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试卷 (2).docx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试卷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试卷 (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湖南省邵阳市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语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前行就是少年的方向、背着沉重的书包,带着家人的殷切期望,聆听着老师的 ( )(恳切耐心地教导),年轻的我们一路踏歌前行,期间有过胆qi,有过徘徊,有过j丧,但回首逝去的岁月后,我们依旧踏着追梦的稳健步伐,让生命的车轮缓缓而执着地转动,驶过稚嫩,驶过天真,驶过冲动,驶向成熟。(1)给加点的字注音。殷切_稚嫩_(2)根据拼音写汉字。胆qi_ j丧_(3)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提示,用正楷字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_1. (1)Yn nn (2)怯 沮 (3)谆谆教诲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A. 在王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李菁同学突然就恍然大悟了。B. 以什么样的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同学们的意见空前一致,真是莫衷一是啊!C. 那位一夜窜红的明星,很快成为学生课后津津有味的话题。D. 作为一名外交家,他的睿智和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2.D【解析】A项“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与“突然”意思重复,使用错误;B项“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与语境意思相反,使用错误;C项“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使用错误;D项“拍案叫绝”形容赞赏至极,使用正确。故选D。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B. 美
3、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D.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C【解析】A项前后不一致,删去“否”;B项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C项正确;D项缺少主语,删去“随着”。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美食节的食物琳琅满目,有印度的飞饼,新疆的切糕,山东的烙饼等馋得人口水直流。B. 读水浒传,我对林冲、武松等人印象最深。C. 妈妈生气地问道:“今天到哪去了,你?”D. 春天是美丽的,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四月则似青柳,绿葱
4、葱的。4.A【解析】A项错误,“省略号”和“等”重复,删去其一。5.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右”为尊。B. 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5.B【解析】B项错误,成语“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6. 古诗文默写填空。(1)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2)_,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赤壁 )(3)长期在非洲担任维和工作的战士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之夜,只能遥祝亲人“_,_。”(苏轼水调歌头)(4)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无数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其中就有教师“_,_”(李商隐无)的无怨无悔,也有离退休老同志“_,_。”(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爱国情怀。6. (1)不见曦月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7. 名著阅读“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又放走,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1)这段文字出
6、自鲁迅的_(作品名称)(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7.(1)狗猫鼠(2)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解析】(1)题考查名著基础知识。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出处,再结合题目要求作答。这段话是出自鲁迅先生狗猫鼠中对猫的描写。(2)题考查名著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原著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答。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创作,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8.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2018年9月11日,湖南省第13
7、届运动会(成年组)在部旧举行。这是邵阳首次承办全省大型综合性赛事,这一赛事,也是一次邵阳820余万人民携手共赴的“文明之约”,面对信任和重托,开放堀起中的新邵旧举全市全力,用满腔热情和扎实行动,办好一场漂亮的省运会,展示市民新风彩,展现城市新风貌。材料二(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2)材料二是湖南省第13届运动会会徴,其主题为“衡邵同运,三湘共赢”,仔细观察,请选择介绍会的一个构图要素,并简要说明其寓意。(3)为实现邵阳人民的小康梦想,全体邵阳人民要同心协力,积极进取。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为邵阳的未来发展做些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8.(1)11日省13届运动会在邵阳举
8、行(邵阳首次承办的大型赛事省13运11日举行)(2)整个构图由三个元素组成:红色的体育圣火,寓意湖南体育事业的红红火火;展翅飞翔的大雁,构成数字1,代表行稳致远、奋勇争先,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省域副中心、最美地级市的衡阳;奔跑造型的邵阳首拼字母S,构成了数字3,代表正加快对外开放,加速建设“两中心一枢纽”的邵阳。会徽整体寓意为吉祥圣火照耀下的衡阳、邵阳,同办省运,共铸辉煌。(一点即可,也可有自己的理解)(3)首要的是先搞好自己的学习;其次积极参与城市的文明建设、环境生态保护等公益活动;努力学习本领,将来回报家乡,为邵阳建设真正出力【解析】第(1)题考查新闻概括。答题注意要点齐全和字数要求20字。首
9、先结合材料寻找几个要素,时间:2018年9月11日;地点:邵阳;事件:13届运动会。然后结合字数要求进行删减,完善答案。第(2)题考查图文转换。注意构图要素和寓意,结合图例直观的可以看到苍劲有力的中国传统书法,湖北首字母“H”“B”,结合材料中13届运动会,书法也可以看成是数字“13”和汉字“门”,糅合为一个奋力拼搏的运动员造型;结合主题“衡邵同运,三湘共赢”寓意围绕运动、拼搏、共同发展即可。第(3)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回答身份和说话方式,可以从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着眼,围绕“中学生身边的小事与城市未来”组织答案。古诗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10、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三闾祠(清)查慎行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注释:三闾(l)祠:位于潮南汨罗。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岁时:节今。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骈死于糟枥之间( )(2)是马也( )(
1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湘兰沅芷年年绿( )10. 翻译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京。11. 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江远山极目回12.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 问所从来,具答之。B.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 孔子云:“何陋之有?”13. “英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英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14. 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
12、出因为(1)“_”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推残:乙文中,作者认为是(2)“_”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9. (1)骈,两马并驾,一同 (2)这样,指示代词 (3)通晓 (4)变绿,意指成长 10. (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屈原被放逐也不能消除他亡国的愤恨,每年到这时,他的死都会引起楚人的伤心。 【解析】且,尚且;欲,想要;等,同样;安,怎么。故译为: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亡国恨:楚国灭亡在屈原死后。但屈原生前秦兵即攻破楚国郢都,屈原作有哀郢。楚
13、人:后代居住楚地的人。哀:指对屈原的同情和崇祀。句意为: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亡国之恨难以消除,此时此刻好像楚国人一样对屈原的同情和哀思。 11.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江远山/极目回。 【解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食马者”,在主谓之间断开;“而”是连词,在“而”前面断开。句子可断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平江远山极目回”的意思是: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句子可断为:平江远山/极目回。 12.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的特点是:者也,或者也,也。被动句中用:为、见、被表被动。倒装句
14、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是判断句。故选B。13. 这两句诗化用典故,一方面回忆了当年屈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也以屈子自喻,暗指自己当世的遭遇,言犹尽,而意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句的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此诗正处于作者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不
15、能为国尽力,屈原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14.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2)“未有庸人不忌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甲文造成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原因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乙文中,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的原因是“未有庸人不忌才”。【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
16、(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把远眺辽阔山河的视线收了回来,三闾大夫沉寂的古祠背城而开。别埋怨当时无人了解你忠心耿耿,历史上没有庸俗小人不忌贤妒才。驱逐流放岂能打消你亡国恨事,逢年过节你总是激起楚人的悲哀!蕙兰白芷年年绿遍湘江沅江两岸,料你英灵总在故土之上沉吟徘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高考加分“瘦身”是
17、怎么回事?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有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
18、到2018年仅剩35个,减幅63,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材料二: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一)对于目前全国各地压加分项目及分值和增加高考加分项目民意情况调查表项目占比态度大幅压缩加分项目及分值增加见义勇为加10-20分支持91.47%3.56%反对4.05%68.44%(二)对于高校不同录取方式的民意情况调查表方式占比态度裸分录取自主录取适当加分录取其它支持51.10%11.73%19.83%17.34%材料三:高考加分背后的民意“温差”“你孩子的分数在全省排多少名”,成了高三学生家长们眼下谈论最多的话题。家长们心情纠结的背后,是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现实下,今年全国各地出台
19、的高考加分新政广受社会关注。高考期间,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就高考加分这一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作为普通家长的陈女士对于高考加分有质疑,地告诉记者,大多数的家长对加分高度惕,认为加分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并对一些加分项目表达不满。北京一位既是中学教师又是考生家长的丁先生表示,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改革进程的加快,一些高考加分项目实际上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所考虑,这样,两者在优惠政策的制度设计上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叠。记者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高考加分,今年19岁的张桓(化名)2012年高考课分”全县30名的他进入录取环节后,名次跌至70多名,最后无缘自
20、己心仪的学校。张桓的经历,实际上折射出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无法遮蔽的劣势。陕西师范大学史赧碰教投认为,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区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与民意存在较大的“温度差”。15. 根据材料一,请分析国务院、五部门相断出台了给高考加分“瘦身”的政策之后,全国各地高考加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16. 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17.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B.
21、 被调查区域内的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都反对高考加分。C. 受访者绝大部分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认为这样更能体现社会公平性。D. 由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高考加分机会,出于对自己孩子公平的考虑,受访者更期待国家取消各种高考加分项目。18. 结合三则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考加分的看法。15. 加分项目逐年减少,到2018减幅63,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 【解析】通读材料一,根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一句,可看出高考加分的分值减少;根据“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
22、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可见项目也大幅减少;根据“各地普遍降低了地方性加分项目分值,缩小了适用范围”还表现出加分适用范围的缩小。16. 画图表、列数据、作比较等。用图表,清晰、醒目的把要说明的对象及内容展示给读者,一目了然,信息全面,说服力极强。 【解析】阅读材料二,给出两个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的统计图表,表格中给出相关的统计数据,是画图表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以图表的形式,可以让说明一目了然,读者快速了解主要信息;列数据主要是为了增强说服力,让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状特点了解的更准确。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出作用即可。 17. B 【解析】解答此题
23、要注意从材料中找出与选项内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得出答案。ACD三项正确;B项有误,材料三中表述的是“被调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农村考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缘高考加分”,同时材料中并没有指出他们对高考加分持何种态度,所以选项中的“都反对高考加分”过于绝对化。故选B。 18. 高考加分有存在的必要,对于鼓励少数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人的子女,个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减少加分的项目,严格加分的制度和审核就可以了。【解析】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解答此题要根据材料中阐述的“高考加分”的改革,表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即可。可结合自己的实际,结合材料中表述出的某一点来重点阐述。比如身在农村,在体育、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模拟卷湖南邵阳中考语文试卷 2 2024 年初 升学考试 模拟 湖南 邵阳 中考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