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试卷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解析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试卷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真题试卷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试卷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请同学们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答题前定要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与运用(2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秕谷(b) 秀颀(q) 恣睢(z) 怒不可遏()B. 倜傥(t) 丘壑(h) 囫囵(h) 随声附和(h)C. 殷红(yn) 寒噤(jn) 拮据(j) 惟妙惟肖(xio)D. 亵渎(xi) 襁褓(bo) 瞥见(pi) 忧心忡忡(chng)【答案】C
2、【解析】【详解】考查字音。C.殷红(yn)yn,拮据(j)ji;故选C。2. 下列句子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篷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B. 作为观查中国经济的窗口,旅游市场的回暖,章显了消费的澎湃活力。C. 树木必须因木而异,因地治宜;育人也需要把握成长规律,因才施教。D. 广大青年在祖国万里长空放飞梦想,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字形。A.篷勃蓬勃;B.观查观察,章显彰显;C.因地治宜因地制宜,因才施教因材施教;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特种兵式”旅游、淄博“赶烤”“一起去看音乐节”眼下,这
3、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的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消费。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给了年轻人一个“说走就走”的理由。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 )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让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的朋友。(摘选自经济日报2023年5月13日,有改编)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乐不思蜀 心驰神往 热情奔放 心悦诚服B
4、. 津津乐道 心驰神往 素昧平生 志趣相投C. 乐不思蜀 心旷神怡 素昧平生 心悦诚服D. 津津乐道 心旷神怡 热情奔放 志趣相投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B.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C. 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D. 虽然自然馈赠的青山绿水、历史沉淀的人文景观成为并非是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5.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
5、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B. 歌会个性鲜明、庙会与时俱进,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C. 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走向外面世界的平台D. 个性鲜明的歌会、与时俱进的庙会,可以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答案】3. B 4. A 5. D【解析】【3题详解】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乐不思蜀:(蜀:蜀国)指快乐得不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留恋他乡。津津乐道: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得很开心。结合“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_的话题”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谈论这些旅游新热点成为人们很感兴趣的事,应选择“津津乐道”;第二空,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
6、,一心向往。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结合“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却令年轻人_”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当地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新奇的文化活动令年轻人向往,应选择“心驰神往”;第三空,热情奔放:充满热情的,充满活力、首创精神或应变能力的样子。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结合“让_的年轻人,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年轻人从来不认识,应选择“素昧平生”;第四空,心悦诚服:指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志趣相投:志向、兴趣互相投合,即彼此有着相同的理想和兴趣,因此很投缘,很容易成为知己。结合“在旅游中迅速熟络起来,成为_的朋友”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
7、让从来不认识年轻人成为具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应选“志趣相投”;故选B。【4题详解】考查病句修改能力。“虽然自然馈赠的人文景观、历史沉淀的青山绿水并非成为吸引年轻人到访的关键因素”一句中存在搭配不当和成分赘余的问题,应将“人文景观”“青山绿水”调换位置,并删去“成为”;故选A。【5题详解】考查句子衔接。结合“乡土气息的村晚、乡村特色的村BA,可以提供更多与旅游者互动的手段;传统非遗的手艺、古老节庆的活动,可以提供更多与年轻人对话的方式”的内容内容可知,下一句应与上文句式相同,前半句应为“的”;结合“如此种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相聚在一起的理由”的内容可知,这些活动“提供更多与外乡人交流的平台”;故选
8、D。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 周敦顾,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的作品爱莲说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莲花的赞美,来表达洁身自爱的人生追求。C. 中国古代对不同年龄的表述,颇有特色。如用“黄发垂髫”来借指老人和小孩;男子二十岁称“弱冠”,女子十五岁为“及笄”。D.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新闻注重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有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
9、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故选A。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双减”以来,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大力开展社团活动,打造了一批精品社团课程。同学们兴致盎然,踊跃参加,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7. 【劳动实践】喜爱养花种菜的张明加入了种植社,社长要求他为社团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但他只写出了上句。请你运用相关知识,筛选备选词语,完成下句。上句:默默耕耘播种希望下句:_备选词语:辛勤劳动 攀登高峰 创造 收获 幸福 果实8
10、. 【文化传承】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学社正在开展“我的偶像衡阳籍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请推荐一位你喜欢的衡阳籍历史文化名人,并做简要介绍。9. 【思辩风采】辩论社准备举办社团辩论赛,辩题已经拟好。你赞同正方还是反方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正方:成长路上有好伙伴更重要。反方:成长路上有好对手更重要。我赞同_,理由是_。【答案】7. 辛勤劳动收获幸福 8. 示例:蔡伦。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任尚方令期间。经常到洛阳近郊(今洛阳偃师区缑氏镇附近)收集制作材料,虚心听取建议,经过反复试验,创造了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的造纸术。 9. . 正方 . 篮球之神乔丹的六冠王之旅,自身的超强能力
11、固然重要,但是也离不开教练、队友和技术团队这些“好伙伴”的鼎力支持。好朋友无论在你开心或是落魄的时候都能够在你的身边陪着你,默默的支持你所以好朋友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是很重要的。【解析】【7题详解】考查对联。对联要求: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默默耕耘播种希望”为“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下联可选择“辛勤劳动收获幸福 ”也为“偏正短语+动宾短语”。普通话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换言之,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结合对联平仄的要求,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
12、仄,下联为平,仄起平收的原则可知,“望(wng)”为仄声,“福(f)”为平声。【8题详解】考查文化常识和语言表达。结合识记积累,选取一位你喜欢的衡阳籍历史文化名人,并做简要介绍即可。示例:王夫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 晚年隐居石船山,故后人称之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遗民。“武夷先生”王朝聘之子。中国清代思想家、学者、诗人、词人,“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9题详解】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任选一个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说明理由即可。示例:我赞同反方。好对手,是与人旗鼓相当、可形成良性竞争的竞争者。好对手更加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足之处,促使我们认清自我加以改正。既然是对
13、手,那双方之间必定存在着竞争关系,都想要打败对方。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来自对手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意志。 10. 古诗文默写(1)老师常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来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启发同学们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雁门太守行中“_,_”两句诗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国家的气概。(3)清代诗人龚自珍辞官后,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诺言:“_,_。”(4)人生道路上,有明媚的春光,亦有风风雨雨在中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包含“雨”意象的诗句,请你写出这样的诗句:“_,_”。【答案】 . 学而不
14、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解析】【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罔、殆、君、携”等字的写法。(4)考查古诗词的识记理解。解答时,结合自己的积累,选取有关“雨”的连续两句诗词作答即可。 示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词作,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
15、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前小序起到交代写作时间、缘由等作用。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表达了忧伤难过的感情、消极避世的思想。C. 全词紧扣“月”字来写,情感多次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D. 词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也表达出了普天之
16、下所有人的心愿。12. 李玉同学准备将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的刘梅,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理由。【答案】11. B 12. 合适。诗句意思是“希望你我二人平安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年年一起欣赏明月”,同时表达了思念和祝愿。【解析】【11题详解】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诗人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领悟到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顺意的道理,启示我们要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的苦难,带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故选B。【1
17、2题详解】考查诗句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婵娟”指的是月亮。“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由此可知,适合作为毕业赠言送给同桌。(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阅读下面
18、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谢中书:即谢征,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19、,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缪人(l):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惴栗:恐惧不安。隟(x):同“隙”,指空闲时间。13. 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晓雾将歇 (歇:消散)B. 夕日欲颓 (颓:颓废)C. 穷回溪 (穷:走到尽头)D. 倾壶而醉 (倾:倒出来)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B.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C.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D.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20、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15.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觉而起,起而归。16. 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答案】13. A 14. C 15. (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16.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解析】【13题详解】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有误,句
21、意为: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故选A。【14题详解】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写的是作者与同伴每天的行为,它们的后面都应该停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是说任何一个偏远的地方都去过,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故选C。【15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22、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复,又;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2)句重点词语:觉,睡醒;起,起来;归,回家。【16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甲文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乙文写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作者自称为“僇人”,即
23、有罪之人。用“恒惴僳”(常常惊恐不安)三字概括自己被贬后的心情。这三个字既是作者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又同下文游西山时陶醉一于自然美的欣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柳氏自被贬永州,时时感到屈辱、压抑,政治上失败,才华得不到施展,平生的抱负无法实现,于郁闷痛苦之中,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2024 年初 升学考试 试卷 湖南省 衡阳市 中考 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