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期末将至,湖南师大附中的小文同学开始整理自己的语文笔记。下面是他的语文笔记摘录,请你帮忙审核,帮助他进行复习。【字词迷宫】1. 关于字音字形,小文做了归纳总结,请选出不正确一项(
2、 )A. 常见误读字要记牢读音,如“惩(chn)戒”、“咄咄(du)逼人”、“坍塌(tn)”。B. “哄”是多音字,意为“形容许多人的大笑声”时读“hn”,如哄堂大笑;意为“说假话骗人”时读“hn”,如哄骗。C. 汉字大多是形声字,根据形旁能大致确定意项,很多思想、情感类的字都从心字旁,如怂恿、感慨、安慰、疑惑。D. 形近字要注意区分,“诀别”不要写成“决别”,“分岐”不要写成“分歧”,“帐蓬”不要写成“帐篷”,“云霄”不要写成“云宵”。【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D.分歧:指两人或多人的意愿不一致。应该是“分歧”不要写成“分岐”;帐篷:用帆布、尼龙布等做成的用来遮蔽风雨、日光
3、的东西。应该是“帐篷”不要写成“帐蓬”。故选D。【成语运用】2. 为更好地积累字词,小文决定学以致用,用学过的成语造句,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琪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B. 班干部不能拈轻怕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需要负起自己的责任。C. 小毅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这得益于他对所有的问题都不求甚解。D.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含义的理解。A.沉默寡言:指人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使用正确;B.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怕挑重担。使用正确;C.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
4、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不合语境“小毅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使用错误;D.各得其所: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使用正确;故选C。【病句诊所】3. 下列句子是从小文的笔记中摘录出来的,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谭老师认真研究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使班级变得更加团结。B. 连日雨雪,为了避免同学们进入广益楼时不再滑倒,老师在门口铺上了防滑垫。C.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否用爱心去拥抱这个世界。D. 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使我懂得了战胜困难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A.语序不当,应先“听取”再“研究”;B.否定不当
5、,应删去“不再”;D.成分残缺,介词“通过”和“使”掩盖主语,造成缺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故选C。【语段探微】4. 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话,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A.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 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幅D. 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幅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的角度来考查语言连贯。文段陈述对象自然是南
6、天门。上文谈的是“门”,下文也要以“门”起首,句子才能与之衔接,A、C项换成了“元代石刻”,D项后半句换成了“石刻对联”,故不选;且文末写的是对联内容,上文只有以“对联一副”作结才能与之衔接;故选B。【学以致用】5. 在学习并积累了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之后,小文主动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以下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 小文到同学小康家去玩,临别时对小康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B. 小文对送他生日礼物的好朋友小毅说:“谢谢你的惠赠,我非常喜欢。”C. 小文和同学小帆聊天:“我们家家教很严,家父常常告诫我,要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D. 小文写好了一篇作文想请语文刘老师
7、指导,他把作文本放在刘老师桌上并写了一张字条:鄙人拙作,恳请老师赐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敬谦词。A.表述有误。“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的敬辞。“寒舍”为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因此小文去小康家玩,不能说光临寒舍。故选A。【实践园地】综合性学习(4分)6. 湖南师大附中正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小文邀请你也一起参与其中,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1)小文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了一组材料,其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_(填序号)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
8、再读了。西汉时期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他见邻家灯烛明亮,便在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北宋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宋代文学家苏轼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顾炎武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再次,定期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对2022级年级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
9、查,调查结果如下: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10.1%每读必做5%有时没计划31.3%凭兴趣做22.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2.4%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二是_【答案】(1) (2) . 课外阅读没有计划; . 课外阅读不做读书笔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根据题目内容可知,要选择围绕着“名人读书方法”主题的材料。中介绍了数学家华罗庚读书时,先对着书名思考,而后看作者的写作思路的读书方法;中介绍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因此是在强调读书学习要刻苦;中介绍范仲淹年轻时的苦读经历。
10、因此是在强调学习要勤奋,耐得住苦寒;中介绍了苏轼读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的方法。中介绍了顾炎武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方法来看书。因此并不符合“名人读书方法”这一主题。【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根据调查表中的内容可知,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在“读书计划情况”中,没有计划和有时没有计划的比例分别为58.6%和31.3%,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没有计划;在“读书笔记情况”中,从不做读书笔记的比例为72.4%,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不做读书笔记。因此总结得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外阅读没有计划
11、;课外阅读不做读书笔记。【名句橱窗】7. 小文背诵复习完七年级上册教材上的古诗和文言文,发现它们能按主题进行归纳梳理。请你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帮助小文完成积累卡片。主题古诗文名句秋景不同诗人笔下的秋景中蕴含着不同的情味,有“(1)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萧瑟凄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晴空一鹤排云上,(2)_”的明丽豪迈(刘禹锡其一)。乡愁思亲乡愁、思亲是游子内心最易触发的情感。“(3)_?_”北归的大雁,勾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4)_,_”诗人想象自己回家与妻子团聚的欢乐情景,更反衬出眼前的孤寂凄苦(李商隐夜雨寄北)。为人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
12、时,孔子在十二章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5)_,_ ?”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殷切教导儿子“志当存高远”,对应的名句是“(6)_,_。”【答案】 . 枯藤老树昏鸦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君子乎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藤、霄、雁、愠、泊、致”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与鉴赏(共41分)(一)(6分)小文很喜欢古代诗
13、词,以下是他积累的两首唐诗,请你阅读,和他一起完成后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释】魏二:作者友人。排行第二,名字及生平均不详。潇湘:泛指今湖南一带。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8. 上面两首诗都有对声音的描写,请你说说“子规啼”和“清猿声”中分别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9. 小文课堂善于倾听,课后善于总结,以下是他整理的两首诗的阅读笔记,请你帮忙补充完整。鉴赏锦囊小文的摘抄小文的整理与思考读诗题,了解内容送魏二(1)从标题的_字,可以看出
14、,这是离别诗,它往往表达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品意象,感知诗情(2)送魏二中眼前实景(意象):_、_一切景语皆情语,两个意象渲染了清秋时节凄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析修辞,明确情意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3)“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运用了_修辞。【答案】8. “子规啼”中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牵挂、担忧。“清猿声”中流露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惆怅、愁苦。 9. . 送 . 橘柚香 . 风雨(江风、雨也可); . 拟人【解析】【8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
15、“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被贬谪的同情、牵挂、担忧,心情沉重忧伤。送魏二清猿:即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清猿声”,梦里静听猿啼悠长,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惆怅苦闷之情。【9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1)根据题干“这是离别诗,它往往表达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所以从标题送魏二中的“送”字,可以看出,这是离别诗,它往往表达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2)根据题干提示找诗歌中的意象,即找诗歌中景物描写的词语。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
17、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由此分析“江风”和“雨”是眼中的实景。“江风引雨入舟凉”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3)“我寄愁心与明月”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将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着友人到夜郎西,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牵挂。(二)(15分)小文在课外阅读时读到了下面的文言文,请
18、你和他一起完成后面小题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闭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从容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只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皆去。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咬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注释】万历:明神宗朱翊钧年号。小文在学习了狼之后,对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很感兴趣,于是对聊斋志异的其他篇章进行研读。在阅读过程
19、中,他遇到了字词的障碍,于是向语文老师请教。小文:老师,初中文言文真难!语段中的好多字词都没有学习过。老师:理解课外文言字词是有方法的。我给你介绍几种:10. 借助古汉语工具书,根据具体语境,查找正确的意项,请你选择文中“等”字的意思。大与猫等:_“等”的部分意项:1.等级 2.等待,等候 3.相同,一样 4.台阶的级11. 根据积累的成语,推断意思。请你试试选择与例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例句:适异国来贡狮猫A. 无所适从B. 适逢其会C. 削足适履D. 安适如常12.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意思。你可以根据文中的“如此往复,不只百次”和“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试着推断“既而鼠跳掷渐迟
20、”中“迟”的意思是( )A. 迟到B. 迟缓,缓慢C. 迟钝D. 迟疑,犹豫小文:谢谢老师,我掌握了理解文言字词的这些方法。13. 老师:文言断句方法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下面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猫蹲/良久鼠从容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B. 猫蹲良久/鼠从容/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C. 猫蹲良久/鼠从容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D. 猫蹲良/久鼠从容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14. 老师:要想读懂一篇课外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必不可少。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整体把握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你能翻译“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皆去”这一句吗?小文:我是这样翻译的:_。15. 请
21、和小文谈谈你读了“猫鼠相斗”故事和链接材料的感悟。【链接材料】(1)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只凭个人血气来做事的行为。(2)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苏轼留侯论)【答案】10. 3 11. B 12. B 13. C 14. 众人都认为猫怯懦,认为它是没有能力抓老鼠的猫,都离开了。 15. 感悟示例:真正的勇士,能忍受眼前的屈辱,运用智慧,获得成功;我们不能成为一介匹夫,见辱便斗,单纯靠自己的血气来做事;我们应该做一个真正的勇士,用智谋做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
22、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为:大小和猫差不多。等,差不多。因此应该取3.“相同,一样”的含义。【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例句:恰好有外国来进贡狮猫。适,恰好;A.无所适从:意思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适,往;B.适逢其会:恰巧碰上那个机会、时机。适,恰好;C.削足适履: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些以适应小鞋。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适,适应;D.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像往常一样。适,舒适。故选B。12题详解】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解析: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 解析 湖南长沙 湖南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2024 2025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8012209.html
限制150内