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练学堂】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同步习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练学堂】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同步习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练学堂】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同步习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姓名:_班级:_一、单项选择题1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A. 增加植被覆盖率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C. 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D. 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答案】D【解析】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在于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下列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推广建设沼气池,以减少牲畜粪便的污染B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C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以减轻害虫的危害D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答案】C【解析】建设沼气池,在一定环境
2、下可产生可燃气体,将粪便再利用;发展垃圾处理的新技术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大量引进害虫的天敌,可能破坏该地区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受损;退耕还林还草可有效保护植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3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生活方式与倡导的“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B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C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D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答案】C【解析】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可以大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焚烧塑料袋产生的有害气体对生物的伤害很大,
3、这就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大了森林的砍伐、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塑料餐盒,废旧塑料不易处理,如果将其焚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并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要是选择填埋的话,无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对土地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不符合“低碳生活”;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4小明设计并实施“探究不同的水质对小鱼生长状况的影响”的实验时,所选取的实
4、验材料(其中包括40条鱼体大小、质量和身体状况等都相同的鱼及饲养的饲料)和饲养工具基本相同,将小鱼随机分成四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作以下的处理(如下表所示)。请问,正常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哪一组小鱼的生长状况将相对较好()组别ABCD小鱼数量/条10101010不断更新的水体蒸馏水新鲜自来水煮沸放凉后的自来水静置几天后的自来水AABBCCDD【答案】D【解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蒸馏水等,不适于动物生长;自来水中除含水外,其中还溶解了一些物质,属于混合物,新鲜的自来水中杂质过多,不利于鱼类生活;煮沸放凉后的自来水,缺少微生物等生物;自来水厂岀厂水中加入的液态氯在水中 迅速溶
5、解于水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原子态氧,原子态氧进行消毒杀菌。静置几天后的自来水,自来水中的杂质已经沉淀,氯气也挥发了,对小鱼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好。5臭氧层的作用是( )A具有吸收热的能力B具有阻挡热的能力C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D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答案】C【解析】臭氧层不具有吸收热的能力,A错误臭氧层不具有阻挡热的能力;大气层外的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保护了人类生存环境;臭氧层不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6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
6、碳中和”工作,下列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不利的是( )A关闭污染企业,排放不合格坚决不生产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C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答案】B【解析】关闭污染企业,排放不合格坚决不生产,可以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提高环境空气的质量,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有利;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增大了森林的砍伐、能量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不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有利;从19世纪后半叶起,
7、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所以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此做法对开展“碳中和”工作有利。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7下列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A节约用水B养成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C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A【解析】节约用水、用电,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
8、全国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不值得提倡。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8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节水节电,绿色出行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答案】D【解析】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利于实现“碳中和”;节水节电,绿色出行,可节约能源,减少
9、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露天焚烧垃圾、秸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降低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环境空气污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9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对肥料的吸收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答案】C【解析】由于DDT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排出,逐级积累,称为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
10、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导致鸟类体内出现DDT而影响其生殖,是环境影响生物;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有些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如鱼生活在池塘里,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当严重干旱,池塘的水消失了,鱼就不能适应环境了。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因此,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有益昆虫,还造成环境体污染,是环境影响生物。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0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我们
11、人类的生活却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藻是一种植物,不能运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就可以断定它是单细胞生物C草履虫的表膜同时具有气体交换、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D如果水体中氮磷过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淡水中称作赤潮,危害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答案】C【解析】衣藻有鞭毛,可以运动;如果在显微镜下只观察到一个细胞,它可能是单细胞生物也可能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草履虫通过表膜(细胞膜)呼吸。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进行,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的功能;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
12、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而不是淡水。大量含有各种含氮、磷的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使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造成许多鱼类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捕捞业、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1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下列关于环境污染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层破坏导致患皮肤癌的概率增加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C酸雨是pH值小于7的雨水D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赤潮和水华【答案】C【解析】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求烈破坏作用的此外线,人类
13、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因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氮废气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现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而略显酸性;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使单细胞藻类能够大量繁殖,造成许多鱼类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捕捞业、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赤潮和水华。因此,C符合题意,
14、A、B、D不符合题意。12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腐蚀建筑物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D酸雨是工厂排放烟雾造成,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答案】D【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酸雨有一定的腐蚀性,能腐蚀建筑物;酸雨PH值小于5.6,呈酸性,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13“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日常生活中不提倡( )A节约使用纸制用品B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中初 试卷 期末 期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80095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