、标可按下式图1-4计算 (1-1) (1-2) (1-3) (1-4)即由已知,和各角观测值平差值,可推算求得,同理可依次求得三角网中其她各点坐标。 2)起算数据和推算元素 为了得到所有三角点坐标,必要已知三角网中某一点起算坐标(),某一起算边长和某一边坐标方位角,咱们把它们统称为三角测量起算数据(或元素)。在三角点上观测水平角(或方向)是三角测量观测元素。由起算元素和观测元素平差值推算出三角形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三角点坐标统称为三角测量推算元素。 3)工程测量中三角网起算数据获得 在工程测量中,三角网起算数据可由下列办法求得: (1)起算边长 当测区内有国家三角网(或其她单位施测三角网)时,若
3、其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定,则可运用国家三角网边长作为起算边长。若已有网边长精度不能满足工程测量规定(或无已知边长可运用)时,则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仪直接测量三角网某一边或某些边边长作为起算边长。 (2)起算坐标 当测区内有国家三角网(或其她单位施测三角网)时,则由已有三角网传递坐标。若测区附近无三角网成果可运用,则可在一种三角点上用天文测量办法测定其经纬度,再换算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作为起算坐标。保密工程或小测区也可采用假设坐标系统。 (3)起算方位角 当测区附近有控制网时,则可由已有网传递方位角。若无已有成果可运用时,可用天文测量办法测定三角网某一边天文方位角再把它换算为起算方位角。在特殊状况下也
4、可用陀螺经纬仪测定起算方位角。 (4)独立网与非独立网 当三角网中只有必要一套起算数据(例如一条起算边,一种起算方位角和一种起算点坐标)时,这种网称为独立网。图1-5中各网都是独立网,其中(a)称为中点多边形,是三角网中惯用一种典型图形。 如果三角网中具备多于必要一套起算数据时,则这种网称为非独立网。例如图1-6为相邻两三角形中插入两点典型图形。和都是高档三角点,其坐标、两点间边长和坐标方位角都是已知。因而,这种三角网起算数据多于一套,属于非独立网,又称为附合网。图中、为待定点。图1-5 图1-6 2.导线网 导线网是当前工测控制网较惯用一种布设形式,它涉及单一导线和具备一种或各种结点导线网。
5、网中观测值是角度(或方向)和边长。独立导线网起算数据是:一种起算点坐标和一种方向方位角。 导线网与三角网相比,重要长处在于: (1)网中各点上方向数较少,除结点外只有两个方向,因而受通视规定限制较小,易于选点和减少觇标高度,甚至不必造标。 (2)导线网图形非常灵活,选点时可依照详细状况随时变化。 (3)网中边长都是直接测定,因而边长精度较均匀。 导线网缺陷重要是:导线网中多余观测数较同样规模三角网要少,有时不易发现观测值中粗差,因而可靠性不高。 由上述可见,导线网特别适合于障碍物较多平坦地区或隐蔽地区。 3.边角网和三边网 边角网是指测角又测边以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网。如果只测边而不测角即为三边网
6、。事实上导线网也可以看做是边角网特殊状况。 上述3种布设形式中,三角网早在17世纪即被采用。随后通过前人不断研究、改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逐渐形成为一套较完善控制测量办法,这就是“三角测量”。由于这种办法重要使用经纬仪完毕大量野外观测工作,因此在电磁波测距仪问世此前年代,三角网是布设各级控制网重要形式。三角网重要长处是:图形简朴,网精度较高,有较多检核条件,易于发现观测中粗差,便于计算。缺陷是:在平原地区或隐蔽地区易受障碍物影响,布网困难大,有时不得不建造较高觇标。 随着电磁波测距仪不断完善和普及,导线网和边角网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前者,当前在平原或隐蔽地区已基本上代替了三角网作为级别
7、控制网。由于完毕一种测站上边长观测普通要比喻向观测容易,因而在仪器设备和测区通视条件都容许状况下,也可布设完全测边网。在精度规定较高状况下(例如精密变形监视测量),可布设某些测边、某些测角控制网或边、角全测控制网。 4. GPS网 进人20世纪90年代,随着GPS定位技术在国内引进,许多大、中都市勘测院及工程测量单位开始用GPS布设控制网。当前GPS相对定位精度,在几十公里范畴内可达1/1 000 0002/100 000,可以满足都市测量规范对都市二、三、四等网精度规定(二等最弱边相对精度1/300 000)。然而在高程方面GPS测得高程是相对于椭球面大地高,而水准测量求出则是相对于大地水准
8、面高程,由图1-3可知两者之差就是大地水准面差距。当前在大多数状况下,其值难以精准决定,因而GPS暂时只能用于平面级别控制网布设。图1-7 当采用GPS进行相对定位时,网形设计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接受机数量和作业方式。如果只用两台接受机同步观测,一次只能测定一条基线向量。如果能有三四台接受机同步观测,GPS网则可布设如图1-7所示由三角形和四边形构成网形。其中图(a),(b)为点连接,表达在两个基本图形之间有一种点是公共点,在该点上有重复观测;图(c)、(d)为边连接,表达每个基本图形中,有一条边是与相邻图形重复。 在GPS网中,也可在网周边设立两个以上基准点。在观测过程中,这些基准点上始终设有
9、接受机进行观测。最后取逐日观测成果平均值,可明显提高这些基线精度,并以此作为固定边来解决全网成果,将有助于提高全网精度。1.3.2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水准测量办法布设,其布设原则与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相似。依照分级布网原则,将水准网提成四个级别。一等水准路线是高程控制骨干,在此基本上布设二等水准路线是高程控制全面基本;在一、二等水准网基本上加密三、四等水准路线,直接为地形测量和工程建设提供必要高程控制。按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规定,各级别水准路线普通都应构成闭合环线或附合于高档水准路线上。 工测高程控制网布设也应遵守分级布设原则。 关于工测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都市测量规范规定,可以采
10、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作为工测高程控制网或专用高程控制网基本。首级水准网级别选取应依照都市面积大小、都市远景规划、水准路线长短而定。首级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加密网可布设附合路线、结点网和闭合环。只有在山区等特殊状况下,才容许布设水准支线。三角高程测量重要用于山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点高程测定。应特别指出是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近年来通过研究已普遍以为该法可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也有人以为可以代替三等水准测量。因而都市测量规范规定依照仪器精度和通过技术设计以为能满足都市高程控制网基本精度时,可用以代替相应级别水准测量。1.4 控制测量作业流程用于工程测量控制测量,普
11、通作业流程是:接受任务后来,先收集本测区资料,涉及小比例尺地形图和去测绘管理部门抄录已有控制点成果,然后去测区踏勘,理解测区行政从属,气候及地物、地貌状况、交通现状、本地风俗习惯等。同步踏勘原有三角点、导线点和水准点,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现状。在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基本上进行控制网技术设计。既要考虑控制网精度,又要考虑节约作业费用,也就是说在进行控制网图上选点时,要从各种方案中选取技术和经济指标最佳方案,这就是控制网优化问题。依照图上设计进行野外实地选点,就是把图上设计点位放到实地上去,或者说通过实地选点实现图上设计目。固然,在实地选点时依照实地状况变化原设计亦是常用事。为了长期保存点位和便于观
12、测工作开展,还应在所选点上造标埋石。观测就是在野外采集拟定点位数据,其中涉及大量必要观测数据,亦具有一定多余观测数据。计算是依照观测数据通过一定办法计算出点最适当位置。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图上设计实地选点造标、埋石观测计算控制测量任务是精准拟定控制点空间位置。其作业流程还可简化为如下三步:1)选定控制点位置按工程建设精度规定,并结合详细地形状况,在实地拟定控制点点位,并将其标志出来。其工作环节涉及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图上设计,实地选点,造标、埋石。2)观测 用精密仪器和科学操作办法将控制网中观测元素精密测定出来。3)计算用严密计算办法将控制点空间位置计算出来。计算环节涉及归算(将地面观测成果归算至
13、椭球面上);投影(将椭球面上归算成果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平差(在高斯平面上按最小二乘法进行严密平差)。2.1 国家水平控制网布设原则和方案2.1.1 布设原则 国内幅员辽阔,在大某些领域(约9 600 OOOkm2)上布设国家天文大地网,是一项规模巨大工程。为完毕这一基本工程建设,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相称困难状况下,国家专门抽调了一批人力、物力、财力,从1951年即开始野外工作,始终延续到1971年才基本结束。面对如此艰巨任务,显然事先必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某些基本原则,用以指引建网工作。这些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足够精度;应有足够密度;应有统一规格。现进一步阐述如下。1.分级布
14、网、逐级控制 由于国内领土辽阔,地形复杂,不也许用最高精度和较大密度控制网一次布满全国。为了适时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需要,依照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原则是十分必要。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一等三角锁尽量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一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或同步)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2.应有足够精度 控制网精度应依照需要和也许来拟定。作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一等控制网,应力求精度更高些才有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为了保证国家控制网精度,必要对起算数据和观测元素精度、网中图形角度大小等,提出恰当规定和规定。这些规定和规定均列于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
15、导线测量规范(如下简称国家规范)中。3.应有足够密度 控制点密度,重要依照测图办法及测图比例尺大小而定。例如,用航测办法成图时,密度规定经验数值见表2-1,表中数据重要是依照经验得出。表2-1 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密度规定测图比例尺每幅图规定点数每个三角点控制面积三角网平均边长级别1:50 0001:25 0001:10 0003231约150km2约50km2约20km213km8km26km二等三等四等 由于控制网边长与点密度关于,因此在布设控制网时,对点密度规定是通过规定控制网边长而体现出来。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与点密度(每个点控制面积)之间近似关系为。将表2-1中数据代入此式
16、得出因而国家规范中规定,国家二、三等三角网平均边长分别为13km和8km。4.应有统一规格 由于国内三角锁网规模巨大,必要有大量测量单位和作业人员分区同步进行作业,为此,必要由国家制定统一大地测量法式和作业规范,作为建立全国统一技术规格控制网根据。2.1.2布设方案 依照国家平面控制网施测时测绘技术水平,国内决定采用老式三角网作为水平控制网基本形式,只是在青藏高原特殊困难地区布设了一等电磁波测距导线。现将国家三角网布设方案和精度规定概略简介如下。1.一等三角锁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其重要作用是控制二等如下各级三角测量,并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资料。图2-1 一等三角锁尽量沿经纬
17、线方向布设成纵横交叉网状图形,如图2-1所示。在一等锁交叉处设立起算边,以获得精准起算边长,并可控制锁中边长误差积累,起算边长度测定相对中误差。多数起算边长度是采用基线测量办法求得。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发展,日后少数起算边测定已为电磁波测距法所代替。 一等锁在起算边两端点上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作为起算方位角,用来控制锁、网中方位角误差积累。一等天文点测定精度是:纬度测定中误差,经度测定中误差,天文方位角测定中误差。 一等锁两起算边之间锁段长度普通为200km左右,锁段内三角形个数普通为1617个。角度观测精度,按一锁段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测角中误差应不大于。 一等锁普通采用单三角锁
18、。依照地形条件,也可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但对于不能明显提高精度长对角线应尽量避免。一等锁平均边长,山区普通约为25km,平原区普通约为20km。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是在一等锁控制下布设,它是国家三角网全面基本,同步又是地形测图基本控制。因而,必要兼顾精度和密度两个方面规定。 20世纪60年代此前,国内二等三角网曾采用二等基本锁和二等补充网布置方案。即在一等锁环内,先布设沿经纬线纵横交叉二等基本锁(图2-2),将一等锁环分为大体相等4个区域。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为1520km;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测角中误差不大于士1.2。另在二等基本锁交叉处测量基线,精度为1:200
19、OOO。图2-2 图2-3 在一等三角锁和二等基本锁控制下,布设平均边长约为13km二等补充网。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测角中误差不大于士2.5。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形式布设在一等锁环内,四周与一等锁衔接,如图2-3所示。 为了控制边长和角度误差积累,以保证二等网精度,在二等网中央处测定了起算边及其两端点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测定精度与一等点相似。当一等锁环过大时,还在二等网恰当位置,酌情加测了起算边。 二等网平均边长为13km,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测角中误差不大于士1.0。 由二等锁和旧二等网重要技术指标可见,这种网精度,远较二等全面网低。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三、四
20、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是为了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需要。三、四等点以高级别三角点为基本,尽量采用插网办法布设,但也采用了插点办法布设,或越级布网。即在二等网内直接插人四等全面网,而不通过三等网加密。 三等网平均边长为8km,四等网边长在26km范畴内变通。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测角中误差,三等为士1.8,四等为士2.5。 三、四等插网图形构造如图2-4所示,图2-4(a)中三、四等插网,边长较长,与高档网接边图形大某些为直接相接,合用于测图比例尺较小,规定控制点密度不大状况。图2-4(b)中三、四等插网,边长较短,低档网只附合于高档点而不直接与高档边相接,合用于大比例尺测
21、图,规定控制点密度较大状况。(a) (b)图2-4 三、四等三角点也可采用插点形式加密,其图形构造如图2-5所示。其中,插入点图形叫做三角形内插一点典型图形;插入、两点图形叫做三角形内外各插一点典型图形。插点典型图形诸多,这里不一一简介。图2-5 图2-6 用插点办法加密三角点时,每一插点至少应由三个方向测定,且各方向均双向观测。同步要注意待定点点位,由于点位对精度影响很大。规定插点点位在高档三角形内切圆心附近,不得位于以三角形各顶点为圆心,角顶至内切圆心距离一半为半径所作圆圆弧范畴之内(图2-6斜线某些)。 当测图区域或工程建设区域为一狭长地带时,可布设两端符合在高档网短边上附合锁,如图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面 控制 布设 关键 技术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