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卷湖南娄底中考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卷湖南娄底中考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卷湖南娄底中考语文试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娄底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阔绰(chu) 荣膺(yng) 歇斯底里 妇儒皆知B. 炽热(zh) 篡改(cun) 刨根问底 言不及义C. 亢奋(kng) 佃农(din) 李代桃疆 抽丝剥茧D. 睥睨(p) 濒临(bn) 雕梁画栋 张目结舌1.D【解析】A. 妇儒皆知妇孺皆知;B.炽热(zh)ch;C.李代桃疆李代桃僵;故选D。2. 下列各句中,加粗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国必须加强合作,携手共进,战胜疫情。B. 园博农庄地处娄底大道南侧,占地
2、宽阔,每逢周末,生意兴隆,门可罗雀,今日亲临,果然不假。C. 奶奶常居乡下,善养生之道,虽已年届八十,仍然精神抖擞,血气方刚,步履矫健,干起活来毫不费力。D. 1921年,在上海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一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宣言震耳欲聋,震醒了麻木的国人。2.A【解析】A.独善其身:意思是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门可罗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与“生意兴隆”相矛盾,与语境不符。C.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年届八十的奶奶”不是年经人,适用对象错误。D.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
3、声音很大。不能用来陈述“宣言”,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故选A。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B.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C. 6月1日,国家新推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不再发生。D. “五一”假期,邮政快递业保持总体安全平稳、高位有序运行的良好态势。3.D【解析】A.重复累赘,可去掉“目前”;B.语序不当,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C.否定词语滥用,可去掉“不”;故选D。4.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4、. 格列佛游记的童话色彩只是它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作者写这部小说意在讽刺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现实。B. 小说集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D.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作者为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4.A【解析】B.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集,不是“小说集”;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
5、斯特洛夫斯基,不是“俄罗斯作家”;D.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爱情小说。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所以选项中“讲述了作者为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文章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B. 什么是民间历史文献?它一般是指普通民众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账本、日记等。C. “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6、。”D. 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令不少观众感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从历史课本中“活”了起来。5.D【解析】A.引用内容中的句号应该去掉;B.“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可去掉“省略号”;C.句子中的“:”号应该改为“,”号;故选D。6. 下列各句中,对修辞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通感)B.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排比)C. 哪一种办法更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面两种办法都“窝了工”。(反问)D. 一提到孙犁,人们就仿佛看到白洋淀“那一望无际的密
7、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比喻)6.A【解析】B.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C.运用的是设问,不是“反问”;D.“仿佛看到”是想象,不是比喻;故选A。7. 填空。(1)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表达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4)使至塞上中,“_,_”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7. (1)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
8、学则殆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汗青、畔、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8. 你见过篆刻印章(篆刻是将篆书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吗?下列三枚印章的文字,内容为“大雅”的是 _8.【解析】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起笔有方笔、圆笔,尖笔,收笔“悬针”较多。篆刻是将篆书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基于我们对篆书的了解情况,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印章内容为“长寿”。印章内容为“大雅”。印章左边的字明显是“空”,故选。
9、9. 口语交际。青年画家拜访老画家,诉苦道:“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要整整一年。”假如你是老画家,该如何应对为好?9.示例: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解析】本题考查情景说话。根据青年画家的问话,既要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又要含蓄委婉。青年画家急功近利,却执迷不悟,老画家可以这样说:请倒过来试试吧,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意思是说,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从事绘画构思与设计,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不应该只注重画的数量,不注重质量,粗制滥造。10. 图1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图2为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排名,请
10、按要求作答。(1)简述图1反映的近视情况。(2)参阅图2所列视力危害因素,请向青少年朋友提三点预防近视的建议。10.(1)示例:2018年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以上,其中初中生近视率最高,其次是小学生,近视率最低的是6岁儿童。(2)示例:严格控制看手机时间;多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使用平板等电子产品;饮食合理,营养均衡。【解析】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1)图1是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从数据看,全国青少年儿
11、童总体近视率已经超过半数,占到53.6%;且儿童、小学生和中学生近视率呈递增趋势。据此概括即可。(2)图2为青少年视力危害因素,从图表看,主要有手机、缺少运动、不正规配镜、平板、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包含习惯几个方面。从以上因素中选择三个方面,提出预防近视的建议即可。二、阅读(60分)文言类。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
12、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1. 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得之/则生B. 呼尔/而与之C 行道之人/弗受D. 此之谓失/其本心1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
13、的一项是( )A.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B. 死亦我所恶 (讨厌,憎恨)C. 所欲有甚于生者 (在)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获得)1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B. 选文开头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用当时难得的食物(鱼与熊掌)设喻和类比,举例浅近,说理深刻。C. 选文段中“行道之人”“乞人”不愿受侮辱去得到那点饮食来活命,这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D. 选文段中分析了“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三个原因,其中“宫室之美”指国家方面,“妻妾之奉”指自家方面。14. 将
14、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5. 通读选文,谈谈对“本心”的理解和如何守住“本心”。11. D 12. B 13. B 14. 不仅贤明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是贤明的人能够保有本心不丧失罢了。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5. “本心”在本文是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因为人只有拥有“义”,才能分清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15、(也就是本心)。【解析】11.考查朗读节奏划分。D。“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正确句读是:此之谓/失其本心。故选D。12.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乡:同“向”,先前、从前,不是“乡邻”;C.于:介词,比,不是“在”;D.得:同“德”,感激,不是“获得”;故选B。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孟子是战国时期人,不是“春秋时期”;C.不是从“反面举例”诠释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而是从“正面举例”;D.“为宫室之美”的意思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宫室之美”不是指国家方面;故选B1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
16、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这)、心(思想)、丧(丧失)”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万钟(指高位厚禄)、辩(同辨)、于(对)、何加(什么益处)”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孟子所说的“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在本文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是因为还有比生命更为
17、人们所珍爱的“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了。因此,从这个意义说,人只有拥有“义”,就能做到不被“万种”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有“义”,这样也就能够守住人的“本心”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
18、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
19、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古诗类。晨登衡岳祝融峰谭嗣同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注】选自谭嗣同全集,此诗为光绪十七年(1891年)诗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日初
20、镕:旭日初升,若黄金熔化。起龙:使龙腾起而行雨。16.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7. 简析本诗“登高”这一特点。16. 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 17. 本诗是年仅26岁的谭嗣同登上南岳主峰祝融峰,写下的恢宏阔大的诗篇。诗人登临高峰、一览天下,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心情舒畅。表现了诗人年轻活力,奋发向上的精神;抒发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的志向。【解析】16.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
21、现出“画面”效果。“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的意思是:大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边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熔化般的灿烂辉煌,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作答时要抓住“大地”“星星”“天空”“太阳”几个意象,描绘了一幅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17.本题考查对诗词主题的理解。光绪21年秋天,年仅26岁的谭嗣同登上南岳主峰祝融峰,写下的恢宏阔大的诗篇。“身高殊不觉”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觉累,二是不觉高不可攀,可见诗人年轻有活力,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四顾乃无峰”,以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写出了登高使作者涤荡心胸,使之开豁;“地沉星尽没,天
22、跃日初镕”诗人登临高峰、一览天下,不仅视野开阔,而且心情舒畅。仿佛地面都已下沉,众星也尽在脚下;日出时分,光耀夺目。尾联则以夸张的手法将洞庭湖比作“半勺水”,足见诗人气概之宏大,又说湖中之龙即将飞腾升空,抒写了诗人远大的志向。据此概括作答。说明类。【材料一】中国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9月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其中,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按照此前公布的
23、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我国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材料二】2021年4月20日19时51分许,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2021年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天宫二号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发射)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随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材料三】20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初 升学考试 真题卷 湖南 娄底 中考 语文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